晚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晚报夜读伊杜川上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好 http://m.39.net/pf/a_4364585.html
朗读:悠然

伊川县城临河而建。河是伊河,古老得可追溯到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河名的由来且不去考证,单是词典里“程门立雪”一条,便可凸显这里文化之厚重。

酒祖杜康曾生活在伊河的支流之畔。他酿酒的泉源淌成了溪流,就是现在的杜康河了。

这条野生野长的小河,蜿蜒曲折,水清冽而甘醴,口感醇而绵软。它在县城东南汇入伊河,成就了伊杜川的物产与文化的天作之合。

伊杜川里多生鱼。青鲶鱼、黑头鱼、白鲫鱼……这些鱼分群而居,遍布于每条大河小溪。人们食鱼的法子各有不同,独具风味。

用白鲫鱼熬制豆腐汤是当地的一道野味儿。鱼须是活蹦乱跳的,要有健美的梭形身材。

肥一分则腻,瘦一点则枯;长一寸有失风韵,短两毫又不具雅意。捕来的白鲫鱼,放水池游个十天半月的,洗去浑身腥泥,漱出腹内脏气,使之出落成半透明的银色尤物,以备选秀。

豆腐采用古法炮制。县城北街“末西豆腐”尤佳。

店里选用伊杜川优质*豆,拣去豆梗段,筛掉瘦弱的,再清出伤残霉变的,剩下的都是圆润饱满、*澄澄金灿灿的籽粒。

一缸缸泡上,来日石磨出浆,大锅熬制,卤水妙点,入白布木框之中,河石挤压脱水。老豆腐筋道,嫩豆腐软滑。

县城北花坛杜康雕像身后,紧邻街心花园的弯道旁,就有家鲫鱼豆腐汤老店。

年轻的夫妇将铺子收拾得窗明几净,四周墙壁张贴着“*金白银汤”的演绎史及妙用,文化气息就厚实了起来。

他们每天起五更熬汤,将宰杀后的鲫鱼去掉腥线,把腹腔头腔里的黑膜细细剔除,把鱼洗净。锅里沥油少许,文火将白鲫鱼两面煎至微*,加入开水,改用中火催锅。

待汤白如牛奶,浓若琼浆,放入薄薄的豆腐方片,滚几滚,熬几熬,大功便已告成。

我常去这家店里。若是夜里喝高了,第二天早晨,这碗汤便成了不二选择。

冬天的清晨,冷飕飕的。我沿着顺河坝骑了回车子,约莫上午九时许,绕来绕去,终是没能绕过这家老店。

那时食客已不多了,一老人在墙边落座,慢慢咂,细细品。

挨近吧台的地方,四五个中年男子围着一张木桌,每人一碗汤,桌中间一碟油炸花生米,几个玻璃杯子,都斟满了酒。酒是散酒,吧台上放着几瓮赭石酒坛,其上粘有“杜康酒”红帖,盖口红绸包裹。坛下方有一酒龙头,随用随放。

我要了碗汤。碗底一撮泡软的粉条、一叶生菜、数根金*的油炸豆腐条,店家冲上乳白鲫鱼汤,再用笊篱捞些入口即化的嫩豆腐。

我又舀了一勺姜汁,洒上一捏芫荽,淋几滴清亮的葱油,端到角落的空桌上,对面正是那几个兴致极高的男子。

他们举杯轻碰一下,仰仰脸,把嘴一嘬,上下唇只开一条缝,噙着杯沿往里一吸,吱溜吱溜的饮酒声此起彼伏。

完了把空杯子在人前晃晃,而后,头伏在桌上的汤碗里,呼噜两口,抬起头,用手捏几粒花生米塞嘴里,嚼着聊着。

一碗汤下肚,若清泉洗心,又若一汪月光流泻到挂满青藤的书屋,田园小诗样舒适。

半个小时过后,额头有细细烟岚轻袅,我敞开衣,走出店门,那几个男子还在续汤慢酌。

鲫鱼豆腐汤,使伊城有了暖意,花坛里石雕的杜康,让每条巷子都飘起了微醺的醇香。

晚报副刊精读

编辑:小闫

审核:赵怡

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以上作品版权归洛阳日报社享有,除法律许可之外,未经洛阳日报社授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非法转载使用。

洛阳日报社所属媒体使用之文图及音像稿件,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洛阳日报社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