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悦读专栏魏兴良散文两篇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好点的医院         http://jbk.39.net/yiyuanfengcai/lx_bjzkbdfyy/

作者介绍

魏兴良,男,四川营山县人。四川省作协会员,四川散文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协会会员,四川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营山县作协副主席,文学季刊《文脉》副主编。出版有散文集《流水的回声》《时光的碎片》《我的甲午记事》《几度芳草绿》《秋去春又来》和诗集《梁上余音》。从8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已在《星星》《中国散文家》《中国散文诗》《散文诗世界》《农民日报》《中国乡村》杂志,:《鸭绿江》杂志《四川散文》《山东散文》杂志《读者报》《扬子江晚报》散文时代》《中国诗歌月刊》《长江诗歌》《南充日报》《南充晚报》《嘉陵江》》《南充文学》等省市50余家报发表散文,诗歌,散文诗等文学作品80多万字,有多篇(首)散文、诗歌获奖。

木顶山

木顶山,红色与天平同在

木顶山,也叫木城寨,位于营山县木顶乡境内。海拔高度不祥,初略估计,4~米是有的。

这里虽然没有什么明胜古迹,也没有城池山寨。但它却有些名气。当年红*曾在这里与敌人作战,有牺牲烈士埋骨山上,六七十年代,每逢清明节,当地学校还组织学生,前往山上祭奠。至今还依稀可以看到当年战斗的痕迹。还有,此山两边有小山峦两座,远远看去,犹如一架天平秤横放于山上,公平的象征,自成于此。

我虽在木顶山下生活多年,这里也是我的故乡,但我还没真正到山顶去过一次。

牛年正月初七,我和爱人及三个侄子侄女,相约去一次木顶上山,并誓言:一定要到山顶。

上午九时,迎着初春的朝阳,我们向木顶山进*。

从曹家坡出发,开始是缓慢的山坡,我们信心满满地向上行进着。越往上走坡度越高,小路被荒草掩没。放眼望去,到处都是杂草丛生,荆棘缠绕。还有那厚厚的落叶将小路覆盖,根本看不到路了。我们只好爬行着向上向前。那带刺的野玫瑰藤和茅草,一不小心就划破手指,鲜血溢出指尖,我们不在乎,继续攀爬。我们还开玩笑地说:“见红有喜呢!”

爬行在越来越高的山坡上,每一步艰难的移动,都是一次意志和信心的考念。

才走半小时左右,就有侄女感觉吃不消了。但大家都坚持着,表示一定要到达目的地。

几经登攀,几经奋起,总于,历时两个来小时,在临近中午时分,我们胜利地攀上了木顶山的顶峰。

在木顶山顶峰上,我们高举胜利的手指,庆贺登顶成功。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艰辛,都被山顶的春风和我们的微笑收藏。

登上山顶,眺望远方,四周苍茫一片,如泥的山峦,似野马奔腾向前,形成一道道奇观异景。“一揽众山小”,成了此刻的唯一用词。

登木顶山,其实是一次心路历程的洗礼。虽然那些曾经在那里与敌撕杀的红*战士已经走得很远了,这里也没有他们的墓志铭,但他们的身影似乎还在眼前;他们的精神,与日月同辉。先烈从未走远,永远与木顶山同在。

那一架“天平秤”,在百姓心中,是公平与正义的化身。因了,百姓守护它,就是在守护一种崇高的信仰和诚信。

别离,怀揣满满的收获,向木顶山作别。只见那高高的山顶,如旗杆直冲云霄,好似当年红*挥舞的大旗迎风飘扬,与太阳的光芒融为一体,把木顶山照得格外绚丽夺目!

我看到了这种光焰,还看到了天平秤,真实地矗立在那里。

这些,也许就是我这次登木顶山的最大收获。

走进清水湖

走进清水湖的四月,洁白的雪花就飘过堤坝。站在那座小山坡上,把目光像渔网一样撒开,整个银色的海洋就被“渔网”收藏成乳白色的河流。那河流,继而又汇成波涛起伏的白色汪洋,把无数帆樯的桅杆,夸张成春天的柔情。眺望那一片“香雪海”,就见白色的浪花在春风中旋转成四月的纯洁、四月的风情,把一阵阵清香由微风送到整个山野,山野就变得格外的清新、碧绿!

其实,站在堤埂上,回望树林深处的洁白,就觉得,那里不仅仅是一片银色的海洋,更多的还有冬天的瑞雪,在纷扬中唱出阳春三月的恋曲和三月的畅想。走进那片梨花满地的园林,细数“落雪”飘零的第次,坐在梨树下,聆听风与花的对话;聆听鸟儿与阳光的对唱,总有一种亲情在心中绽放!

那个地方我并不陌生,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就曾在一个秋风送爽的日子里,到过那里。那里的秋天很美,稻谷成熟的醇香,飘过每一块田野,越过山岗,在湖的水面上荡漾;湖里的各种鱼类,在秋天的水塘里欢快跳跃,等待主人的邀请;堤坝上的片片*叶,被秋风卷起在空中翻旋,回归到土地的怀抱;还有那湖中的点点帆影,小桥流水,勾勒出这清水秋天的风韵;更有那秋末初冬的一束束燃烧的木芙蓉,如同火炬,点燃人们心中的暖意!回想那秋天的情景,有一件趣事总是难以忘怀。

记得20多年前的一个秋日的上午,我与好友刘君垂钓在清水塘里。站在塘的堤埂上,将一根长长的丝线抛向塘的深处,浮标在微风中一闪一闪的,疑似鱼儿咬钩。我们赶紧将那丝线从水中提起来,却钓饵依旧。再抛下,耐心地坐在堤埂的石头上,静静地,两眼直直地盯着浮标的闪动。忽见一阵剧烈而又快速的闪动,我们知道可能有戏了!刘君迅速收线,眼看一条金*色的鲤鱼正随着丝线慢慢游向岸边……我们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上了!谁料,就在这关键时刻,因刘君心急,猛一拉线,那鱼儿挣脱鱼钩,倏然逃跑,迅即潜入水的深处。眼看就要到手的收获,就在这性急的一刹那,化为乌有!我与刘君十分遗憾!但后来细细一想,虽然那条肥鱼跑了,放走一个生灵,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现在,我该收回思绪了。再看眼前,不仅梨花依旧笑东风,自由谧静地开放着,而且这山、这水,与那时也有着许多的不同:原先堤边那块空地,因鸡鸭糟蹋严重,常年荒着,成为那里一处不和谐的风景。而今那块空地却不见了,看到的是那里的一群群如森林般的高楼,在云中挺立的英姿,我只能从堤坝的参照物中依稀能回忆起那原先的空地;湖面似乎更加宽阔、洁净了,那曾经引以为自豪的“网箱养鱼”设施,早已不知去向;据说为了这湖水更加清澈、环保、生态,当地*府早已拆除了网箱养鱼的设备,还清水湖一湖清水;那昔日通往湖区的羊肠小道,而今由宽阔的柏油路所代替,车流、人流,在湖的中心穿越,从空中俯看,路在水中,水中有路,如同银龙盘旋……

这里的一切,都在悄然而生机盎然的变化着,不仅有梨花飘逸的芬芳,更有那新农村的亮丽与灿然!此时再看清水湖,湖水如同纯美的琼浆,看一眼,就醉了!

这就是营山版的“红旗渠”——50年代修建的营山千里渠所属清水幸福水库。风把历史的长卷翻开。

一个多甲子的前世今身,成曲线,从五十年代,延至当下。

那时,数万人,组成浩大队伍,远离故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

他们用原始的铁镐、锄头和竹编的箢箕作笔,一笔一划地,书写一行长达六千多千米的文字,还有诗,组成千里渠,组成“幸福水库”的吉祥意像。

从此,稻香、麦香,还有县城数万人饮水的希望,就成了它神圣的使命和荣光。

青山拥绿,绿水滴翠。

这一条悠长而温润的生命线哟,是书写人间奇迹的凸现。

如果我们把那段历史的长河与水叠加,一定会是青山作意,绿水为桥,是一个时代跨越的人间奇迹。

这就是“千里渠”的历史功绩,也是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近年来通过改造,还因嘉陵江引水工程竣工使用,已由单一的饮用水供应,提升为旅游休闲的一处全新的风景地,现在的名字叫“清水湖”,也叫“国家湿地公园”。

水库的变迁,是一个时代巨变的缩影。在建*周年之际,让清水湖化作一首淳朴的民歌,我把她献给亲爱的*!

四川省散文学会入会须知

成立30周年的四川省散文学会,是全国第一批省级散文学会。旨在团结、培养全国散文作家,建设散文作家队伍,推出散文精品力作,提升四川省散文学会会员在全国的影响力。与散文人携手并肩,为繁荣中国散文事业而不懈努力。入会原则是自愿申请,学会审批,无地域限制,其有关事宜如下:

一、入会条件

1.在市级报刊以上发表4至6篇以上散文。

2.热心于散文事业的报刊编辑、网络版主(散文网版主有优先入会的权利)。

3.有创作潜力、培养前途的散文作者,且经两名正式会员推荐,并附已发表或原创作品2至4篇。

4.承认学会《章程》,履行会员义务,参加学会活动,积极为学会建设服务。

以上四个条件,凡符合其中之二者,均可申请入会。

二、会员待遇

1.同等条件下,会员的散文作品优先发表于学会《四川散文》杂志、“当代四川散文大观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