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dbfzl/140109/4324214.html厦门一中
和
厦大数学科学学院
共建
全省首个陈景润数学创新班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记者郭文娟
强强联手!
厦门两所名校决定携手“办大事”!
前天(7月10日),厦门一中陈景润数学创新班正式揭牌。该创新班由厦门一中和厦门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共建,不只请来了陈景润的儿子陈由伟担任名誉讲师,还云集各方名师、专家共同培养优秀的数学后备人才。
为什么办创新班?
弘扬陈景润科学精神,
共筑数学强国梦
厦门一中*委书记、校长陈文强说,办这个班首要目的是为了弘扬陈景润的科学精神,共筑数学强国梦。
以王亚南、陈景润为代表的科学精神,是厦大从百年校史中凝练出来的四种精神之一。陈景润是著名的数学家,曾在厦大数学系学习、工作过。他最让人称道的是,在十分简陋的条件下,用最原始的计算手段,以超人的毅力攻克了世界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摘取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他一生勤奋刻苦,执著追求科学研究,成为激励青年勇攀科学高峰的典范。
“徐迟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我读了数遍,陈景润先生激励了一代人。”陈文强说,人才的培养不可能从大学才抓起,我们应该从中小学就开始弘扬陈景润的科学精神。这不拘泥于培养小发明、小创造的能力,而是从价值观层面来建立创新体系。
陈文强举例,当学生将创新想法付诸行动后,难免会遇到挑战,这个时候是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就取决于学生的意志品质。学校计划邀请陈由伟入校开设主题讲座,宣讲陈景润的感人事迹,让科学精神融入学生的血脉,成为他们今后面对困难的力量源泉。
在他看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是一个系统。他说,厦门一中在未来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创新体系,将完成六大任务:建立创新文化,培育创新精神,搭建创新平台,锤炼创新本领,坚定创新信念,激发创新意识。陈景润数学创新班正是学校建立创新体系的一大抓手。
为什么是数学?
数学是基础研究的基础,
也是中高考中的“拉分大王”
为什么是数学创新班而不是其他学科?从宏观层面来看,数学科学在培育创新型人才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厦大数学科学学院*委书记*宝秋说,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数学是基础研究的基础,任何重大的技术创新都源于基础科学研究的重大突破,在任何一个科技水平顶尖的国家,数学都是最重要的。
“培养数学人才要从娃娃抓起,更要从中学生中的数学英才培养起。”*宝秋说,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已经开始和中学合作。年北大数学科学学院就与全国23所中学签定“北大数学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合作协议。清华大学也启动“丘成桐数学科学领*人才培养计划”,从今年起面向全国招收70多名初三至高三年级的中学生学员。这一切都是为了培养“未来数学家”。这次,厦门一中和厦大数学科学学院合作,创新人才培养途径,也是为大中学一体化衔接作出的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也有数学老师指出,从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中高考来说,各个科目中最“拉分”的,就是数学。今年八省市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和新中考的数学试题难度,已让不少考生叫苦不迭。因此,有人认为,“得数学者得天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只学数学吗?会不会影响高考?
确保学生考一所好大学是前提,
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开展拓展课程及活动
厦门一中计划采用“大手拉小手”的模式,从级高一开始,每年在思明校区高中部设置两个陈景润数学创新班,同时辐射到相应的初中年级。
热爱数学学习的最优秀学生,比方说,中考全市前一百名,希望进一步得到数学学习个性化指导的学生,自愿报名后可优先进入陈景润数学创新班。初中部设立的陈景润数学创新衔接班,以新一届初一年段为主,利用课余时间,组织选拔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为期三年的跟踪培养,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数学竞赛领域拔尖人才。
进入创新班的学生,并非只学数学。校方介绍,其他班级上的课,创新班同样要上。创新班是在确保学生考一所好大学的基础上,再利用校本课程时间开展拓展课程及活动,帮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更多迎接未来挑战的关键能力。
“老师们不只是教授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带领学生探寻科学之真,追求科学之美,在他们心中埋下科学探究的种子。”厦门一中副校长陈佩玲认为,随着双方合作深入,一中教师队伍也能得到发展。借助高校的力量,可以带动年轻教师崇尚科学探究,帮他们找到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她说:“名师的成长之路,是一条奔流的河,而不是静止的水库,他们在奔涌的路途中浇灌了田园,也丰盈了自己。”
很多时候,要以超越高考的目光来理解厦门一中的抱负。厦门一中有句口号“你有多大本领,我就给你多大舞台”。陈文强说,学校将建立越来越多的平台,让学生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创新模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深远家国情怀,懂得感恩、回馈社会的有志青年。
双方如何合作?
A、“大咖”加盟
厦大博导亲自指导数学建模活动
根据合作协议,厦门一中将借助厦大数学科学学院的优势,从中学阶段开始加强数学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双方共同探索数学特色顶尖人才衔接培养机制。
据介绍,厦大数学学科办学历史悠久,年成立算学系,是厦大最早设立的系之一。该学科曾吸引了杨振宁父亲杨武之和姜立夫、江泽涵等著名学者任教,培养了一大批杰出校友。经过近百年发展,厦大数学学科已进入ESI全球排名前0.35%。
接下来,厦门一中将开辟数学建模实验室,邀请厦大“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厦大科技处处长谭忠担任数学建模活动指导专家。谭忠曾带领厦大学生,两次捧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高教社杯”,这也是全国高校中的唯一。厦门一中希望借助其团队力量,力争在数学建模研究和参赛领域实现突破。同样加盟指导的,还有厦大数学科学学院概率与数理统计系副主任周达副教授团队。厦门一中也会择机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厦大,提前与大学学习接轨,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双方将在学术讲座、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生涯规划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厦大数学科学学院将开设相关课程拓展,如数学建模、概率统计等,努力提升学生数学学科素养与数学思维;面向学有余力的优秀生开展大学先修课程研习;同时,为厦门一中培养有志于数学竞赛的教练。
B、超强阵容
“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获得者领衔执鞭
此次双方合作,是真正的强强联手。厦大数学科学学院实力雄厚,厦门一中也组建了超强阵容的“数学教师天团”。陈文强亲自担任项目总协调。这位数学教师出身的名校长,有着一套让学生爱上数学、学好数学的秘笈,人称“强哥”。至今,福建“数学江湖”里仍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当年我和陈校长在同一个年段任教,我女儿舍弃我,选择到陈校长班上。”受邀担任陈景润数学创新班名誉顾问的厦门一中老校长任勇用这么件小事再次佐证了当年陈文强的数学课上得有多么优秀。
退休前,任勇当过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巡视员。他在年获评当代教育名家,福建基础教育仅他一人。上世纪90年代,他就获得“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该奖项是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界最高奖。这位数学名家在厦门一中当校长时,还给学校留下了“数学密码”。如今,厦门一中高中部数学广场上的六阶幻方,以及两位中外数学家雕像,就是他在任时留下的。其中,六阶幻方每行、列和对角线上的数字和都是,寓意“勇争第一”。在创新班,任勇将负责教授数学文化等课程。
更让人惊叹的是,目前,福建省仅3人获得“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此次,厦门一中陈景润数学创新班就集齐了两人。除了任勇,另一人是厦门一中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淼生。
王淼生将领衔执鞭首届陈景润数学创新班。从教34年来,他获奖无数。去年,他获得第十三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一等奖。此前,他还获得了“福建省基础教学成果奖”特等奖。他擅长概念教学,曾出版专著《概念:数学教学永恒主题》。王淼生再过4年就退休了,他说,“退休前一定要给一中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陈文强评价:“这就是一代代一中人矢志不渝、潜心育人的优秀代表;也是一中能成为福建省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的本源之所在。”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厦门一中数学组人才济济。其中不乏特级教师、省名师、省学科带头人、市专家型教师、市骨干教师等。单单青年教师,该校数学组就有5人获得福建省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
目前,学校已物色好创新班三年“小循环”教师团队,深受学生喜爱的高中数学教研组组长周翔和*昌毅,和以徐小平为数学竞赛总教练的优秀教练团队等都会参与其中。而初中数学教研组组长郑辉龙将带领优秀的初中数学教练团队投入到陈景润数学创新衔接班的课程建设和实施中,打牢基础,持续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陈景润之子陈由伟:
“两校合作,让父亲得以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回馈母校,回馈他深爱的厦门”
前天,陈景润的儿子陈由伟特意从北京赶来参加仪式。
“以父亲的名字命名的这个创新班,非常有意义。”陈由伟说,用“创新班”比用“实验班”更契合科学精神,因为做科研最重要的就是要创新,要争当领头羊,不要做跟随者。此次揭牌的,恰好也是福建首个陈景润数学创新班。
他说,父亲一生最爱厦大,最快乐的求学时光是在厦大度过的,对厦大、对厦门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和母亲非常支持厦门一中和父亲的母院有这样的合作。
“从小父亲就教育我,要有回馈、感恩的情怀。”陈由伟说,父亲是福州人,常常跟他讲福州的“市树”榕树。榕树有个特点,在它开枝散叶后,部分枝条会反插进土里,支持根的成长,越长越茂盛。人也是这样,人对母校、对家庭、对社会,都应该有这样反哺、感恩的情怀。
他充满深情地说,两所有着百年荣光的名校强强联合,在培养数学人才上开启合作,也让父亲得以通过这种特殊的方式,回馈母校,回馈他深爱的厦门。
“我和厦门的缘分很深。”陈由伟透露,从4月6日厦大百年校庆后至今,短短三月余,他已是第五次回厦门。
未来,他将从父亲工作过的中科院数学研究所,以及北京著名高校、知名中学等,引入数学方面的学习资源、渠道资源,让创新班的学生们有更多学习机会,开拓视野。随着今后疫情好转,也有可能与国际上建立更多的交流。
“创新班的治学理念很有前瞻性。”陈由伟说,数学非常烧脑,也是“吃青春饭”。非官方统计,世界上知名数学家在一生中做出自己最满意的成绩,大部分都在40岁以下。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菲尔兹奖,要求获奖者年龄在40岁以下,原因也在于此。以父亲为例,他做出哥德巴赫猜想是33岁。所以,从中学开始培养数学后备人才,通过“大手拉小手”把数学人才培养年龄前置,很有远见。
合作触角将延伸到各个领域
努力实现为*育人、为国育才
今年厦门大学迎来了建校周年,厦门一中也将迎来建校周年。陈文强说,早前,他与厦大的校领导们会谈时,聊起两校在大喜之年有无合作可能,校领导们都非常爽快地说:“厦门最好的大学和最好的中学,没有理由不走到一起!”
实际上,两校早有不解之缘。厦门一中是厦门大学优质生源基地。去年12月,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厦门一中签署教育合作协议书,共建大中小学思*课一体化建设实训基地。
接下来,厦门一中还要与厦门大学开展更多实质性的共建合作,将合作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双方还将在一中思明校区和海沧校区共建“南强双导师创新班”。厦大将从各个学院抽调专家、学者组成导师团队,深入一中两个校区给予学生全方位的指导。
英国诗人叶芝有句诗:“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宝秋说,我们要通过办好陈景润数学创新班,大力弘扬陈景润院士胸怀祖国、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帮助中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养成专业志趣、领略数学之美,共同点燃青少年对基础科学的热情之火,共同探索数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优秀数学人才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资源和平台,为未来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后备人才。
陈文强没有掩饰一中的“野心”。他说:“起步阶段,我们希望给予学生更多个性化学习指导,让他们爱上数学、学好数学;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培养有志于献身数学,献身国家基础科学研究的后备人才,为*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