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本周趣味汉字课播出后,评论区微信群 [复制链接]

1#
北京好皮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210922/9473063.html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孙远明实习生刘梦寻

昨晚(9月2日晚),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壹点号直播课堂新一期《趣味汉字课》如期而至。

本期内容是《趣味汉字课:循着地名去认字》系列的第十一期。节目中,汉字研究达人吴永亮老师走进济南市市中区望岳路小学,学校校长张立以及部分老师进行了集体听课。

本期节目的主要内容是:解读“中”“国”二字。

04:39

首先,吴老师给我们引出地理概念上的九州。

中国又称“神州大地”,神州就是指中国,古时称九州。

进入正题。

我们来看看“中”字的甲骨文(见下图),就像一面高大的旗帜,是典型的象形字。

“中”的本义是氏族社会的一种徽帜。

隶变后楷书写作“中”。

吴老师告诉我们,古代部落搞活动时,首先把旗子插在部落领地的中间位置,周围的同族才能看到过来聚会。

那么,带“中”的地名有多少呢?

吴老师为我们解答。其实,地名里带“中”字的还真有不少地方。

比如四川省资中县、山西省晋中市、济南市市中区;中山市也带“中”字;还有四川省南充阆中市、巴中市等。

讲到中山市还有一段故事。

吴老师告诉我们,广东省中山市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得名,原来叫香山县。民国十四年(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香山县为中山县。年12月,中山获准撤县改市,属佛山市管辖。年1月7日,升为地级市。

此外,“中”字在方言里还有独特的含义。比如在河南方言中,“中”就是行、可以的意思,山东部分地区,比如鲁西南方言中也有这个“中”的用法。

紧接着,吴老师为我们讲解“国”字。

“国”字的甲骨文就像一个兵器,有人说兵器的下方是个“口”,也有人说是个盾牌,还有的人说是指的地域。

吴老师借此告诉我们,对汉字本源的理解不能拘泥于某一种形式,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阐述,很多说法都可以辩证地去理解、看待。

随着汉字一步步的演变,到了北齐的时候,“国”就已经出现了外面一个“口”里面一个“玉”的写法。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用的“国”字,在北齐就已经有了。

历史上,还出现过“国”的其它写法。

“(guó)”是“国”的写法之一,由三个“秦”字组成。据说“秦”字是由秦始皇造的字,他把“春”“秋”二字各选用一部分,“春”的上半部分和“秋”的左半部分组合成“秦”字。寓意半部春秋治国。吴老师还告诉我们,秦其实是种小麦类的农作物。

到了唐朝,武则天时期,“国”字就出现了更多的写法。

武则天对汉字情有独钟,她听信大臣们的建议多次修改“国”字。

提到历史上的“国”字,还有件事不得不提。

太平天国货币上的“国”字,里面并不是个“玉”字,而是“王”字。

据不完全统计,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国”一共有三十多种写法,除“國”外,均是异体字。

节目结尾,伴随着《我爱你中国》的旋律,吴老师饱含深情的为我们朗诵:

百灵鸟从蓝天飞过

我爱你中国

……

我爱你春天蓬勃的秧苗

我爱你秋日金*的硕果

……

我爱你淙淙的小河

荡着碧波从我的梦中流过

……

吴老师告诉同学们,要爱我们的祖国,“每一个中华儿女,通过我们自身不断的努力,使伟大的祖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据统计,截至记者发稿时,本期直播全网总点击量达到.7万,再创新高!仅在新浪平台上,点赞量就有余条。

节目播出后,评论区点赞评论刷屏!

“汉字不单单是一种语言文字符号,也有血有肉!”

“意义深远”

还有网友有事外出,又回家后补看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