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宋黑楷仿这些天天看见的字体,你可知 [复制链接]

1#

辞典、文件、报刊书籍……目所能及之处的汉字存在,就像我们身边的空气一样自然。但是,我们或许从未考虑过这些字体从何而来?又是怎样从手写变成印刷的?今天揭幕的“现代汉字印刷字体发源地”和“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场馆虽然“迷你”,却可以让更多人了解现代汉字印刷字体的起源和发展,了解汉字印刷字体的设计规范和创写工艺,更好地宣扬与传承汉字文化、字体文化、非遗文化。

图说:你了解字体吗?

四种字体诞生源头

“现代汉字印刷字体发源地”和“上海印刷字体展示馆”都位于新闸路弄60号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中,新中国的印刷字体就诞生于此。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汉字的字体、字形杂乱,异体、变体混合使用,严重影响印刷质量和阅读效果,更导致我国参加国际书籍装帧博览评比无功而返。年,文化部召开会议指导上海率先进行“印刷字体改革”,以印研所为基地,在新闸路弄60号内集聚了沪上美术创意有功力、书写正楷有造诣、雕刻字模有经验的三结合人才,成立了由50多人组成的字体研究室。印研所字体研究室的设计人员耗时5年,相继完成了宋、黑、楷、仿四种常用印刷字体的创写设计,总计8万字,为新中国推广简化字和汉字使用的规范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说:黑体

其中,宋体吸取《燕子笺》等古代版本和近代宋体字之长,融合书法、美术和刻字的创意灵感和艺术韵味。黑体多用于标题,有时夹排于正文,字形方中带长、黑白匀称、行款整齐,并加以喇叭口装饰,端庄稳定。楷体于年完成设计,横划倾斜,竖划斜直不一,笔划粗细起伏,笔形流畅自然,是初学汉字的首选字体,主要用于排印小学教科书和少儿读物。年完成的仿宋体,笔形挺秀,横竖划粗细接近,结构兼有楷宋特点,竖划收笔有垂露顿角,主要用于文件正文。

电脑字库原创母体

20世纪80年代,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将宋、黑、楷、仿四大品种的专用字稿作为同英国蒙诺公司合资的投资,首次购进国际先进的激光照排设备。后又将这四种字体的原始字稿,全部复印无偿提供给国家“”工程、“汉字信息处理”重大项目,为我国印刷业实现告别“铅与火”的技术革命作出了贡献。北大方正的王选教授将这些字体与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相结合,成为发明“汉字信息处理激光照相排字技术”的原创母体,之后普遍进入海内外汉字字库,派生再造出千姿百态、各有特点的后代字体。

图说:华文楷体

目前国内普遍应用在计算机系统字库里的宋、黑、楷、仿四副常用字体品种,无论是国标字数的增加还是品种的扩展,它们的笔形、结构、重心、粗细等内外形基本框架及其神韵,都源于上世纪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创写的印刷字体。

书写技艺代代相传

年6月,印研所“汉字印刷字体书写技艺”项目,被列入第二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研究所现有非遗传承人十余位,在今年上海书展上发布的新版《辞海》所使用的三套字体就是由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创写的辞海宋、辞海黑、辞海中黑。

第二代传承人陈其瑞生于苏州,15岁来上海读书,18岁进了上海印刷技术研究所(简称印研所)的活字字体研究室,这位当年最年轻的字体设计师,如今已是古稀之年。

图说:各种字体样本集

陈其瑞从事字体设计的时期,正赶上新中国成立后铅字印刷的“*金时期”。“要设计出一个字,是很不容易的,过程很枯燥。首先得打铅笔稿、复制正稿,然后用直线笔画线,再用毛笔勾描点、撇、捺、勾,之后再将空心字填墨,接着描白。拍照缩小样后,还要对字体的结构、大小、粗细、笔形进行修整统一。我们几个人分工做,像流水线工作那样,平均算下来,1个人一天最多能写三四个字。”字体设计师必须有书法功底和美术字的书写功底,设计仿宋的钱震之、设计黑体的徐学成和周今才、设计宋体的谢培元和施渭峰……这些大师都是陈其瑞在印研所时的同事和前辈。

如今,第一代传承人都已经作古,但他们留下的手写设计稿依然可以在展示馆的玻璃橱窗里看见,他们设计的字体则几乎随处可见,融入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新民晚报记者徐翌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