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当代文学的评价标准是什么 [复制链接]

1#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4603798.html

张均

10月22日-24日,中国新文学学会第34届年会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趋势研讨会将在中山大学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多位专家学者将通过线上或线下的方式分组参与讨论。如何看待“当代文学”概念的争议?当代文学研究在历史化进程中存在什么困难?当代文学应该建立怎样的评价标准?针对这些问题,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张均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

有关“当代文学”的争议

羊城晚报:学界对何为“当代文学”一直存有争议,您是怎么看的?

张均:从学科建设、文学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概念。当然,在学界内部,确实存在一些怀疑和讨论。比如,目前惯例是将年以后的新中国70年文学统称为“当代文学”,但这种习惯性的使用面临两个不同方向的问题:其一,在一般人的理解中,“当代”当然是指当下,至少是指离眼下、此刻比较近的时期。那么新中国成立最初的30年(-),甚至年代,离现在都已经逐渐显得遥远了,再称之为“当代”,多少有些名不副实。我曾建议将新中国前30年的文学归入到“现代文学”的范围,但目前而言,这很难成为文学研究与教育中的现实;其二,也有学者认为,“当代文学”已长达70年,该有一个必要的下限了,因为年代以后的文学,尤其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在观念、叙事等层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此前的“当代文学”其实已不是同一种文学,应在“当代文学”之外给予这近30年文学以新的命名。各种意见差异比较大,目前看,大家还是比较接受以“当代文学”概念概指年至今的中国文学。

羊城晚报:这样看来,“当代文学”是开放性的,但如果把时间延长得足够长的话,年或年,“当代文学”这个概念还是要起变化的?

张均:那是必然。年后,人们谈论的“当代文学”,肯定不再包括今天我们所谈论的所有当代文学作品。不过,在目前的语境下,从事“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的学者,都不大乐于接受对方的“跨界”。究其原因,与现行学科体制下既存的学科利益有关,与不同方向的学者业已形成的立场、方法也有密切关系,改变还需要时间。

研究与批评就像两兄弟

羊城晚报: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趋势”,按一般人的理解,“历史化”是一种普遍的必然的趋势,一切都在历史化过程中,那么在这个主题里,“历史化”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张均:“历史化”是近10年当代文学研究界影响很大、争论也很大的一个学术问题,和一般的理解不太一样,它主要是针对当代文学研究传统而提出的方法创新和突破。当代文学在它年限还不太长的时候,比如说在年代或更早的时期,并无思潮意义上的“历史化”,其时当代文学研究主要表现为现场的文艺批评,注重对最新的文学现象的发现、判断与分析,在方法上特别倚赖于批评主体的思想洞察力与审美判断力。与此同时,由于批评的预设读者也包含普通文学读者,而不仅仅是专业读者,故语言与文体的自由、灵性也会成为优秀批评的突出特征。

不过,随着当代文学的时间延伸,必然会有一批作品失去当下性、时效性,也不再引起评论家的注意。对这些作品的研究,就可以采用研究现代文学甚至古代文学研究的方法去处理它们。比如说,要做很多的基础性史料、文献的工作,要把它们放回到当时的语境中去考察它的生产,等等。在此意义上,学界就出现了“历史化”的提倡,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羊城晚报:当代文学的研究与批评就像是两兄弟,既有联系,也有不同?

张均:是的,当代文学研究包括两种方式:一是面对最近一段时期(一般为30年)文学的即时的、现场性,当然也是最具思想冲击力的文学批评;二是面对业已遥远的对象(如新中国“前30年”文学)的文学史研究。二者对象不同,方法也有差异,但之所以会产生争论,是因为它们共享一个“当代”的概念。可能有的批评家会以为“历史化”提倡是要求对最新的作品也采用文学史研究方法予以处理。不是这个意思,最新的作品需要敏锐、及时的判断,而不是去搞史料工作。

建议当代文学暂缓修史

羊城晚报:有个说法,“当代无史”。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趋势里,会不会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

张均:的确有这种说法,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仍然很多。年我曾做过一次统计,到该年为止,以各种名称存在的“当代文学史”已有88部。当然,强调“当代无史”的原因在文学史编撰领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编撰文学史必须根据一定的历史哲学、文学史观念来展开,但70年来,中国的历史观、文艺观急剧变化。即使是完整经历这些变化的学者,也有可能被变化所塑造。这种塑造不一定是正面的,也可能是反向塑造。然而文学史研究需要比较中立、客观的叙述,可能不太容易达到。所以我写过一篇文章,建议“当代文学暂缓修史”,先不要写了,暂时停下来,但估计很多人未必同意。

羊城晚报: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有一些文学研究专家已经转向做文化研究,比如*鸣奋、朱大可、张柠,您怎么看他们的这种转型?

张均:近年来当代文学发生了引人瞩目的变化,有的评论家在文本阅读批评的基础上,开始有意识地建立起自己的批评哲学与批评体系,令人欣喜。您刚才提到的这些学者,则是从文学批评向文化研究的转型。在文化研究的眼光里,一切都是文本,所以他们的研究就跨越了过去纯粹的文学审美范畴,研究方法也有极大的拓展。当然,这也有争议,因为文化研究的方法毕竟来自西方,针对的也主要是大众文化,这与传统文学研究的差异比较明显。

羊城晚报:其实这也是一个个人兴趣或个人学术定位的问题,包括传统的文学研究、批评,允许各有分工,不必强求?

张均:当然是探索越多,学术发展越好。学者宜取兼容并包的心态。学界发生的一些争论,有时候是理论与逻辑之异,有时候也夹杂着一定的争夺话语权的成分。不过整体而言,我认为这些争论还是丰富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发展。

出不了大作品的原因

羊城晚报:您对当下中国文学有怎样的观察?

张均:经过了90年代个人化写作、“纯文学”运动之后,当下文学的主流倾向在于个人的日常生活审美追求,比较私人化、个人化,它和变化巨大的时代不大匹配。中国20世纪至今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革命、建设、改革。这三个大阶段有三个不同的主旋律。今天就是改革的时代,处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当然这一进程中也包含很多的复杂、幽暗与痛苦。当代作家的创作整体而言还不足以回应当下正在变化的现实,很多作品缺乏对现实的建构能力,不能唤起年轻一代的共鸣。也因此,当代文学往往需要靠广告、传销、运作来扩大影响力,而不是靠作品本身。这是当代文学出不了大作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但是,比较起来,电视剧在这方面好像做得更好一些,比如《大江大河》《山海情》,确实比较好地反映了40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现实和重新凝练而成的精神。

羊城晚报:在新时代新语境下,当代文学的“历史化”一方面是历史化,另外一方面也要有新的方法、新的理论和新的目标?

张均:我们这个学科发展的动力之一就是方法的创新,它不像古代文学研究或语言学研究那样有相对稳定的方法。也正因为此,这个学科的共识相对而言可能会少一些,争论会多一些。这是正常现象。除了“历史化”之外,还有一些学者提倡“社会学史视野”、“大文学观”,等等,也都很有启发性的价值。

应该建立怎样的评价标准?

羊城晚报:在讲求销量、粉丝量、点击率的当下,当代文学应该建立怎样的评价标准?

张均:如果讲市场,拼粉丝,那么以往很多文学作品并不弱于今日,民国时期张恨水的作品,8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革命年代的《欧阳海之歌》据说卖了0多万册,市场占有量都非常高。但销量很大,并不意味着就是文学经典。

怎么评价一部文学作品,这么多年其实还是有两个标准的:一是文学史的标准,一是文学的标准。按文学史的标准,就要看它在当时产生的影响,对后来文学创作的建构作用,比如茅盾的《子夜》,今天读者可能并不多,但它对后来的作家影响特别大,因为这是中国第一部成功的现代长篇小说,文学史上有“《子夜》模式”的评价。文学标准,注重的是作品的审美品质,以及深入人性的角度与层次,等等。

比如金庸,他的60后、70后粉丝奇多。60后、70后成长的年代,可阅读的作品少,意识形态介入很深,所以金庸一出现,对他们来说有如饥似渴之感。而00后这一代人似乎就不那么看金庸了,他们是在科幻、网络中成长的一代,其世界观与审美期待已发生巨大转移。所以,金庸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看,还是从文学史的角度看,都未必是特别能经得起考验的。

但并不是说当下读者只应该读那些最经典的作品。其实,大量的文学作品并不处在人类艺术殿堂的顶端,但它们同样具有阅读的价值,为什么?因为它们可能和你生活的时代、和你自己的生存境遇能有更深刻的共鸣。比如,你读《荷马史诗》,不见得就比读反映当下中国生活的作品更能引起灵*上的悸动。无他,因为这些作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

来源:羊城晚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