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最好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近日,由我国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汪集暘院士率队的中科院长三角地区地热考察团来安徽进行了考察,本文为安徽省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主任官煜根据录音整理的原创考察纪实,独家分享,在此表示感谢。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安徽地热考察
共字
建议阅读时间10分钟
作者
安徽省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
官煜
近日,由我国地热和水文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汪集暘院士率队的中科院长三角地区地热考察团来安徽进行了考察。汪院士及中科院杨柏龄原副院长一致评价:“安徽考察活动很成功”。
本次安徽考察活动于年11月9日进行,包括座谈研讨、工程考察等,内容详实,成果丰硕。考察团、我省地热各主管部门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家领导60多人参加活动,多家宣传媒体采访报道。
活动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主办指导,安徽省地质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合肥热电集团公司具体承办。
安徽座谈会合影
01
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根据主办单位的指导意见,地热专委会就安徽考察活动相关事宜多次向我省相关主管部门汇报,与各有关方面对接沟通。各主管部门给予了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涉及地质、能源、暖通、设计及施工等专业的自然资源、科研院所、高校、行业协会及企业等积极参与。热电集团及地热专委会多次召开会议进行活动的具体布置,对接送站、交通、会场、考察、座谈、研讨、参观及宣传报道等都做到了精心安排并顺利实施。整个活动完全达到了“安全、顺利、成功”的预期要求。
11月9日上午,在合肥滨湖科学城(滨湖新区)召开了中国科学院长三角地区地热考察安徽座谈会,进行了座谈交流,会议直到12点30分才结束。
下午2点,大家乘车前往滨湖科学城区域能源站进行实地考察,并在3号能源站机房现场就地热区域能源站建设进行了研讨,直到18时,因位于能源站地下9米深处的机房空旷、气温逐渐降低,才回酒店结束了一天紧张的考察活动。
下午,在考察能源站用户安徽创新馆地源热泵转换工程时,还参观了安徽科技创新成果展,看见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装置、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等大科学装置模型及量子通讯等实物,生动展示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成果,大家留恋忘返,纷纷为我省科技创新成果点赞。
汪院士说:“进行长三角地区地热考察及研究,我是认真的!”。老人家作为86岁高龄的科学家,自始至终全程参加了安徽考察活动,会上总是认真听着与会人员的发言,并不时的记录及对话交流,让与会人员十分感动,从内心敬佩一位老科学家对我国地热事业的执着追求。
据悉,汪院士一行已于13日在上海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调研对接,争取把地热开发写入长三角地区相关的十四五规划中去,做好今后一个时期长三角地热发展的顶层设计。
02
相关方面,广泛参与
座谈会上,省自然资源厅地质勘查管理与灾害防治处殷世新调研员代表自然资源厅和与会的安徽代表致欢迎辞,介绍了全省地热工作,并向汪院士及其专家团队长期以来对我省地热勘查及开发利用工作给予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汪院士介绍了中科院长三角地区地热院士咨询项目研究的意义和本次地热考察的背景。并指出,考察团将结合地热利用条件,分析研究地热资源利用的战略定位、发展路径和方向,提出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决策意见和建议。此咨询报告成果将报送国办、中办,为国家层面推进长三角地热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意见建议。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孔彦龙副研究员主持座谈会。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庞忠和研究员、项目执行负责人介绍了长三角地热院士咨询项目研究的整体研究方案。安徽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官煜教授级高工汇报了安徽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开发利用情况。与会的各单位领导、专家就推进我省地热综合利用,纷纷畅所欲言、献计献策。
到会的长三角地热考察(安徽)团的专家、领导主要来自:中国科学院、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院及中能建地热有限公司等单位。
到会的我省主管部门的领导主要来自:安徽省*协,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能源局,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合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阜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及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
到会的我省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行业协会的专家领导主要来自: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省地质学会、省公益性地质调查管理中心、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地源热泵专委会、合肥市新能源协会及合肥热电集团公司等。
考察活动还得到了中国科学报、安徽日报、安徽电视台、合肥日报、合肥电视台、中安在线及合肥晚报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以提高地热开发利用的社会认知度。
03
“国家智嚢团”,把脉指路
汪集暘院士指出,在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长三角地区,针对“一体化”和“高质量”发展理念,要系统厘清地热资源家底、开发利用现状与需求,提出战略与对策,探索长三角地区地热开发利用新路,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支撑。长三角虽不具备滇藏等地的高温地热,但属于中低温地热温泉开发利用的有利远景区,温泉康养旅游、地热供暖(制冷)条件很有利。具有良好的浅层地热能资源赋存条件,很适宜广泛应用。
汪集暘院士在安徽座谈会上讲话
中科院杨柏龄原副院长在座谈、研讨时指出:现在我们都在讲能源结构调整,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全世界现在都在讲,虽然目前总体离开化石能源还不太可能,但是全世界都在进行能源结构转型。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所以可再生能源利用就成为目前和今后急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应对,从世界人类发展战略层面应对。而地热能开发,我觉得现在是可再生能源中一个发展相对还不够充分的新兴能源,总体属于起步阶段,当然在世界范围内目前很多国家都在开发利用地热能,应该说地热能是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需要全力以赴利用大家的力量来推进地热开发这件事情。其实地热开发利用是一个系统工作,也比较复杂,涉及的面较宽,更需要从上到下的大力支持。所以汪院士这个长三角地热院士咨询研究,是希望从顶层设计能够对包括安徽在内的长三角地热开发有所推动,在这件事情的进展上能够落到实处、产生实效。非常感谢安徽的同志们来支持地热开发这件事情。
这次在安徽的考察活动非常成功,大家提了很多好的意见和建议,一定会对院士地热咨询报告研究有很大的帮助。大家提岀的一些问题,我想只要我们努力、坚持,早一天晚一天会得到解决。谢谢大家!
汪院士在上午座谈会上做了精彩的总结:安徽考察活动的内容很丰富,让我了解了很多安徽地热开发方面的情况。特别是安徽温泉旅游开发的也那么好,六大“汤”,都各有特色,非常好,过去我真没想到。关于安徽浅层地热及中深层地热开发遇到的诸多问题,这些在其他地区也碰到的。比如说资源税的问题,孔彦龙博士最近写了一篇这个内容的文章,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了一个总的要求,但是各省市出台的*策不一样,最高的要收到30块钱一方的地热资源税,这是不合适的。文章已投到科技导报了,最近可能会登出来,科技导报的发行面还是比较广的。下面我想讲三点:
一是地热开发需要*产学研金服用相结合,最早是说产学研三结合,现在看来远远不够,因为我们的体制是*府主导。我们一直在说地热开发是第二个春天来到了,第一个是年李四光部长、教授那时候提倡在全国勘查开发地热资源,当时他80岁了。他说,我这辈子最后还要做两件事,一件是地震预报;第二个就是倡导开发利用地热。现在有地热“雄县模式”,国家发改委抓住了这个典型,在那里开的现场会,北方地区能够推广的都要推广。北京大兴机场能源规划设计原来没用地热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比例为零,后来加上了地热等。现在京津冀地区开始对农村推进地热供暖。所以,我想现在不单是*产学研用,还要加上两个,一个金融一个服务,就是*产学研金服用一体化。金融也很重要,所以我想,能不能请发改委能源局的同志,在咱们省里会同自然资源、建设、旅游等相关部门,框算一下,就是假如说把全省地热资源全部利用起来,能够增加多少GDP?特别是今年发生新冠疫情以后,地热开发能不能促进经济增长,还有生态环境效益,我们要的是绿色GDP、不是黑色GDP,绿色GDP增长是*府层面最关心的。我们团队可以配合一起做,只要算一个大数据,比如说浅层地热能增加了多少GDP,中深层地热旅游、供暖制冷增加了多少GDP?讲开发效益,不拿出实际数据来是不行的。合肥现在非常好,有一些新区、新项目正在规划及建设中,适宜地热开发,地热开发必须首先进入规划层面。比如说,新区地热能利用要占到百分之多少?天津有个滨海新区,跟新加坡合作建设一个生态城,当时就提出来地热一定不能少于15%,我们这也可以给个地热利用指标。安徽地表水丰富,如长江、巢湖等地表水源型地热能不能用?能用多少?邻省江苏、湖北地表水浅层地热能开发力度比较大。增加绿色GDP,我觉得这是亮点。
第二是传统化石能源的转型是个大事,安徽淮南、淮北都有煤炭资源,安徽能源肯定要转型。比如说在十四五能源规中,能不能多增加一点绿色GDP、加一点生态环保的内容,我想这个事省里领导肯定高兴。安徽是个典型的夏热冬冷地区,进行建筑供热制冷,是改善民生,提高大众生活质量的需要,也更适宜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
第三是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国际环境,国际上很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