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费用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41108/4513569.html/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李睿
由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山东歌舞剧院承办,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演出的《山东新年交响音乐会》将于年1月1日晚19时30分在山东省会大剧院奏响,与听众一起引领省城跨年新风尚,奉上一场丰盛的视听“文化大餐”。
山东新年交响音乐会演出曲目,包含多首中外经典作品,如《罗马尼亚第一狂想曲》《蝙蝠序曲》《对花》,小提琴独奏《流浪者之歌》《金色的炉台》,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三乐章等,既是尊重新年交响音乐会演出历史传统,也是向音乐大师们的致敬;民族歌剧《沂蒙山》片段——《永远的爹娘》是极具山东地方元素的音乐作品,展现了中国民族交响乐的独特风格。
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前身为始建于年的山东省歌舞团管弦乐队,是我国建制较早、阵容整齐的省级双管编制交响乐表演团队,年更名为山东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几十年来,乐团成功排练演出了大量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近、现代交响乐作品,创作演出了《原野》《孔子》《赵氏孤儿》《沂蒙山》等大量中国歌剧及交响乐作品。
以下为节目单:
一、《蝙蝠序曲》
作曲:小约翰施特劳斯
蝙蝠序曲是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用其所作轻歌剧《蝙蝠》中动听的旋律缀合而成的,也是整部歌剧最著名的一首乐曲。
二、《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三乐章
作曲: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
钢琴:罗维
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管弦乐作品。创作于至年,题献给德国钢琴家兼指挥家汉斯·冯·彪罗。
第二乐章,朴素的小行板,降D大调,三段体。行板主题为牧歌风格,先由长笛独奏,再以钢琴接替,然后交给大提琴、双簧管。中段速度为最急板,变成匆忙的随想曲。第三段再由钢琴以独奏行板主题,加上颤音与音型装饰变奏。是柴可夫斯基最优美的抒情篇章之一。
第三乐章,热情如火的快板,主部主题是乌克兰歌舞曲《伊万卡,快来唱春歌》,音乐表现春天来了,农时即将开始的欢快、奔放的情绪,副主部是十分抒情优美的同时也充满生机,音乐洋溢着青春和难以抑制的内心喜悦。
三、《望春风》
作曲:邓雨贤
《望春风》邓雨贤作曲、李临秋作词,首度传唱于年的日治时期台湾,一直是台湾最受欢迎的闽南语流行歌曲、台湾歌谣之一,该曲使用传统五声音阶结合而成的特殊独有优美旋律,亦为普遍认为是极具特色的“台湾调”。
四、《罗马尼亚狂想曲》
作曲:埃乃斯库
《罗马尼亚第一狂想曲》是一首绚丽多彩的管弦乐,民族气息浓郁而清新,也是作曲家最著名的一首乐曲。
乐曲以飞速旋转的舞蹈节奏,炽烈的民歌旋律交织成喷涌而出的欢乐热情,表现出无拘无束的开朗情绪,充满对淳朴的民间生活的热爱。音乐大量采用罗马尼亚民间歌曲和舞曲素材。
五、《对花》
作曲:鲍元恺
管弦乐曲《对花》采用流行于河北沧州地区的《对花》加以改编创作。乐曲以强烈的音色对置和丰富的力度变化,描绘了对歌场上欢腾热烈的场面。一连串喋喋不休的反复音调,像是场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呼喊助威。作曲家将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沧州民歌《放风筝》的旋律加入至此,使乐曲表现力更加丰富、地域色彩更加突出。
六、
1.《流浪者之歌》
作曲:帕布罗·德·萨拉萨蒂
小提琴:陈曦
《流浪者之歌》又名《吉普赛之歌》,是西班牙小提琴家、作曲家帕布罗·德·萨拉萨蒂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小提琴独奏曲中不朽的名篇。回肠荡气的伤感色彩与艰涩深奥的小提琴技巧所交织出来的绚烂效果,任何人听后都会心荡神驰不已。
2.《金色的炉台》
作曲:陈钢
小提琴:陈曦
小提琴独奏曲《金色的炉台》是七十年代由著名小提琴作曲家陈钢根据歌曲《毛主席的光辉把金色的炉台照亮》改编。乐曲运用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改编成的小提琴独奏曲,感情真挚,乐思发展自然巧妙,结构布局合理匀称。旋律更是优美而富有激情,乐曲中的民族风格营造了一种和谐匀称的中国传统式音乐美,抒发了中国工人阶级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的豪情壮志。
七、
1.《重归苏莲托》
作曲:埃尔内斯托·第·库尔蒂斯
作词:G·第·库尔蒂斯
演唱:田瑞雪刘明王荣浩张彦存
《重归苏莲托》是一首著名的意大利歌曲。这是一首橘园工人歌唱故乡,抒发个人情怀的爱情歌曲。作品曲调和歌词都优美、抒情,在全世界广为流传。
2.《今夜无人入睡》
作曲:贾科莫·普契尼
演唱:田瑞雪刘明王荣浩张彦存
《今夜无人入睡》是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根据童话剧改编的歌剧《图兰朵(Turandot)》中最著名的一段咏叹调。
八、
1.新疆民歌《一杯美酒》
作词:艾克拜尔编曲:周湘林
演唱:李迎春
新疆民歌《一杯美酒》词曲优美,旋律热情奔放,富有强烈的节奏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憧憬和美好生活的赞美。
2.《永远的爹娘》(选自民族歌剧《沂蒙山》)
作曲:栾凯作词:王晓岭李文绪
演唱:李迎春
“都有自己的爹,都有自己的娘,省下最后一口粮,为了前方。都有自己的儿,都有自己的女,送上最后亲骨肉,血洒战场!”这是由山东歌舞剧院创排的民族歌剧《沂蒙山》的终曲,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唱段之一,作品深刻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
(最终曲目以现场演出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