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文化合肥北大街即今宿州路历史变迁了解 [复制链接]

1#

编者按常常看到有博主介绍宿州路时,会加上一句“过去是北大街”,或者把旧时北大街与今日宿州路联系到一起。北大街=宿州路?对,也不完全正确,这里头的渊源需要说清楚、讲明白。另据庐阳区消息,拱辰街即将迎来“烟火气留存”改造,拱辰街与北大街联系如何?也是本篇即将探讨的问题。

北大街究竟在哪儿?

北大街,又名北门大街、北门街,得名于旧时位于大街北首的合肥城北门(拱辰门)。自南宋扩城以后,北门设于此地有几百年时间。北门名“拱辰”,语本《论语·为*》,取“拱卫北极星(君主),四裔归附”之意。明代弘治年间(—),城墙“高二丈,阔肆丈,歛(敛)八尺”,“北壕(南淝河)深八尺,长三十五丈”。清代,北城墙“列平地,高二丈八尺至三丈不等”,“底阔四丈余,敛八尺”,有垛、望台,北门“楼三楹(间),月城(瓮城)顶有石台”,“北濠阔五丈至十丈不等”。

拱辰门和拱辰桥绘画

[日]辛木

作为北门内的一条重要街道,北大街由来已久。笔者注意到,早在明代万历年间(—),合肥地区编修的两部方志——《庐州府志》附《庐州府境总图》、《庐州府治之图》、《合肥县境之图》,以及《合肥县志》附《肥邑城郭图》,均用黑色线条对北大街的走向进行勾勒。但再查二志正文,均无“北门大街”的记载。据《府志·建置志》,合肥城时有五街二十五巷,与北大街有关联的是“十字街”,文中仅作出“镇淮楼前(北)”阐述,并未对其具体范围进行披露。我们知道,后来的“十字街”是指淮河路与宿州路交叉口,而非具体的某段街道,合肥民间俗语“十字街,十分热闹(一说人人知道)”即指此。再从另一个角度——公共设施中发现线索,位于北大街上“元(代)建”的地藏寺,在此表述为“北门内”,而万历年间修建的北极宫以及逍遥津旁的普济庵更未现身。由此可见,无论是“北门大街”还是“北大街”,该名字在合肥尚未出现。

十字街鸟瞰摄影

淝南居士

直至一百多年后的嘉庆《合肥县志》,《疆域志》一章才对“拱辰门内北门大街”进行了介绍,“迤南为四湾街,又迤南十字街,又南为镇淮楼,又南为奎星楼,又南为南门土街,南首左圣宫巷”。“四湾街”也就是老合肥常说的“四弯子”;“十字街”,前文有提到;镇淮楼,今绿都步行街与宿州路交叉口;奎星楼,即四牌楼,今长江中路与宿州路交叉口;南门土街,又名“南土街”,万历志称“土街”(武德坊南),今宿州路南段(四牌楼—庐江路);左圣宫巷,今庐江路(宿州路—徽州大道)。

嘉庆《合肥县志》相关内容来源

资料图片

文章还对两侧街巷进行了列举。街西十一,即教场巷(一说今陈小巷,东段原通北大街,已塞;一说今阜南路)、醋瓶巷(今操兵巷)、五条厂巷(即同春巷,今寿春路/宿州路—阜阳路段)、十字街西(即文昌宫街,今淮河路/宿州路—阜阳路段)、鼓楼西巷(已废)、镇淮楼西(即后大街,今安庆路)、三坊庙巷(今存)、奎星楼西(即饭巷口,今长江中路)、王箍桶巷(今仁爱巷,原通小南门街)、左圣宫巷(即洋楼巷,今庐江路/宿州路—徽州大道段)等。街东九,即油坊巷(今义仓巷)、徐道人巷(即徐小巷,已废)、撮造山巷(巷东杨许巷,又东罗汉巷,今北油坊巷)、十字街东(即东门大街,今淮河路/宿州路—环城东路段)、鼓楼东巷(今中菜市路)、奎星楼东(即小东门大街,今长江中路/宿州路—环城东路段)、李花巷(即慎思巷,今红星路/宿州路—无为路段)、左圣宫巷(即农场巷,今庐江路/宿州路—无为路段)等。

县志地图中的“北门大街”编辑

淝南居士

值得一提的是,间隔了三代之后,光绪《续修庐州府志》继续沿用了前几部《府志》的内容(同万历志),未载录“北门大街”。光绪亦有《合肥县志》,但笔者访问了收藏有该书的各大图书馆,未查到电子版本,其内容不得而知,后续或需调阅省图书目,作进一步考证。

年宿州路来源

资料图片

两次改道旧街成巷

说起北大街的改道,缩小变化范围,即今天的拱辰街与井巷交叉口以南、宿州路与义仓巷交叉口以北的区域。第一次改道前的北大街:从十字街向北,到义仓巷口向西,形成第一道弯,其北侧为上文提到的“地藏寺”,据说当年三中(时称“正谊中学”)的大门开在此处并朝向南;第一道弯后不久,又转向东北形成第二道弯,其西侧为“北极宫”;接着便是第三道弯,第四道弯转到陈小巷北侧以后,才回归到北门直街。因何形成如此走向街道?熊态老先生在《合肥老城街巷考注》中说道,“当年两侧居民就地势建居,参差不齐”。过去的城市建设不像今天,大型现代化机械到来可以“平一切”,况且当时几乎没有科学、完善的城市规划,除了进行少量改造外,更多的便是“四弯子”这种情形了。诸多城市里,除了街巷,还有“头”、“拐”、“坡”之类的老地名,极具有时代和地域的特色。笔者从前几年媒体对“老合肥”牛耘的采访,还了解到另一个有趣的说法,古代人盖城修路讲究风水,城门进来不能为一条线,“说是会造反,寓意不好”。

北大街两次改道示意图制作

淝南居士

抗日战争爆发前,由义仓巷口向北,开拓了一条相对较直的街道通向拱辰门。原来的“四弯街”部分让到了街西,巷道仍然保存,变身为“四弯巷”。上世纪60年代末,因兴建市*府宿舍,原自操兵巷向南的小巷湮塞,保留了自南首折向东至宿州路(与义仓巷相对)的一段。同时,因年秋至年秋,合肥市人民*府(市人民委员会)机关曾驻在第二道弯西侧(疑似北极宫遗址附近)石头塘一带,保留下来的东西小巷被命名为“市会巷”(不知何时,又被改作“市侩巷”)。对于这次裁弯取直的原因,笔者未发现有相关的说明和记载,根据当时的局势猜测,可能与战前修筑城防工事有关,弯曲的街道往往不利于防守部队的快速移动,甚至成为了“阻碍”。

市会巷今貌摄影

淝南居士

笔者收藏的民国二十六年()十月制版的《合肥县》测绘图中可以看到,此时改造工程尚未开始。抗战期间,日*出版的大量测绘图包括年出版的《中国城郭之概要》附《庐州城图》,均依据年及以前制版所绘。直至年,合肥县*府所制的《合肥城区一览图》才将新旧两街进行了标识。年2月27日,合肥县参议会一届四次会议,通过了对城区各主要街道重新命名的决议,随后分送省会警察局与合肥县*府查找施行。决议第五项,“北大街改为鸿仙街”,“鸿仙”即近代民主革命家范鸿仙。范鸿仙(—),合肥北乡人,名光启,别号孤鸿,被誉为“光复南京第一功臣”。孙中山曾称赞:“范君一支神笔,胜十万师。”其逝世后得以入葬中山陵,与廖仲恺墓共同拱卫中山墓,还被当时的南京国民*府追赠为陆*上将,亦是合肥“辛亥三烈士”之一。

拱辰街鸟瞰摄影

淝南居士

解放前,北门大街宽6米左右,条石路面。年,北大街义仓巷至淮河路段拓宽至15米,两侧人行道浇筑宽各三米的水泥混凝土,路缘安装红条石平侧石。年2月19日,合肥市人民*府布告(55合办研字第号),因“原有街道名称极其混乱,有的则一街数名”,“对日益繁荣的城市生活很不方便”,故“将我市主要街道重新命名”,其中南土街、古楼街、北大街、拱辰街等(医院至北门)命名为“宿县路”。不久,这条路又更名为“宿州路”,年《合肥市区略图》中已标注了新名。第二年,年,按照当时的《合肥市道路规划方案》,从义仓巷口开辟了一条连接环城北路中段的新道路,路基宽15米,车行道宽9米,人行道宽各3米,拆迁房屋间。新路建成后,连通了公共汽车,机动车也可以行驶,老街更名为拱辰街。—年,宿州路北段(淮河路—环城北路)分段改建为沥青路面。笔者曾看到“安徽老照片馆”江浩老师分享的《年到年合肥市城市建设规划(草案)》文件照片,其中《合肥市城区街道规划草案》清晰地绘制出四弯巷、北大街以及当时即将建设的宿州路等的走向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宿州路长期以来,需要借道年底建成的北门大桥(年拆除)通往河北,直到年宿州路桥(今拱辰门桥)才正式通车。

宿州路今貌摄影

淝南居士

几个问题结语

本篇的主要问题解决了,北门大街上的问号还有很多。一年多前笔者的《老城唯一!网红拱辰老街竟藏清代大宅院,乃“武探花”后人所建…》一文,亦涉及前文提到的“拱辰街”,这里需做一些补充。拱辰街79号董家大院(又称董氏故居),江淮古民居建筑,始建于清末。一户房主是董季平(清初“武探花”董金凤后人)、龚维芸(龚家三小姐)夫妇,另一户房主是清初邢兵礼三部尚书龚鼎孳(稻香楼主人)后人龚积炳、龚积义。笔者在此采访时,曾听闻附近老者提到龚家,一度认为他将“董家大院”与距此不远的“龚大房”(四弯巷与操兵巷交叉口西南侧)混淆,事实上龚家亦与董家大院有关。董家大院原有九进29间,共多平方米。年8月,老宅出租给了皖北人民银行(今中国人民银行安徽省分行),一度作为银行干校(后为职工宿舍),拆除部分建起了红砖楼房,现尚存有四进。

董家大院鸟瞰摄影

淝南居士

与董家大院一楼之隔,还有一处“杨家大院”。说起这处的发现也是偶然,笔者通过一位博主的分享,了解到杨家大院的地理位置,并前往实地采访调查。杨家大院的门很小很窄,来往人群很少留意到,这也可能是它不被人们所知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依稀还记得几年前曾经拍过杨家大院门额上的地名牌,但当时未进入院里,这几次探访发现那块铁牌子已不翼而飞。深入其中,院子里的小巷狭窄悠长,然而比起前面那位原貌保存情况不太理想,院落最后一进的“月洞门”(有一部分后期被砌封)以及墙角的“柱础”极具时代特色。经院内住户同意,笔者走进了屋里,雕刻花纹的木制梁柱,竹簟吊顶的天花板,令人恍若隔世。操控无人机飞抵上空,杨家大院的建筑格局清晰可见。据那位老者回忆,该建筑群始建于民国时期,原来的主人姓杨,名字不太清楚,与四古巷杨振宁家有一些关系,解放前夕去了宝岛台湾。还是那位博主,曾听闻当地居民提到杨家曾有经商经历,但笔者查询了相关资料,未获有效线索,还需进一步考证。图

杨家大院鸟瞰摄影

淝南居士未来,拱辰街即将迎来“烟火气留存”改造,董家大院亦将保护修缮,希望有关部门能够科学合理地保留、挖掘老北大街的文化内涵,让合肥历史不再只是停留于书籍与老照片之中。老街不多了,小巷也变了,“烟火气”淡了,千万别等到明天去无限怀念,才知曾经的美好!图

拱辰街鸟瞰摄影

淝南居士

上一期《文化

合肥小巷故事多,老市府北知多少?》,很多网友反馈“看的晕头转向”,确实没有地图示意,读起来比较费脑,一切都是笔者的错……这一次除了新作地图,又添加一些老地图,也是吸取了上期教训。笔者水平和所掌资料有限,欢迎大家多多批评,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今日话题

#关于宿州路,你有什么故事?#快来评论区,说出你的心声!?撰文?淝南居士

图片?淝南居士、资料图片

参考?《中国城郭之概要》、安徽老照片馆、《安徽省合肥市地名录》、《庐州府志》、《合肥市志》、《合肥市城市建设志》、《合肥通史》、《合肥地名谭》、《合肥老城志略》、《图说合肥城市记忆》、《合肥晚报》、《合肥县志》、*府文件、地图资料、往期文章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需要转载请留言获取内容授权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合肥人的生活指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