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场即将速冻我国的跨年寒潮正在酝酿,蓄势待发。预计12月28日至31日,这股寒潮将自北向南横扫我国大部,带来“速冻式”降温和混合式雨雪,这将是今冬来影响我国的最强寒潮过程。届时,25个省会级城市气温都将创今冬新低,中东部也将迎近8年来最冷的跨年夜。
01
今冬最强寒潮横扫中东部
或“冻透”八成国土
中央气象台预计,12月28日至31日,将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届时大风降温雨雪都会陆续登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淮、江汉、江南降温可达10~12℃,并将伴有4~6级偏北风,阵风可达7~8级,级别堪称今冬最强寒潮。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张娟表示,此次寒潮过程具有速冻式降温、混合式雨雪等特点,将“冻透”八成国土,25个省会级城市气温都将创今冬新低。降温最剧烈的时段为12月29日至30日,像是东北一带,长春、哈尔滨最低气温仅有-26℃左右,极为寒冷;而华北一带像是北京、石家庄、天津等地下周最低气温或跌至-12℃左右。
其中,南方的降温多在29日至30日。像长江中下游一带不少地方28日最高气温还有15℃左右,而到30日最高气温或将降到不足5℃。华南一带大多在30日出现降温,届时最高气温将从20℃上下降到15℃左右。最低气温方面,30日至31日,最低气温0℃线或将跨过长江,大城市中,像杭州、长沙、南昌、上海等地的最低气温或将降至冰点之下。由于预报时效较远,公众仍需留意临近预报。
02
中东部大部将迎近8年来最冷跨年日
受寒潮影响,今年全国大部地区都将在晴冷中跨年,其中中东部大部都将迎近8年来最冷跨年日。
03
风寒效应体感更寒冷大部冷如“三九”
降温的同时还伴有大风,预计12月28日在内蒙古西部、西北地区东部将有4-5级风,29日内蒙古、华北、江汉、江淮、江南等地将先后出现4-6级风,内蒙古、华北部分地区阵风或达7-8级。虽然此次寒潮过程不如年霸王级寒潮强,但风寒效应将加剧体感寒冷程度,妥妥的速冻模式。像是银川过程最低体感温度将近-20℃,北京过程最低体感温度在-15℃;而在南方,上海、杭州过程最低体感温度也接近-7℃,冷如“三九”。
雨雪方面,预计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南部、*淮有小到中雪,江汉、江淮、江南北部有雨转雨夹雪,江南中南部、华南有小雨,局地中雨。
此次寒潮为何如此之强?张娟补充,其实从16日前后开始,数值预报模型上对于这次过程已开始有所显现,在西伯利亚地区不断有冷空气聚集,且蓄力时间长,随后横槽转竖,高空槽引导强大的冷高压气团入侵我国,造成剧烈降温。
总之,下周初全国各地将度过今冬以来最冷时段,是时候该请出你为这个冬天准备的终极御寒装备,羽绒服是对寒潮最起码的尊重,帽子、围巾、手套等一个也不能少。
入冬以来最低!
寒潮将侵袭我省北部
另据省气象台最新预报,受北方冷空气东移影响,预计12月28日至29日,我省北部地区将出现寒潮天气,过程期间日平均气温下降6到8℃;柴达木盆地、环青海湖地区有6到7级偏西风,部分地区伴有沙尘,东部河湟谷地有4到5级东南风,西宁地区有小雪。29日夜间全省大部最低气温将达到入冬以来的最低值。
请看具体天气预报
未来三天全省天气形势
25日夜间到26日白天:果洛南部、玉树东部有小雪,省内其余地区晴或多云。
26日夜间到27日白天:全省大部晴或多云。
27日夜间到28日白天:海西东北部、*南南部、果洛中部、玉树东部有小雪,省内其余地区晴或多云。
西宁未来三天天气预报
27日晴转多云,东北风3~4级,零下12到5度28日多云,东南风3~4级,零下11到零下1度29日小雪转晴,东南风3~4级,零下14到零下4度
气象专家提醒,此次寒潮天气将对交通运输、设施农业、畜牧业生产及公众出行带来不利影响,需加强防范。近期森林(草原)气象火险等级为3级(可燃),需继续做好防火工作。青海省气象局将做好此次天气过程的预报预警工作,并及时通过广播、电视、短信等媒体动态发布相关监测、预报、预警信息。
今年冬天到底为啥这么冷?
自12月23日起,全国多地迎来新一轮冷空气,让刚暖和了两天的天气又冷了下来,同时“跨年或将遭遇大寒潮”等说法见诸网络,更让人们担忧:今冬为什么这么冷?新一股冷空气真的会伴随我们跨年吗?
12月以来全国多地气温低于往年同期
12月24日,中央气象台中期天气预报首席牛若芸向澎湃新闻介绍说,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12月以来,全国很多地区气温确实低于往年同期。
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拉尼娜与北极海冰偏少是偏冷的重要背景
未来可能持续偏冷
国家气候中心气候预测室研究员袁媛表示,一段时间气温的偏高或偏低属气候范畴,主要是大气、海洋、陆面、冰雪等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太阳给海洋加热使海温升高0.5℃,海水的升温蒸发就会影响大气环流。对于我国来说,热带海温、北极海冰、欧亚积雪等都是影响冬季气候的重要因素。
袁媛认为,造成12月以来多地气温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4个强”——12月欧亚中高纬呈较强的经向型环流,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巴尔喀什湖-贝加尔湖宽广的低压槽也偏强,在海平面气压场上西伯利亚高压也明显偏强,这些都是使冷空气总体从偏西北方向自北向南影响我国的有利因素。从大的气候背景上看,拉尼娜的发展和北极海冰异常偏少是两个主要外强迫因子。
袁媛进一步解释说,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中东太平洋大范围海表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在多数拉尼娜年盛期的冬季,欧亚中高纬环流经向度都比较大,冷空气活动也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的气温都容易偏低。
今年秋季,北极海冰异常偏少,9月北极海冰是历史第二少,10月、11月也分别是历史最少和第二少。“海冰偏少也有利于冬季乌拉尔山高压脊偏强,东亚冬季风偏强,我国中东部大部气温易较常年同期偏低。”但袁媛同时指出,在目前全球变暖背景下,影响我国冬季气候异常的因素更加复杂,具体到某个偏冷阶段或者某个强降温过程,主要是大气环流异常造成的直接结果,很难说是由哪个或哪几个因子起作用。
来源:中央气象台
目前,拉尼娜仍处于发展状态,国家气候中心预测可能在本月底达到峰值,强度可能是中等强度。北极的海冰偏少状态,也不易改变。因此,从近期来看,我国气温总体偏冷的状态还将持续。
“今年12月下旬后期,冷空气势力明显增强,26至28日以及30日前后,还将有两股冷空气入侵我国。”牛若芸说,从天气趋势看,流传较多的“冷空气陪跨年”说法并非不可能,但具体温度还要以临近预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