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倾听十二位抗战老战士讲战斗故事青海普法
TUhjnbcbe - 2023/1/12 17:46:00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75年前,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侵略者铁骑肆虐之处,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75年前,一群风华正茂的热血青年,背负国恨家仇,毅然背井离乡从戎杀敌,书写了一部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抗战史诗。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继承革命传统,弘扬奋斗精神,使之成为塑造城市人文精神、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创新城市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和支撑,为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来临之际,晚报记者兵分八路,走近这些亲历抗日烽火的老战士,倾听十二位老战士讲述难忘的烽火岁月,同老战士一起回忆过去岁月的点点滴滴,缅怀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并向这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出积极贡献的老战士们致敬!(作者:王琼)

程品三:从儿童团团长成长为革命战士

“即使老了,也要做好*和*府的宣传员,我叫程品三,我是一名老兵。”今年88岁的程品三年参加革命工作,年入*,年离休,现任青海省第四干休所*总支副书记、解放路支部书记。离休多年,程品三始终奔波在老同志之间,想老同志之所想,急老同志之所急,积极发挥余热,以一个共产*员的情怀,默默无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持和发扬*的优良传统,为大家作出了榜样。

说起最初为啥干革命,程品三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那是年腊月一天的早晨,伴随着一阵阵急促的脚步声,程品三知道*子来村里扫荡了,就在这一天,程品三亲眼目睹了*子拿着*刀将村里的农救会会长残忍杀害。会长是为了保护村里的地方干部而死,那个情景永远定格在了程品三的脑海中。时隔一天,*子在村子里又进行了第二次扫荡,抓不到人就烧房子,整个村里民不聊生。十一二岁的程品三是儿童团团长,舅舅舅妈是共产*员,叔叔是华东野战*第十纵队战斗英雄,就连年纪轻轻的表哥也是早早就参加了八路*,在这个环境下,革命的种子早已在程品三的心中生根发芽。“那一天,母亲在我左边的口袋里放了一把花生,右口袋里放了2毛钱,于是,我就揣着这些参*干革命了,这一干,就是几十年。”程品三如是说。从青涩少年到白发苍苍,程品三完美诠释了从一个儿童团团长向革命战士转变的过程。(作者:王琼)

张如华:为青海和西宁的发展发挥余热

已有94岁高龄的抗战老战士张如华,精神抖擞,走路虽慢但稳而有力。提起往事,老人激动地佩戴起了从*生涯中立功受奖的*功章、纪念章,拿来了从*时的照片,回忆说:“年幼时就父母双亡,为了有口饭吃,只能在地主家当长工,八路*发展我将我带走。就这样,年,我在家乡山西忻州正式参加了八路*,自此,在十几年的枪林弹雨中摸爬滚打,从山西打到延安,又从内蒙古打到青海,身上既有抗战时留下的弹痕,也有解放战争时留下的弹片……在*和人民*队的培养下,从一个小长工成长为一名干部,后来到青海转业到地方工作,回顾这几十年的革命经历,真是感慨万千。”

“现在看到国家一天比一天强盛,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我们老年人的生活更是幸福,这让我由衷感到自豪和骄傲。”说起现在的生活,张如华越说越高兴,多年来,感谢*和祖国时刻关心着老同志,不管什么时候,我们依然要不忘初心,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秉持退伍不退色,退休不退岗的态度,积极听*话、跟*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青海和西宁的发展发挥余热,贡献力量。(作者:张弘靓)

崔树峰:至高无上的坚定信念是一生的财富

崔树峰的人生经历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命运紧密相连。当年,他亲眼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刻骨铭心的伤痛让他记忆犹新。年,这个12岁的农村放牛娃毅然参了*,成了一名抗日战士。

当年,崔树峰在武工队,每天的任务是打探日*的消息,再把情报送回作战总部,当时组织为他配备了一名机枪手,两人为打探情报形影不离,可在一次日*的扫荡中,两人暴露了。“我俩暴露后,敌人开始向我们发射炮弹,第一发炮弹打过来,我们两人瞬间被*土埋住,还没来得及逃跑,敌人又向我们发射一发炮弹,身旁的战友当时就牺牲了……这一幕我永远都记得。”崔树峰回忆起当时亲密的战友牺牲在他身边的情景,哽咽得说不出话,而他当时也被子弹射穿了小腿跟腱处。经过救治后,崔树峰的伤被确定为三级残疾,但心里有着保家卫国信念的他,依然忍着伤痛,活跃在抗日战争中,直至抗日结束。

崔树峰告诉记者:“今天的幸福生活离不开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年轻人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只有这样我们的祖国才会越来越强大。”难以言说的艰难困苦,绝境闪耀的人性光辉,至高无上的坚定信念,这样的战争经历成为崔树峰一生的财富。(作者:徐顺凯)

李清连:15岁驰骋沙场饱经战争考验

91岁的李清连老人半生戎马,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与日本*子在战场厮杀,亲历著名的荔北战役,从山西打到陕西,至今腿部和腰部还残留着战场上留下的伤疤。这位令人敬仰的老人,驰骋沙场,饱经血与火的考验。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他嗓音洪亮地向记者讲述着精彩战争故事。

年,亲眼目睹日寇侵袭村民后,年仅15岁的李清连毅然参*抗日。参*后,在晋北抗日战场上,李清连受了一次严重的伤。一颗手榴弹的残片从他腿上划过,由于缺少药品,伤口化脓一直养了半年才好。

年,荔北战役打响,李清连所在的西北野战*前往陕西省岐山县战场。也是在这次战役中,李清连腰部受伤致残。老人回忆说,当时条件不好,伤口都生了蛆,后来腰上一个大坑,导致走路不方便。致残后李清连随*来到了青海省湟中县。

他告诉记者,国家发展日新月异,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晚年很安详。他时常会参加社区的一些活动,给青少年讲述战争故事,告诫他们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要铭记历史,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李清连幸福地告诉记者:“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确实幸福得很,感谢*和*府的关怀。”(作者:张艳艳)

曹树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95岁的老兵曹树田精神矍铄,记者见到曹树田时,他身穿酒红色毛衣,白色的衬衫领口干净挺括,配上一头银白色的头发,用洪亮的声音与记者交谈起来。

从18岁起,曹树田当过炮兵、步兵,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参加了解放战争,见证了很多宝贵的历史时刻。对他而言,最难忘记的是自己第一次参加战斗时,打得日*从地道逃跑的场景,最有感触的是,在美丽的幸福西宁安享晚年幸福生活。

“参*后自己打的第一场战役就是年初的固城战役,是在河北易县,从未经过战斗训练的我当时也很害怕,但依旧勇猛杀敌。”曹树田回忆说,当看见战友们用尽全力,拼命击杀日*后,自己也端稳枪、瞄准、射击,最后大家凭借顽强的毅力硬是把对面的日*打的从地道逃跑,而这场胜利也让自己在后面的战斗中更加勇敢、坚定了打胜仗的信念。

戎马一生,如今逛公园、打棋牌、赏风景,曹树田生活得很安逸。他说,经历了苦难,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要好好珍惜。(作者:宁亚琴)

刘秉荣:在后方的战场上打赢战役

年8月抗日战争中,八路*晋绥*区部队在山西省、绥远省广大地区对拒不投降的日伪*华北方面*第一*及驻蒙*所部的进攻作战,抗战正酣,前方不断有战士负伤,后方伤员急需大批医疗物质,作为主要医疗药品供应的晋绥*区制药厂制造药品的人员仅有人,现年93岁的刘秉荣老人就是人中的一员。

因为后方急需,所以参*后刘秉荣被分派到了制药厂,阵前杀敌固然重要,但是后方供应一样不能少。由于药物需求,常常需要连续几个昼夜进行药品生产。“当时太累了,眼睛都睁不开,但是不能停下生产,就往头上浇凉水、掐自己,让自己清醒。”刘秉荣老人说。

随着日本投降,抗战取得全面胜利,前方需要的药品减少,刘秉荣医院进行伤病员的护理。看着几百名身负各种伤病的战士,刘秉荣心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尽心照顾好他们。又是连续几天甚至十几天不能休息,但是刘秉荣却丝毫没有懈怠,每一次战士需要他都精心照顾,细心陪伴,和他们一起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老人说他一生中最开心的时刻是抗战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刻,还有就是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的今天。(作者:严进芳)

宋林泉:一辈子做*的人无怨无悔

年宋林泉参加了革命,在部队主要从事战略物资运送工作,如今96岁高龄的宋林泉老人回忆道:“那时候战局紧张,头顶上每天都飞着数架敌*飞机,大伙们都在窑洞内忙碌,到吃饭的时间集体去打饭,一次打饭时突然遇到敌人偷袭轰炸,有些战友牺牲了,活下来的人一边流着泪一边将饭吃完,大家明白唯有坚强活着,才能找机会为逝去的战友报仇。”

战争时期,物资匮乏,大部分的武器和物资都来自于战场缴获,并且需要及时向前线供应物资。为避免遇到空袭,运输物资的队伍都选择在夜里行*,有的战友太困了就拽着马尾巴走,走着走着就睡着了。让宋林泉老人记忆犹新的是,在陕西宜川县,我*消灭了大量敌*,这场战斗让战士们欢呼雀跃。战斗胜利后,我*不仅缴获了大量*用物资,而且还解救了多名战友。

宋林泉告诉记者,他做的最无怨无悔的一件事,就是一辈子听*的话,一辈子跟*走,一辈子做*的人!现在国家日益强大,人民越来越幸福,这些都要归功于*的好领导,衷心祝福我们的*更加强大,国家更加富强,人民更加幸福!(作者:徐顺凯)

王德成:离不开青海这片热土的老战士

“父亲说,他离不开青海,这辈子都舍不得离开这里了。”抗战老兵王德成最小的女儿如是说。当记者见到抗战老兵王德成时,老人因为生病已经卧床八年了,虽然被病魔折磨了很多年,但是老人的精神状态依然很好,见到来看望他的人,躺在病床上的他还是用很规范的动作给大家敬了一个*礼,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名*人,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位老*员。

年2月参加革命的王德成,曾任八路*二十团炮兵连排长、菏泽*分区警卫连副连长,在平津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在淮海战役中荣立三等功,年11月转业。作为一名抗战老兵,他转业后被分配到了山东,为了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北号召,他义无反顾又来到了青海。在这里,一呆就是65年,他离不开青海这片热土。在儿女眼中,他是坚强的战士。王德成经常给孩子们讲述自己的抗战故事,战士们的英勇被他绘声绘色讲述着。记得有一次,在爬城墙的过程中,他被敌人推下城墙摔伤了,当时他根本顾不上伤痛,还是咬牙挺住往上爬,因为当时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不怕死,冲上去,取得胜利。就是因为有了这样的长辈,王德成的后辈中许多人都选择参*做了*人。王德成的外孙告诉记者,自己的梦想就是做像姥爷一样的*人,用自己的力量保家卫国。(作者:王琼)

葛惠民:一个背包穿越大半个中国

和葛惠民老人一起合影的是一个特殊的背包,这是一个跟随了老人整整75年的背包。作为一名战场上的通讯员,葛惠民视背包大于自己的生命,包内曾装有各种机要文件,枪林弹雨中,他背着背包辗转于华东、华北战场之间,炮火连天中,头顶飞机盘旋时,他都一次次巧妙躲过,顺利完成任务。

抗战胜利后,他又参与华北、华中、海南岛解放,至今他的左腿上还留有解放战争中被一颗子弹打中的贯穿伤。从18岁参*,一路跟随部队到处打仗,一去就是十几年,家人都曾以为他不在了。一次路过家乡时,领导准许他回家探亲,急匆匆在家住一晚看望家中的亲人后,他步行三天三夜愣是赶上了行*的部队,从此再未掉队。后来他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大西北,加入“两弹一星”基地建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他又一次出色地完成了这项光荣的使命。

手中的背包早已磨破了背带,但葛惠民老人依旧每天拿出来擦擦,一擦就是许久,长久的时间里,他都在回忆曾经的战火岁月和那些在战火中牺牲的战友。老人说,八年抗战无比艰辛,很多人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才换来了今天无比幸福的生活。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一定要铭记那些牺牲的战友,要教育后代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作者:严进芳)

马金成:勤俭节约成为代代相传好家风

经历过苦日子,挨过穷,受过冻,现如今的马金成老人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年4月,马金成参*入伍,年1月入*,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黑山阻击战等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在炮火的洗礼中,马金成从一个青涩的少年通讯兵锻炼成为一位顶天立地的抗日战士。在部队中,他勤学苦练,练出一手好枪法,这在许多年后,马金成讲起自己当时的枪法也是充满了自信。在平津战役中,马金成左大腿受伤,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很差,致使此后每到刮风下雨的时候,马金山就腿疼难忍。马金成的女儿告诉记者,战争给了父亲伤痛,但也锻造了一个战士的好品格。在日常生活中,马金成始终不忘自己是一名*员,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他讨厌浪费,喜好节俭,一年四季,他只有两身衣服来回换,一日三餐绝不浪费一粒粮食,每每见到浪费的现象,他就会及时制止。他说,时刻会想起自己在抗日战争年代的日子,在缺衣少穿的年代里,每一粒粮食都是战士们的生命。如今的马金成,已经是四世同堂了,在他的熏陶下,马金成的子女、子孙都养成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马金成的女儿告诉记者,良好的家风会一直传下去,老人的高尚品格也会被后辈们一一继承。(作者:王琼)

冯彦:不忍乡亲受辱连夜翻山去参*

98岁高龄的冯彦,个子依旧高挺,坐姿有板有眼,站起来还要再三挺挺身体,依然保持着一名*人的严格和自律。手边的放大镜是他每日坚持从西宁晚报上了解国家和城市发展的必备“武器”。

“我是内蒙古人,最初看见的日本*子是隔壁村子里驻扎着,日本*子不仅在隔壁村子里像恶狼一样来残害老百姓,还常到我所在的村子里扫荡,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把乡亲们当板凳,有时还踩着乡亲们的脊背上马。看着乡亲们受辱,我除了咬着牙捏紧拳头,什么也做不了。”对于70多年前的往事,冯彦记得每一个细节,每每讲到激动时刻,都情不自禁地加上各种肢体动作。恰逢此时,冯彦听说附近一处村子里驻扎了一支名叫八路*的队伍,专杀日本*子,冯彦就和一个亲戚连夜翻山去参*。自此,转战于各地战场的冯彦与日*展开战斗,经历了抗战的整个过程。直至年,冯彦扎根生活在了西宁市大通县。

“前两天城东区民*局的同志得知我从大通县搬到西宁市区生活,专门找上门了解我的生活情况,还给我安排了爱老幸福食堂,说是要送饭上门。感谢*和*府的关爱,我们享受到了幸福西宁的美好!”冯彦笑着说。(记者宁亚琴摄影报道)

孙杰:立志要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走进孙杰老人的家,年近90岁的孙老正在看书,他精神矍铄,拿起了案头的回忆录说道:“现在脑子不好用,趁我还记得,我要把回忆录写完。”翻看以前的相册,一下把孙老的记忆拉回到过去。

孙老回忆说,年他参加革命,抗战爆发时年纪还小的他深切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忍,看到日寇的铁蹄随意践踏我们的土地,残害我们的同胞,他立志要为革命事业奋斗终生。年参加革命多年的他毅然参加抗美援朝。说起峥嵘岁月,孙老一下就打开了话匣子。他说,当时他是部队里的卫生员,在他的印象中,他随部队一直在走,从宁夏到东北,再从东北过鸭绿江到朝鲜境内,参加了抢渡临津江战役。随后他参加了南峰岘阻击战,在6天6夜的阻击战中,他不停地从山头到山下抢救伤员。他说,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负伤、牺牲,他根本顾不上休息,只知道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抢救战友的生命。峥嵘岁月几十年,看着眼前“三等战功”的荣誉奖章,他眼睛湿润了。

新中国成立后,他脱下戎装,转业青海,扎根高原,不怕生活艰苦,不怕环境恶劣,继续无私奉献,服务人民。他说,只有经历过战争的生死与残酷才能体会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也更加为越来越强大的祖国感到骄傲。(作者:张艳艳)

来源:青海新闻网

1
查看完整版本: 倾听十二位抗战老战士讲战斗故事青海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