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青海新闻客户端讯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名字当中带有“国庆”或“建国”,这个名字将他们和祖国牢牢联系在一起,一生都和祖国为伴。
还有一些人,他们在举国同庆的日子里诞生,每一次庆祝自己的生日,也是在庆祝祖国的生辰。
他们的人生或许都与中国从筚路蓝缕的建设岁月,发展到波澜壮阔、惊涛拍岸的伟大时代同步。他们的人生奋斗历程,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他们经历目睹了祖国和家乡西宁的发展变化,在他们身上,也许有着更多不同的意义。
在西宁,叫“建国”“国庆”的人不少。西宁晚报从全市名“国庆”和名“建国”中选出其中16名,听他们讲述与祖国和西宁共同成长的奋斗历程,听他们述说幸福西宁的那些事……(记者张弘靓)
冯建国:幸福西宁充满活力和魅力
冯建国出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那时叫“建国”的人很多,这名字代表着骄傲与自豪,承载着时代印记和家国情怀。退休前,他工作在新闻一线,是深入现场呈现最真实新闻的记者,西宁的巨大变化,祖国的飞跃发展,他有很深的体会。
说起西宁这座城市,冯建国总结道:“高寒缺氧又亲山近水,偏居一隅又开放包容,经济欠发达又不吝民生投入,历史悠久又充满活力和魅力……”傍晚,在西宁的大街小巷、社区公园,经常能看到群众围成圆圈,伴着音乐跳着欢快的藏族舞蹈“锅庄”。“现在的幸福西宁干净、美丽、宜居,吸引了更多农牧区群众来这里买房居住。”冯建国说,今年,海豚落户西宁,市民实现了“第三极看海洋”的梦想;西宁熊猫馆正式开放,人们在高原也能看到熊猫。不久后,西宁的冰球和冰壶馆也将开放……我们的家乡正在更加自信地向公园城市、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新时代幸福西宁迈进。(记者徐顺凯摄影报道)
付建国:幸福西宁让我倍感自豪
“我这名字是8岁那年学校老师给我取的,在这之前,我只有小名。我还记得刚开学时没有大名,老师便对我说:‘明年就要建立新中国了,你就叫建国吧!’从此,别人就不再唤我小名,都叫我建国了。”付建国笑眯眯地说。
付建国出生于年,因为“建国”这个名字,付建国对国庆节有特别的深情。“‘建国’承载了老师对我的期望,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应当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也是建设祖国建设西宁的一种方式。”付建国说。
说起西宁的变化和发展,付建国有说不完的话。“那个时候西宁没有这么整齐的建筑,水泥路也只有在西大街这边才有,公交车只通了1路和2路……如今,出门就是公园,转弯就是商场,推窗就是满眼绿色……环境的改变让西宁人的思想观念也发生改变,不管是城市建设还是人文发展,西宁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幸福西宁真是让我倍感自豪!”付建国乐呵呵地说。(实习记者王娜摄影报道)
感恩祖国,我们的生活越过越甜蜜
李基年出生于年10月1日
“和祖国同一天生日,感到非常自豪和骄傲。”今年74岁的李基年,出生于年10月1日。谈起这70年的变化,李基年打开了话匣子,“那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我在青海师范大学读书,那时候的学校周围都是土路,回一趟家特别不容易。”李基年告诉记者,自己家乡在乐都的山区,每逢学校放假时,他就得先从西宁坐火车到乐都,然后从乐都步行到家里,几十公里的山路一走就是大半天。“那个时候别说汽车不敢想,就连自行车都不敢想。”“如今孩子们都有私家车,每逢节假日,带着我和老伴四处转转,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变化,西宁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我们回老家的路也越来越方便快捷。”
不仅如此,李基年告诉记者,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让他和老伴也过着安乐无忧的晚年生活。平时闲暇时,写书法、拉二胡、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李基年和老伴的晚年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他说:“这一切都是祖国发展带给老百姓真真切切的幸福感。”采访结束时,李基年即兴挥毫泼墨写下自己深深的祝福,“祝祖国繁荣富强”。(记者小蕊摄影报道)
十一是我的生日,我感到特别自豪
谢锦林出生于年10月1日
“年10月1日出生,能和新中国的生日为同一天感到特别自豪和骄傲。”说起这些年的变化,谢锦林颇为感慨,70年风雨见证祖国大地不断繁荣昌盛,70年时光看着西宁市今非昔比,处处焕发新活力,如今我在西宁生活很幸福。
出生在青海,工作在西宁,谢锦林对西宁70年的变化百感交集。“从吃穿都成问题到现在奔小康,从泥泞的小路到现在的柏油路,从家中曾经的土平房到现在的电梯楼房……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时代的进步。”
惬意舒适的公园,姹紫嫣红的花街,绿意盎然的健身绿道,鳞次栉比的楼宇,西宁的变化日新月异。谢锦林说:“大到公园游园,小到城市绿道,如今的西宁人推开窗就能看见美景,处处有景,步步有绿,这些年西宁的变化让我们老百姓获得不少幸福感、获得感。”
“我和新中国同一天生日,我很自豪!”谢锦林满脸幸福。(实习记者谢晔摄影报道)
李建国:从小餐桌看百姓大幸福
当记者来到青海大学时,李建国老师正在给学生授课,磁性而洪亮的嗓音回荡在楼道教室间。李建国说,同学们私底下都叫他建国老师。
下课时间,李建国给记者翻开手机中翻拍的一些老照片,尘封的记忆一下打开。“那是在上世纪80年代,每年一到冬天只有‘老三样’:洋芋、萝卜、白菜。而如今菜品丰富想吃啥就有啥。”谈到“菜篮子”的变化,李建国深有体会。西宁市民“菜篮子”发生了巨大变化,体现了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折射出现代农业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实惠。“西宁的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每天晚饭后,散步在家门口的公园中,看到广场上人们欢快地唱着歌、跳着舞,公园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整个城市干净整洁,这就是我们的好日子。”李建国欣喜地说道。“国运盼昌盛,家道盼富裕。从没衣穿到挑着穿,从吃不饱到吃得好,从筒子楼到商品房,从自行车到小轿车,普通家庭衣食住行的变化见证的是国家的富强。”李建国深有体会地说。(记者小蕊摄影报道)
余建国:祝福幸福西宁越来越好
年出生的余建国比新中国小10岁,亲身感受到祖国的不断繁荣、不断强大,让他骄傲不已、自豪不已!他说,父辈给他起名叫“建国”,希望他为建设自己的祖国贡献力量,也表达了对他出生在新中国的喜悦与骄傲。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这是采访中余建国说的一句话,简单的话语表达出了他的幸福与骄傲。讲述自己的生活,尤其是近几年的生活,余建国重复的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幸福”。“西宁这座我一直生活的城市,天越来越蓝,水越来越清,花草树木越来越茂盛,公园、绿地、步道越来越多,出行越来越便捷……建设公园城市、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新时代幸福西宁让我们的城市越来越美丽,让老百姓的幸福感受越来越实在,生活在这样的城市里每天都开心。”余建国说,衷心祝福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幸福西宁越来越好。他也要发挥余热,为幸福西宁建设更上一层楼贡献力量。(记者徐顺凯摄影报道)
崔建国: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以前家里包饺子两棵白菜一斤肉,就这也是隔上很久才能吃一顿,现在想吃什么馅就包什么馅,不想自己动手包就去外面饭馆吃,这要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年出生的崔建国回想起物质条件还不充足的那个年代,总会想起兄妹几个守在母亲跟前等着饺子出锅的情景。
崔建国感慨地说道:“以前兄弟姐妹多,物质不充裕,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一顿好的,家里包饺子的那天是平日里最热闹的,大家抢着吃。”几十年运输跑下来,崔建国的生活变了样,和生活在西宁的其他市民家庭一样,一顿饭饭桌上3个荤菜很常见,家里的小孙子爱吃饺子,可是饺子馅早已从白菜大肉丰富成了三鲜馅、玉米肉馅、香菇肉馅、虾仁馅等等。崔建国说,老百姓的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好,吃穿不仅不愁了,而且吃得更好,更丰富。在西宁,各种全国知名的菜馆越来越多,想吃啥都能吃到,而且天天不重样。手机、电视、电脑、汽车在每一个普通家庭普及,百姓的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红火。(实习记者严进芳摄影报道)
宋国庆:我与幸福西宁共成长
健康的小麦色皮肤,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边框眼镜的宋国庆显得十分朴实。今年53岁的他告诉记者,他是在解放后随着支青的父辈来到西宁的,而他的成长正好见证了西宁的发展。他曾就职于交通征费稽查所,这一干就是近20年,这20年从尘土飞扬的土路、砂石路,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柏油路,再到快速顺畅、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铁路…见证了西宁交通的飞速发展。还有以前西宁人住的房子很多都是木质结构平房,如今都住上了钢混结构的高楼大厦,西宁的发展让老百姓过上了越来越好的生活。
虽然宋国庆已经退休了,但近年来随着社区及老年大学丰富多彩活动的举办,宋国庆的退休生活也多姿多彩,感到非常充实。他见证西宁从山上不长草变成绿水青山的城市,他感到生活在西宁这样的城市非常幸福,也觉得西宁的未来发展会更美好。(实习记者李燃摄影报道)
陈国庆:居住在西宁我很幸福
“见证祖国不断繁荣,见证西宁不断强大,我叫陈国庆,出生于年10月1日,我很骄傲!‘国庆’是父亲给我取的名字,我觉得这个名字很有纪念意义。”陈国庆激动地说。
出生在甘肃省的陈国庆,早年跟随叔父来到青海。年转业后成为一名铁路工人,一干就是一辈子。西宁是他的第二故乡,看着“故乡”的变化,他感触颇深。
“西宁一天比一天美丽,一天比一天舒适……”说到西宁的变化,陈国庆有说不完的话。“西宁真是大变样了!”陈国庆说,西宁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城市绿景日益增多,公园就在家门口。整洁的街道,成荫的绿树,清脆的鸟鸣……市民行走在西宁的大街小巷,只见城净、山青、水秀、人美,令人赏心悦目,一座城市的文明和亲和力尽显无余。感谢市委市*府的努力,把西宁建设成一个花园城市,把西宁建设成一个干净城市,把西宁建设成一个文明城市。
“居住在西宁我很幸福!”陈国庆笑着说。(实习记者谢晔摄影报道)
胡国庆:我的名字承载着家人的爱国情
年7月19日出生的胡国庆对自己的名字感到骄傲,因为自己的名字承载着一层特殊的意义。
“我虽然没有出生在国庆,但我叫‘国庆’,父亲给我取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新中国成立,也希望我心中有一份家国情怀。”胡国庆说,父亲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深知新中国的成立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国庆”这个名字承载了他的爱国之情。
胡国庆是一名奋斗在铁路一线的工人,说到西宁市的变化与发展,胡国庆深有感触。“70年的努力和变迁,我们国家越来越富强了,百姓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西宁这座城市也散发着独有的魅力与活力。”胡国庆说。
“作为一个西宁人,我见证了这座城市变大、变高、变强、变绿……高原城市也有如此美景,走在街道上随处可见绿植和鲜花,仿佛自己在花园中漫步。时代见证城市的成长,更见证百姓生活的变迁,这一切都离不开*和*府的努力。”胡国庆深有感触地说。(实习记者谢晔摄影报道)
张建国:祝祖国繁荣昌盛愿家乡日新月异
“如今的生活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祖国的繁荣昌盛与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增强了我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宿感,我们对未来越来越有信心。”年11月18日出生的张建国讲起记事起生活的变化,感慨万千。
“小时候我们一家生活在青海湖渔场,那时候交通不便,从青海湖到西宁虽然只有多公里,但我们坐着老解放卡车要颠簸4个多小时,家里条件不好,我排行老三,只能穿两个哥哥穿小的衣服,逢年过节饭桌上才能见到肉……年,我们一家搬到了西宁,住进了父母单位分的楼房,生活条件好了起来,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那一年家里有了第一台黑白电视,那个春节,全家人围在小小的黑白电视前看春晚时,心里那份激动与喜悦无以言表……”张建国回忆道。
“这几年西宁的发展可以说‘迅猛’得让人应接不暇,如织的立交桥四通八达,便民设施一处接一处,惠民*策一项接一项……我母亲78岁了,年参加社保,8年间养老金涨了4倍,她常说‘一定要长寿,看到祖国越来越强大家乡越来越富饶。’”张建国激动地说。(记者刘瑜摄影报道)
李国庆:我为幸福西宁感到骄傲
我是年10月1日出生的,和祖国同生日,所以,我叫李国庆,我为此感到骄傲。让我同样感到骄傲的是,我生活在一个充满发展活力、充满发展潜力的高原城市——西宁。
近年来,西宁作为青海的省会城市,一条条道路像巨型蜘蛛网一样,让西宁及周边连成了一片,缩短了出行时间、带动了周边经济发展;一个个公园迎来了老百姓一张张笑脸,老百姓休闲娱乐的去处更多了;熊猫馆、海洋馆的建设,让西宁人尤其是西宁孩子的美丽梦想变成现实……民生、教育的投资让西宁各族群众受益。而且,一眼望去西宁的山更绿了,西宁的天更蓝了,西宁的河水更清了,市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改善,生活在被青山绿水包围的西宁,我感到骄傲,感到幸福。
我深深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我深深地祝福我的家乡西宁更加美好,我深深地祝福家乡的人民更加幸福。(记者金华山摄影报道)
杨建国:建设幸福西宁我责无旁贷
今年51岁的杨建国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并不是出生在国庆节的他,为何取名“建国”?用杨建国自己的话说,因为父母也期盼他做一名对国家建设有用的人。“‘建设祖国’我责无旁贷,因为我叫建国!”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杨建国是厂里的劳动模范。
从技校毕业后,杨建国就进入了工厂上班,成为一名水电暖维修工人,工作期间他一直任劳任怨,为了学到好的技术,杨建国经常自愿加班,再苦再累的活他都愿意干,没有一点怨言,成为人人都竖大拇指称赞的好同事。如今的杨建国已经年过五旬,但他仍然有一颗不服老的心,在经济开发区一家工厂里从事水电暖维修工作。
没有曲折离奇的人生际遇,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悲欢离合。杨建国看似平凡的生活,正是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建国们”的缩影,都值得回忆和珍藏。他想说:“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社会制度,我相信我们国家会越来越好,人民会越来越幸福。祝愿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美满。”(记者王瑞欣摄影报道)
张建国:基层医生眼中的社区医疗变化
“年,60平方米的莫家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里只设置了一个大内科,医疗器械只有传统的三大件:听诊器、血压表、体温计;医护人员年龄偏大,技术水平不高,前来就诊的患者很少……”在社区医生张建国眼中,社区医疗变化是日新月异。16年的时间里,这座卫生站扩建到了平方米,配备有专门的就诊室、注射室、药房等功能性空间,观察床、诊断床、红外理疗仪等医疗设施也相继配备齐全,还引进了许多科班毕业的医疗人员。“如今,服务站里不仅空间大,医疗设备也配得齐,除了开展基本医疗服务,还实施有16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孕产妇管理、儿童免疫疫苗接种都在这里,由于覆盖人口多,几乎每天都是人头攒动。群众就医看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今年57岁的张建国笑着说,“一路走来,我深深地觉得,我的名字不仅是一个时代的印记,代表着对祖国未来更加美好的祝愿,更是见证着幸福西宁铿锵有力的发展脚印。”(记者宁亚琴摄影报道)
杜国庆:幸福西宁的变化夸不完
走进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杜国庆身着工装笑容灿烂地向记者挥手,交谈中得知他家这辈的孩子是国字辈,他生于10月所以就有了国庆这个名字。
说起西宁的发展,杜国庆对记者说道:“我家住在团结桥,刚来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时我要坐近2个小时的车才能到达单位,这还是在不堵车的情况下,现在西宁市区随着交通建设到处四通八达,上班只需要30多分钟就能到达,西宁变得更快了,连商户都说交通便利了,蔬菜到达西宁市区后再安排装卸工卸货一点不耽误做生意,闲暇时间还能在市场空地跳跳广场舞。”
采访中记者得知,杜国庆还是一个足球迷,以前踢球经常因为找不到场地而发愁,现在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进,西宁越来越多的场地开始对外开放,下班后与志趣相投的队友们来一场足球比赛非常痛快。说到西宁的变化,杜国庆说用一天时间都夸不完,唯有祝愿幸福西宁更美好。(实习记者李燃摄影报道)
杨建国:幸福西宁的美无处不在
“建国、建国!”小时候父辈们就这么叫杨建国,80后的他对西宁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体会尤为真切,家里的住房越换越大了,家人的收入越来越高了,家里都有了小轿车了,老人们坐公交车、游园,甚至吃午饭都不要钱了,大家生活得越来越滋润了……如此美好的生活,都得益于我市建设公园城市、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新时代幸福西宁。幸福西宁的美无处不在,美在环境,美在山水,美在文明,美在畅通,美在团结,美在一天一个样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的执法者,杨建国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员,他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员干部,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两个绝对”为标准,以“两个绝对”具体化为载体,敢于创新、勇于奉献,不断将卫生计生综合行*执法工作落到实处,为建设公园城市、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新时代幸福西宁贡献力量。(记者徐顺凯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