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小书究竟起个什么名字,一时还想不出。只好先搁一搁,说说我怎么会写起这些东西来的。坦白说,是在一种极其无聊委顿的状态下动笔写的。我说“委顿”,并不是哭穷,现在日子过得还可以,当然也不富裕。再想想,富了又怎样,到了我这年纪(九十二岁),吃不下,跑不动,外面的“花花世界”,我是连“心向往之”的兴趣也没有了,只求安安稳稳地过一天是一天。
我的“委顿”是身体状况大大地衰弱了。年春节前后因支气管发炎引发的心力衰竭的那场病,几乎要了我的命。年春上旧病又复发了一次,还算好,不过也警告我要特别注意防止伤风感冒。
不过家里人对我管得更严了,尤其是老妻,有时连我弯下腰来拾样东西也不许。出门更不用说了,隔个把月到楼下理发店也要把儿子叫来陪着我去。我现在整天就是坐在沙发上,一会儿看几页书,一会儿打个盹,偶尔站起身来从这个房间踱到那个房间,算是活动了一下身体。电视照例在下午三点钟开机,看看新闻,看看外国电影,别的节目常常是一掠而过。
但多数我在闷坐无聊的时候是在七想八想,或者叫做胡思乱想,又像在梦游一般。想些什么呢?无非是想自己过去的一些经历,想一些曾经有过密切来往而今都已作古的朋友。于是就有几位新结交的朋友劝我写本带有自传性质的回忆录,以本身的事情为主,同时述及所处的环境,触及的世态,来往的友人以及家庭受到的波及等等。都可以在纸上留点下来,至少可以打发剩余的日子,免得白白地荒废掉了。这个建议我确实动心过,也考虑过,但思之再三,自觉我这个人实在普通不过,我的家庭也很普通,几乎想不出有哪个阶段可以让别人感到有意趣、有思考的价值。
可是,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每天除了看书,总要拿起笔来写点什么才觉日子没有白过。现在我自觉年已老迈,不知世务,不再在报上写些什么,从而滋生的失落之感也常常折磨着我的心情。我的身体已很衰弱,路都走不稳了,偏生头脑子仍异常活跃,就是记忆力差了些,很多原本是熟人的名字一下子会想不起,但偶然一个触机,又在思想中跳出来。我家里还有大量的空白稿纸,从前买的和人家送的墨水笔还有好多,我为什么不用来锻炼一下我的思考能力和手上的笔力呢?
于是我开始写了,不写自己,写我结交过的几位朋友,在某种程度上又是我应该尊为师长的朋友,虽不敢谬托知己,但自觉与他们还算熟悉,在来往中有一些事情还有一些回味。我并不了解他们整个的一生,我也不想了解,更不愿意去打听,有些事只是看在眼里,约略估计,大体有数就行。我尊重朋友的自我选择,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由他们自己衡量,我从不插嘴。有时难免进言或劝解几句,听不听由他们自己考虑,我也没有把握认为自己说的肯定正确。因为我这个人本身还有好多缺陷要朋友来帮我弥补呢。
因此我写这几位朋友时,作了几个规定:
一,只写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
二,只写与我有点关系的;
三,我不评价他们的是非,但也不隐瞒我自己的看法;
四,我写的可能都是师友的小事,因为我没有那个水平评价他的整个人生;
五,我写的都是我个人的印象、观感,不敢自诩“正确”,但还能当得起“真切”二字;
六,在写到朋友的时候也带出了我自己,也不敢隐瞒,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
还有呢?一下子想不出了。
书写好了,我先放在那里,请两个朋友看看,把把关。已经看过的如上海城市管理学院原院长王其康兄看我年纪如此之大,居然还有这样的记忆力,感到欣慰不已。王其康兄是我晚年结交、至今时常往来的一位知友,我前两年出版的几本小书都有他奔走扶植的功劳,看来这本书少不得又要麻烦他。
还有民盟上海市委原宣传部部长杨鸿庄兄,帮我将手写的稿子制作为电子版文档打印成册,并纠正了我笔下的一些谬误,这也是我要铭记在心的。
一直拿不定主意为这本小书起个书名。年1月11日躺在室内的沙发上晒太阳,头脑里却在转个不停,忽然一个触机,有了,书名就叫“师友追梦”如何?因为我写的这十位朋友,有九位都比我大好多岁,他们各有专长,都可以做我的老师。只有金声伯比我小两三岁,但他闯荡江湖,凭一张“巧嘴”赢得了那么大的名声,其中自有值得探索的学问,可惜我不住在苏州,否则的话,定能向他讨教到不少为人处世的心得。
不过,如今我想起他们,好多事已经模糊不清,也有好些已经忘了,更有一些事似是而非,好像与在梦境中浮现的景象差不多,追梦或梦忆也者,此之谓也。(吴承惠)
完成于年1月12日上午
本文为吴承惠(秦绿枝)先生新作《师友追梦》代序(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