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晚报记者/伍靖雯
1月21日,芦淞区港务处公交站对面,高高耸立的龙门起重机,在雨中寂寂。
“那时候,永利码头可是株洲最热闹的地段之一。”株洲通盛运输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舒伟,至今还记得这里曾经的繁荣。
但从株洲这座城市的发展史来看,这里的变化更加明显。从曾经只能停靠几艘木船的小码头,到后来成为全市港口航运的中心;从当年船来船往如过江之鲫,到如今空余陈旧的设备留守江边。这里见证了株洲水运的发展,而今静待自己新的周期。
永利码头处,空留龙门起重机伫立江边。(伍靖雯/摄)
停运近10年永利码头繁华不再
年9月4日,由株洲通盛运输贸易有限公司负责,永利码头完成了“退役”前最后一次大宗货物装运——一批在株洲生产的特制车厢在这里上船,经由水路运往上海,最后抵达非洲。
舒伟是年加入公司的。他还记得,那时候的永利码头已经显出颓旧的一面,一些大型设备长期闲置,码头的工人越来越少。船来了,就有工人来做事,更多时候没有生意,大家只能休息。
算到今天,永利码头停运已接近10年。1月21日,记者走到永利码头入口,看到一处湘江风光带水利风景区的介绍牌上,写着“活力港湾”四个字。但我走进去一看,除了地上一条相对崭新的塑胶步道,场内一片荒芜。
到处是疯长的野草,靠墙的一边,不知是谁在这里丢弃了一堆堆各类垃圾,靠湘江的一边,龙门起重机静静伫立,扶梯、滑轮处,不少地方已经生锈,悬梁臂上的吊钩随风摆荡。仰头看这设备,就想起电影《海上钢琴师》里的那艘船,也是从繁华落败。只是记者从站在这里直到离开,都没有其他人经过。
龙门起重机久未使用,许多地方锈迹斑斑。(伍靖雯/摄)
曾是株洲最重要的地标之一
可曾经,这里却是株洲最重要的地标之一。上世纪80年代,湘江株洲段航道经过开发,上至衡阳可通吨级大船,到下游可通吨级轮驳船。
那时,几乎所有通过水路运输的货物,都要经过永利码头,百吨、甚至千吨级的货船将株洲的陶瓷等产品运往各地。
优越的水利条件成就了永利码头的繁荣,但当这一优势不再,反噬也格外严峻。
秋冬季节,湘江河段常出现枯水期,有时四五个月,最长能有7个月。大概从年开始,湘江枯水期时间变长,水位经常不达标,吨以上的船只无法通行,永利码头也不得不空置下来,直到年底,永利码头进入半停工状态。
为确保湘江的航运和用水安全,年,选址长沙蔡家洲的湘江航电枢纽工程动工,其蓄水后可保障湘江株洲段再无枯水期,但永利码头已撑不到这一天。
永利码头见证了株洲水运的发展,而今静待自己新的周期。(伍靖雯/摄)
范旭东与永利码头
然而,关于这个地方的传奇,从未被人遗忘。
上世纪30年代初,我国沿海一带农村开始使用进口的化学肥料硫酸,仅年就耗银达万两。
怀揣民族工业崛起的梦想,年,永利制碱公司总经理、被誉为“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的湖南人范旭东到株洲考察扩建新厂,认为贺家土地处湘江之滨,临近白石港,水运便利,附近的萍乡煤炭丰富,于是拟定计划在这里筹建水泥、玻璃、硫酸和炼焦厂。
年,永利公司在贺家土片区征地多亩;年,公司又从美国借款万美元,年开始施工。
然而,范旭东却积劳成疾,于年突患恶疾离世。正在参加重庆和谈的毛泽东和蒋介石中止会谈,一同前往范旭东的家中凭吊,毛泽东还亲笔书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挽联。
由于战乱,范旭东在株洲建厂的计划夭折,湘江边已建成的永利码头也就此闲置。
鼎盛时期的千吨级码头
上世纪40年代的永利码头非常简陋:几块红砂岩条石砌成的阶梯,岸上是一米多宽的*土路,一些小木船从岳阳、长沙等地运来日杂百货,再由工人肩挑背扛上岸。
株洲建市后,随着株洲电厂、洗煤厂、麻纺厂等相继开工建设,永利码头重获生机,建成了永利港区,并从70年代起成为全市港口的中心。年10月,永利千吨级码头被列入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在原址上建设栈桥码头、仓库和货场,这一项目于年4月开工,年完成一期工程建设。
年,永利港三期工程全部竣工,自此,株洲不但拥有了全省内河港口首个建成投产的千吨级码头,还包括3个千吨级泊位,株洲港成为全省八大港口之一。长沙海关在永利港区设立海关监管点,国际标准集装箱可以在株洲直接封关出口,那段时期,是永利码头,也是株洲航运的*金时期。
期待码头迎新生
“没办法,现在我们很多散货都要在湘潭的码头装运。”舒伟说,目前公司最大的客户是位于醴陵的“旗滨玻璃”,由于株洲目前没有一个码头能够接收矿产、煤炭等散货,这些货物走湘潭上岸,再走陆运到目的地,“每单的成本较之前至少高出10%。”
对于舒伟等物流运输从业者来说,盼望的,是株洲能有一个资质完备的码头,为企业降本增效。而在更多老株洲人眼里,对永利码头的新生,则有更多期待。
根据我市此前规划,永利码头周边将建一个集景观与商业配套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将该景观段打造为一级旅游客运码头,与南边的神农公园形成景点组合。
“永利码头见证了株洲的成长,也希望这里能有机会和株洲一起重振雄风。”株洲港务总公司一名退休职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