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师手下浓香的咖啡就是最佳的宣传。(记者/肖捷摄)
株洲晚报记者/肖捷
猫咖、车库咖啡、料理咖啡、艺术咖啡馆……近年来,株洲的近百家咖啡馆星罗棋布,各具特色,成了人们喜爱的休闲之所。疫情之下,株洲的小咖啡馆生存状况如何,有何魅力,孕育出了怎样的本土咖啡文化?
本地的精品咖啡馆一杯咖啡多数从25元到50元不等,相较于星巴克等连锁品牌并不具有价格优势,相反普遍环境更紧凑,甚至是“简陋”,不能打牌禁止抽烟的规矩更是劝退了不少顾客。那么他们是如何生存的呢?
请跟随记者的走访,一起看看咖啡的故事,观察这座城市的慢生活角落。
北京姑娘投资70万元在株洲开咖啡馆
8年前,北京姑娘张馨之带着“换个活法”的目的,从北京来到株洲,在湘江风光带边开了一家蜜境coffeeBar,70万元的投资,这可能也是株洲精品咖啡的投资天花板。
回顾当时的情形,张馨之多次用“迷之自信”来形容,曾在投资公司工作的她,看中了风光带的优美环境和相较北京低得多的租金,却没料到经营状况远不如她所预料的好。
“开咖啡馆不是一门赚钱的生意,我们开店两三年才慢慢稳定下来。”张馨之给记者算了笔账,往年的流水一年也只有40万,疫情这几年影响越来越大,客流量少了三分之一。“卖咖啡的利润很低,以一杯28元的咖啡为例,纯利润只有5元钱,又没有瑞幸之类的快消品牌的消费频率高,算上每年20万元的租金,物料和我们自己的人工等成本,基本上没赚什么钱。”
为了节省成本,张馨之辞退了一名员工,两个合伙人轮班干活,一天大概有12小时在店里,为了增加流量做起了外卖,平时还要做兼职来补贴。
但她对株洲的咖啡市场仍旧怀有信心和热爱,为此,她已经在株洲定居了下来。“客人们喜欢我的咖啡,很多人来店里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而我有时候看着一个人从上学到工作,消失了几年之后再来,已经结婚生子,这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控制成本,精耕细作,有想法有特色的店才能在这里生存下去。”她对记者说。
为学经验,他喝遍长沙、厦门的好咖啡
80后王璜有一家开了10年的小麦咖啡馆,作为这个圈子小有名气的咖啡师,他不仅拿过国内咖啡行业的大奖,而且带了不少徒弟。
10年前,王璜成了本地第一批开真正意义上精品咖啡馆的人,头两年没有什么竞争对手,他的生意很好,近两年因为疫情,原本稳定的生意差了不少。上个月,王璜去报税的时候,一算账才发现,一季度竟然亏了四千多。
王璜热爱咖啡,为了学习同行的经验,他曾经喝遍长沙、厦门的好咖啡,会为了一家厉害的店,飞往上海取经。
他的客人有80多岁的老奶奶,也有十几岁的小年轻,平日里出现的多是熟面孔。他的店开在芦淞区不临街的小巷,只有几十平方米,三四张桌子摆得满满当当,装修也旧了,吸引顾客的全凭最好的豆子、最好的鲜奶和最好的手艺。
在他看来,咖啡馆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个独特的空间,客人也是店子的魅力之一,他提供的是一个自带磁场的交流空间。
“经营咖啡馆心态要放平,拉长时间来看,株洲也会慢慢培养出像欧洲那样的百年社区咖啡馆。”王璜说。
他将咖啡馆开在小区车库里
咖啡师是精品咖啡馆的灵*,什么样的土壤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
网友“牛奶”将NO.19咖啡馆开在小区车库里,是将外来的咖啡文化与本土文化结合的典型案例。去年端午节期间,“牛奶”推出了咸蛋*肉松拿铁、藤椒牛肉美式两款创意咖啡,秋冬时节,他的一款名叫“秋意浓”的桂花拿铁凭着独特的口感成了店里的爆款。
“这家店有我最喜欢的咖啡,氛围特别好,”50多岁的雷先生是被女儿介绍过来的,在这里,朋友推荐过来或者妈妈带着儿子过来的情况很常见。
在NO.19,创意咖啡和热闹的交流空间就是最大的卖点,走进来的客人,不管认不认识都可以随意地坐在一起聊两个小时美食和八卦新闻。店里忙不过来的时候,熟客还会主动帮忙打扫招待,老板不开门的时候顾客还要追着问。
“牛奶”认为,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这几年咖啡消费市场是越来越好的,“很多人不能来店里喝咖啡,但是咖啡豆和挂耳咖啡的销量达到店里流水的六成。”
芦淞区的小王子咖啡则另有一番天地,只有20平方米的店里,除了吧台和一张咖啡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画作、潮玩手办和艺术品。
年,店长“小麦”辞掉了深圳设计总监的工作回到株洲,她一边经营线上画廊一边把自己的客人慢慢培养成一个艺术品交流的小圈子。
“牛奶”表示,爱喝咖啡的人有独特的精神追求,他们寻找到一个契合的咖啡馆粘性就会很高,咖啡馆最大的魅力是喝咖啡的这一群人。
株洲咖啡馆已有近百家
在株洲,喝咖啡这件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上世纪80年代,雀巢、麦斯威尔速溶咖啡以廉价和浓香为卖点敲开了市场大门,成为绝大多数株洲人的咖啡启蒙;然后,90年代末,上岛、米萝等外来品牌第一次把电影里的浪漫咖啡馆带到株洲人身边,成了当年洋气的代名词,过年同学聚会、相亲之类的场景下,人们往往会将其当做一个固定选项;到了近十年,日益内卷的打工人将咖啡看做提神续命的利器,无论是下午在办公室同事间凑单点一杯星巴克、瑞幸,还是下了班走进遍布大街小巷的精品咖啡馆忙里偷闲,咖啡越来越为株洲人所钟爱。
到现在,虽然经历不断洗牌,株洲各种连锁咖啡品牌与独立咖啡馆加起来,已经发展到近百家的规模。据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与一般印象不同的是,其中独立的精品咖啡馆和工作室等非品牌的门店约占到六成以上。
期待株洲发展出属于自己的咖啡文化
咖啡馆、茶馆等非正式公共聚集场所是城市的第三空间,赋予了这个城市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生活气息。
根据记者的观察,现在的株洲咖啡馆往往主打各式各样的卖点,如甜品、主食、IP主题,株洲的年轻消费者们也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他们更加注重咖啡的品质,在店内不仅为享受到更好喝的现磨精品咖啡,更是为了享受咖啡馆带来的慢生活体验,从繁忙的生活中暂时脱离出来,充满电再继续忙碌。
未来,相信株洲这座宜居的城市也会发展出与之相匹配的更有代表性的咖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