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处州晚报丨泪目93岁21卫与102
TUhjnbcbe - 2023/5/1 21:31:00
北京治疗白癜风大约花多少钱啊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05/5599614.html

铭记抗战历史弘扬民族精神

这是一次跨越75年的相会

勾起了一段不为人知抗日往事

“七十五年前我们一起打过日本*子,那时候我们年纪还小,我们并不认识,今天的相见,真是难得啊……”跨越时空,跨越山水,今天上午,缙云93岁的陶悟青和金华岁的杨志明老人,在缙云县五云街道坡岭头村相见,这是一次跨越75年的重逢。

一见面,两人的手就紧紧握在一起,久久不愿放开。

他们都是当年隶属于国民革命*第88*新21师的抗战老兵,手臂上都有刺青,陶悟青的是“21卫”,杨志明的是“21搜”,分别代表新21师卫生连、搜索连。

杨志明手臂上的刺青

陶悟青手臂上的刺青

关于国民革命*第88*新21师

年起,川*万将士出川抗战。他们当中,有一支特殊的部队:国民革命*第88*新21师,抗战期间活跃在金华、丽水、温州一带与日寇浴血拼杀。多名健在的新21师浙江老兵回忆,参*时,仿佛投名状一般,将士们的手臂上都有刺青:“21师”“21搜”“21卫”……刺青上阵,彰显的是誓死抗战的决心。

因当时作战条件艰苦,各式部队参差不齐,抗战后期兵员奇缺等因素交织下,刺青成了所属部队识别身份、战后归建、防止失踪的作用。时光飞逝,而今这群老人身上附着近八十年的刺青,也就成了难得的历史印记。这些抗战老兵,也被称为“刺青勇士”。

抗战往事

年8月25日,丽水保卫战开始,八十八*新二十一师六十三团与破城而入的日*展开殊死搏斗。是役,少将团长彭孝儒战死,全团官兵绝大部分阵亡,丽水沦陷。作为师部直属部队的战士,陶悟青与杨志明在瓯江对岸目睹了战斗之惨烈。

丽水城破后,9月初,日寇继续东窜青田,南下温州。三十二集团*陆*突击总队与八十八*新二十一师剩余所部开展追击。在青田祯埠、温溪等地与日*激战,驻守温州城的三十三师一团,浙保第四团和独立第八大队也前来阻击。但日*凭借精良的装备和侦察的到位,在温州天长岭突破浙江保安第四团的布防进入温州城。9月9日,温州第三次沦陷。

与此同时,温州抗日诸战打响。彼时,已在师指挥部情报室的陶悟青在望远镜中看着自己成排的战友倒下,却无可奈何。而作为师部精锐部队搜索连,已经蓄势待发。从丽水赶来增援的新二十一师二团团长陈章文,在部队伤亡重大情况下,命令杨志明所在搜索连做好准备,准备攻击山顶......

在搜索连准备冲锋的同时,接到指挥部命令立即停止攻击,返回待命,也就这样,一场蓄势待发,生死未卜的战斗戛然而止。杨志明与他的战友们,生的希望又多了一次。

年6月17,日寇全线撤出,温州全城光复。

杨志明口述

我叫杨志明,老家在青田县船寮镇腊溪村,原名叫叶岳飞。以前家里穷,没条件供我读书,我很小就在瓯江上撑船了。年,新编21师正好在青田招兵,我瞒着父母去报了名,成为这支川*的一员,我给自己改了个名字:杨志明。

其实,这支部队已经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川*了,它招了很多像我这样的浙江兵。这支部队很特别,很多士兵手臂上都有刺青,刻在我手上的是“21搜”,跟师部搜索连战友们刻的字一模一样,师部卫生兵则是“21卫”,一线的普通士兵是“21师”。

刻下的这些字,是这支部队的*,正如部队常喊的一句口号:“生是21师的人,死是21师的*”。在后来的战斗岁月里,有兄弟部队的人问:“你们是哪支部队的?”我们就会自豪地撸起袖子给他们看手臂上的字:“新21师的。”

年,日*第三次侵略温州,新21师奉命在丽水进行阻击。这一战伤亡惨重,63团全*覆没。后来,又在温州莲花心打了一仗,莲花心之战打得很悲壮,伤亡也很大,也让新21师一战成名。

抗战胜利后,我随部队坐火车北上。淮海战役中,在陇海铁路附近,我跟随部队起义,加入了解放*。

陶悟青口述

年,我在缙云县壶镇读书,当时新编21师把指挥部设在他家的村庄、缙云县城北乡施雅村。我们家的住宅被征用为副官联络处,毗邻房子的则为师部、参谋处、特务连、情报室等师直属单位,一线作战部队则分散于各处。日*侵略浙中南时,我与同学不堪战乱侵扰,于是辍学回家。

彼时师部已经搬迁到离家十里路的河阳村。在与家人商量后,我前去报名参*,加入21师直属部队卫生连,手臂刺青“21卫”。我还记得,士兵入伍后立即做刺青标记,先是用绣花针固定针尖的深度,然后在手臂刺出字样,最后用浸满墨水的棉花反复擦拭,刺青就完成了。

我因为读过书有文化,后调动到通信连,负责战时情报收集和发送,在作战情报室,每分钟需要记录或者发送个阿拉伯数字或者个英文字母。年9月,我随部前往温州与日*作战,作为师部直属队技术士兵,从望远镜中看到我*士兵在莲花心上冲锋时接连倒下,壮烈牺牲于瓯越大地。此一战,令我终生难忘。

跨越75年的重逢

当年,虽然同属于一支部队,但陶悟青和杨志明两人并不相识。抗战胜利后,两人就各奔东西,此后也没有见过面。促成此次相会的,是一个叫管朝涛的庆元人。

管朝涛在温州工作多年,8年前,他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成立了温州历史学会抗日战争研究中心,从事研究浙中南的抗战历史和关爱抗战老兵的工作。在多次走访中,他发现了陶悟青和杨志明两位“刺青勇士”。经过《温州日报》和《金华日报》的报道,两位老人也知道了彼此的存在。

从那之后,杨志明老人一直念念不忘,想去当年当兵的地方走一走,见一见生死袍泽。趁着国庆假期,他孙女杨京带着他来到缙云,完成了老人的心愿。

见面后,两人握在一起的手一直不愿分开。尽管当年并不认识,但他们有着共同的记忆。谈起那些曾一起经历过的战斗,他们感慨万千。“那时候战斗那么惨烈,真的没想到还能活到今天,再见一面。”

现在,两位老人家的晚年生活都很幸福,分别之际,他们约定今后要多联系。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牢记历史

砥砺前行

记者

吴启珍通讯员

管朝涛

编辑

吴启珍责编

丁罡

部分综合温州日报金华日报

来源:处州晚报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处州晚报丨泪目93岁21卫与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