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威株洲新闻网
路名:株董路
规格:长余米,宽20余米
位置:芦淞区,北起芦淞路,相交东环路,医院。
▲宽阔平整的株董路。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张威摄
6月20日,凉风宜人。株董路旁的人文广场上,几个顽童打闹嬉戏,树下老人侧头扶扇。
“人文广场的前身是工人俱乐部,曾经是三三一最热闹的地方。”在居民万昉的回忆中,工人俱乐部平时放电影,周末开舞会,陪伴了整个片区几代人成长。
时光荏苒,当初进厂的激情青年已过不惑之年,工人俱乐部的种种回忆已定格成昨日的相片,株董路就像一条记忆里的“细线”,把这里的岁月变迁串成了一串闪光的项链。
株董路北段
那12栋苏式红砖房
从东环路转株董路进入建设村,一条马路笔直向南,两边广玉兰郁郁葱葱,树后是一排苏式红砖房,这些红砖房是在“一五”时期由苏联专家设计,是株洲最早工业时期的一段见证。
年,国营三三一厂建设村开建,由来厂援建的苏联专家参与设计建造,12栋苏式红砖房对称分布于道路两侧。这条从村而过、直达工厂的大路,便是最初的株董路。同年,4路公交车通车至此,彼时的株董路还只是一条长约1千米,宽约8米的土路。
建设村建成不久,煤店、粮店各类生活所需设施在株董路上相继出现。在计划经济的时代里,这条路为这座小山城提供了基本生活所需。
株董路沿线先后建成建设村、幸福村及友好村,分别取建设祖国、奔向幸福、中苏友好之意。“幸福村本是一片‘干打垒’,八十年代才盖起成片的楼房。”幸福村居民吕先生介绍。
“两面用竹片做网,中间灌入湿泥筑型,风干后便是成排的土矮房,大家都叫它‘干打垒’。”他描述到,由于建厂初期职工住房紧缺,工人们便就地取材筑起了上百间这样的土房用于居住。直到八十年代,多处山地被开发成居民区,风雨三十余载的“干打垒”带着记忆又化成*土。
卫门口,曾经株董路上的一个岗哨名,现在已是一条支路的名称。“这是唯一一条进厂的路,有专人站岗守卫。”万昉听父亲说,年之前,所有车辆行至建设村卫门口,每人都要下车接受检查,而后只能靠步行入内。卫门口,承担起工厂的安全“屏障”作用。
岁月蹉跎,株董路边苏式建筑久经风霜侵蚀,却魅力依旧。
▲株董路旁的苏联专家楼。株洲晚报融媒体记者张威摄
株董路中段
能并行两辆大卡车
当年是株洲最好的路
“这条路是当时株洲最好的路之一。”退休职工许爷爷介绍,四面环山的工厂生活区就似一座小山城,在这座小山城里却有一条比肩城区主干道的高规格路。
年,国营第三三一厂扩建,先驱者们筚路蓝缕,开山修路。时隔一年,一条连接工厂和配套功能区域的“厂路”下令开建,许爷爷正是当年参与修路职工之一。
“大家积极性非常高。自己厂的路,就当自己家的路来修。”据他回忆,当年用于修路的河沙、卵石至少要筛上三遍,精细的辅料打底,路基才能压得更紧实。厂领导只需要给他们组一个交付工期,十几个年轻小伙都会铆足干劲去完成。
根据当年设计,该路必须能并排通行两辆解放大卡车,规格要看齐城区主干道。不到半年,这条长米,宽18米的“厂路”建成,株董路又延长至此。
“这条大马路,串联起六处功能区域。”许爷爷说,该路起于工厂大门口和第一招待所(现南方国宾酒店),经苏联专家楼和工人俱乐部(现人文广场),止于集体宿舍(现中国航发南方职工宿舍)和大操场。
年,苏联专家楼和工人俱乐部同期开建,以满足工厂生产及大型会议需求。数年后,集体宿舍、南方招待所及工人大操场依次建成,让这座万人小山城的文化生活更上一个台阶。
“路和楼都加高了,俱乐部已经拆了。除了苏联专家楼,其他都变了模样。”许爷爷感叹,南方招待所和集体宿舍几经翻新变成了现在的酒店和职工宿舍,大操场旁新盖了职工文体中心,工人俱乐部却只能在记忆中找寻。
时过境迁,株董路两旁风景变幻,虽然静卧于此,但是并不止于此,而是继续往前延长。
▲从建设村笔直穿过的株董路。记者张威摄
株董路南段
改革开放后不断延伸
八十年代初期,三三一生活区继续南拓,沿株董路建设好迎新村。工医院一段被改造加宽,这条长约米、宽约10米的水泥路取名迎新,意为迎接美好新生活。现株董路末端截止至此。
八十年代,正值改革开放初期,这股春风也吹进了这座小山城。服装店、副食品店、皮鞋店等小店进驻迎新路,临街商铺沿线开花。不久,一家百货商店也悄然落成,同名迎新。
“大商店就开在家门口,过年过节的时候这条路上挤满了人。”万昉回忆,迎新百货商店装修前卫时尚、商品琳琅满目,一时间引得三三一生活区居民蜂拥而至。那一年,小山城的物质生活有了新高。
从泥土路到柏油路,从“干打垒”到小高楼,从煤、粮店到百货商店,株董路由北向南延伸不断、发展不断、改变不断,宛如一部片区发展的简史。
记者手记
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一五”期间,各大工厂纷纷在此落地,犹如雨后春笋强势生长。工厂生活慢慢变成本地的一种特有文化,而一条条“厂路”正是这些文化的装订线。
株董路上的变迁是工厂片区居民独有的记忆,这条路上的历史建筑似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在一定意义上,它们也是城市“历史记忆的符号”。
老路、老建筑、老故事,帮我们阅读过去,保护好这份“记忆”,让当代故事在老建筑里续写,把故事留下来,建筑的阅读才不会断开。
来源:株洲晚报
原标题:《“南方人”,这条路有你的回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