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钱娟通讯员朱玉红
“收入节节高,生活有奔头!”酷暑时节,浏阳市张坊镇田溪村村民罗铿家的民宿迎来火爆旺季。“5间客房,天天爆满。”香甜的*金梨,地道的农家菜,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吸引了城里游客的目光,也让罗铿赚得盆满钵满:每年光民宿和餐饮两项,就带动一家人增收10万元以上。
十年前,他靠几亩薄田补贴家用,日子过得紧巴巴;十年后,他创业当民宿“掌柜”,生意红红火火。在长沙广袤的乡间田野,越来越多像罗铿一样的农大哥、农大姐,正收获满满的幸福。
十年磨一剑,长沙“三农”蒸蒸日上,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梦想越走越近:农业经济实现历史突破,长沙第一产业增加值由年的.31亿元增长到年的.56亿元,年长沙第一产业增加值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8位;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长沙累计完成农村户用无害化厕所改造87万户,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农民收入迎来跨越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年的元增长至年的元,位列省会城市第2位。一批生态美、村庄美、产业美、生活美、风尚美的“五美”乡村正款款走来……
“院士农业”开辟新路子
夯实“米袋子”,丰富“菜篮子”,充盈“果盘子”……近年来,长沙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一系列大手笔投入,换来粮食产能大提高、粮食产量大突破、粮食质量大提升。
数据显示,年长沙完成粮食播种面积.07万亩,同比增加1万亩。全市粮食总产达.04万吨,同比增长2%,粮食单产为.59公斤/亩,创下10年来最佳水平。
突出“示范引领”开新路,长沙开先例提出发展院士农业。这一创新之举,如一石激起千层浪,为长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金*的种子,携手柏连阳院士为首的最强大脑,向“高标准、高技术、高品质、高产量”发起冲刺,0亩“四高”粮食综合示范区在长沙县、浏阳市、宁乡市布局建设,实现机械化覆盖率%、良种推广运用率%、绿色防控覆盖率%;呆萌的大围子猪,正借印遇龙院士之力,瞄准“保供给、保安全、保生态、保发展”目标,朝着产学研深度融合、育繁推一体发展迈进;修长的“鸡肠子”辣椒,“联姻”邹学校院士团队工作室,将聚焦育种、栽培、加工到销售全产业链,为产业插上科技翅膀。
产业活,全盘皆活。“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解决乡村发展一切问题的前提,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扎实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市农业农村局*组书记、局长戴建文一席话,道出了长沙农业部门一以贯之大抓产业、抓大产业的雄心壮志。
十年砥砺奋进,十载春华秋实。近年来,长沙农业产业质量效益和全要素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亿元。乡村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等新业态活力迸发,全市培育形成各类休闲农庄家,其中国家五星级农庄26家、省五星级农庄77家,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万人次,实现收入约亿元。
美丽村庄装点新面貌
*桃、李子、梨子、葡萄、蓝莓……各种时令水果挂满枝头让人垂涎欲滴,游客徜徉其间,一边体验采摘、一边品尝鲜果、一边拍照留念。望城区铜官街道中山村是远近闻名的水果大村,研学游、亲子游、乡村游等一系列体验活动亮点纷呈,吸“睛”又吸“金”,带动村美了、民富了、人也精神了。
“每逢周末村里格外热闹,人气越来越旺。”村民小李当起了志愿者,开着电瓶车来回接送游客。荒山变金山,致富门路广,长沙舒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舒岳礼喜上眉梢,“今年预计水果产量可达万斤,实现营业收入万元。”
盛装归来的中山村,正迎来华丽蜕变,村级集体经济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从年的负债0万元到如今已经突破60万元。更多好消息接踵而至,年该村入选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年入围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中山村之变,只是长沙大刀阔斧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的冰山一角。集中资源、集成*策、集聚要素,长沙全域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高潮迭起。年全市共建成个美丽宜居村庄,一个个富有品质、各具特色的美丽宜居村庄如“珍珠”般,镶嵌在星城大地上,勾勒出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打出一个“五治”硬拳头,长沙一盘棋推进治厕、治水、治垃圾、治房、治风,实现农村无害化户厕应改尽改、黑臭水体治理率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行*村覆盖率达%,农村人居环境从“一处美”迈向“全面美”。
一个个金字招牌越擦越亮,长沙县、宁乡市、浏阳市、、年度先后获评国务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等荣誉;望城区、长沙县先后获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浏阳市获评全国农村厕所革命典型案例、全国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
如今的长沙,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移步望城区乔口镇盘龙岭村,荷里乔江民宿人气爆棚,游客三五成群赏荷花、大快朵颐呷龙虾,收获满满的田园诗意。打卡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茶香袅袅惹得游客都醉了,孩子们体验采摘茶叶、观赏制茶工艺。置身宁乡回龙铺镇,映日荷花将美丽乡村装点得绚丽多姿,游客泛舟赏荷玩得不亦乐乎……
城乡共富勇攀新高度
“以前是常年在外打工,现在是在家门口端牢饭碗,挣得不比外面少,还能够照顾家里。”吃上“旅游饭”,长沙县*花镇银龙村村民蒋波回村开起了饭店。
“第一个季度流水就有20多万元,我的干劲更足了。”蒋波告诉记者,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饭店生意越来越好,他尝到了致富的“甜头”。搭上乡村振兴顺风车,如今的银龙村,越来越多村民从事旅游服务、农产品销售工作,吃上了“农旅饭”。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82万元,全村游客量从年的1.3万人次增至年的23.8万人次,实现跨越式增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统筹城乡发展,最关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近年来,长沙紧盯这一目标,采取多种措施助力农民稳增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城市居民,幸福指数节节高。”长沙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年长沙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9.9%;农民人均消费支出元,增长13.3%。
“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5.9台、计算机42.9台、移动电话机.5台,不断刷新的数据见证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气象、乡村振兴的新变化。”戴建文介绍,伴随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长沙加快实现群体共富、城乡共富、区域共富、物质精神共富,农村居民过上和城里人一样便利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