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要合“群”聚力
4月30日,中央*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此前,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这两大城市群,在2014年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均被明确是未来的发展重点。
围绕新型城镇化下城市群规划的相关问题,中国经济导报近日专程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肖金成指出,大城市的产业和功能向周边城市疏解,这既是一个市场化过程,也是在*府主导下通过规划主动疏解功能的过程。城市之间从“单打独斗”到形成整体竞争力,这其中离不开城市群规划的作用。
中国经济导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规划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规划编制时间短、出台快,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肖金成: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地之间发展目标没有太大的利益冲突,规划编制有很好的基础。例如,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之下,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以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都是经国务院批复而设立,因此,在发展定位上,三地之间不会有太多异议。再加上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也对相关城市做过明确描述,无论是城市群范围、空间布局、产业和城市功能定位,三地各自都已十分明确,相互之间的争议较少。
与之相比,过去许多年,围绕京津冀三地的有关规划被提过很多次,提法也各不相同。比如,环渤海规划、环首都经济圈规划、首都经济圈规划,等等。但截至目前,在国家层面批复的河北沿海经济带,并不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范围的主体,天津滨海新区和中关村自主创业示范区,又都属于地区局部规划。没有正式文件对三地各自的发展定位做过明确说明,因此分歧较大,利益冲突比较明显。
中国经济导报:既然此前围绕湖北、江西、湖南这些地区已经有过这么多规划,为什么还要专门编制一个城市群发展规划?
肖金成:这里面有两个动因。首先,去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要发展七大城市群。其中,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吸纳外来人口最多的地区。同时,要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也明确,跨省级行*区的城市群规划由中央*府负责编制和组织实施。
此前国家批复的诸如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都不是城市群规划,而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规划,而环鄱阳湖是生态经济区的规划,这些规划与城市群规划有明显的区别。
中国经济导报:城市群规划有什么特别之处?
肖金成:城市群的发展,强调城市之间的联系,要求各个城市之间功能互补、有分工与合作,产业链条也要向整个城市群延伸。比如,中心城市或者城市群里的大都市,不一定什么都要生产,什么功能都具备,它在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后,发展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避免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患上大城市病。
产业和功能向周边城市疏解,这既是一个市场化过程,也是在*府主导下,通过规划主动疏解功能的过程。一方面,周边的城市能够得到大城市的辐射,中小城市也能较快发展;另一方面,使各个城市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变“单打独斗”为整体竞争力,这就是要做城市群规划的意义所在。
中国经济导报:如此看来,未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方向下,编制和制定城市群规划,会有哪些新特征?
肖金成:城市群内部的各个城市应该有自己突出的功能,即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不要追求大而全,不能和周边完全封闭,要打开自己的边界,加强城市间的联系。城市群的交通要比较发达。过去,这些城市之间的交通可能是以核心城市向外放射,二级城市之间的交通都需要到核心城市进行中转,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而城市群强调城市与城市间都要有联系,要求的是交通的络化而非放射状,不应该有“断头路”,城市群应该是像蛛一样的整体。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迎来了发展机遇。因为在城市群的范围内,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过去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所受的区位劣势在弱化。不靠交通干线、产业难以发展、城市规模难以扩大的局面将得到改善。
中国经济导报:长江中游城市群实际上包含了以湖北、湖南和江西3个省会城市为中心的3个都市圈,未来如何实现一体化?在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又将扮演什么角色?
肖金成:客观地讲,长江经济带是一条连接了东部、西部、中部和东北“四大板块”的经济带。在这条经济带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挥着承东启西、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支撑点,同时,也与上下游的城市群共同作为长江经济带城镇化的主要载体,发挥重要作用。
其实,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并没有对城市群里“再套群”做过深入研究,但我认为,既然放在一起,就是要融合。在同一个城市群里,无论城市大小,都要相互融合、相互分工,不再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