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地文学榜揭晓特刊⑦
11月23日,花地文学榜年度盛典在深圳举行。刘亮程《本巴》(《十月·长篇小说》年第5期)获年度长篇小说,特发表其致敬辞、感言、专访——
刘亮程早年以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蜚声文坛,后转型小说创作,搭建起又一个自足的文学世界。依旧是浑然天成,是行云流水,是诗意的旋律;朴实苍劲、拙而雅醇的文风,裹挟着一股原始的野生力量。
长篇小说《本巴》以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塑造了一个没有衰老没有死亡、人人活在25岁的本巴国度。史诗般的天真雄浑,民间艺人的奇特想象,巧妙地构建起一个世界。又从古人想不动的地方开始,继续往更远处畅想,哲思贯注,栩栩如生,呈现出艺术的恢弘绚烂,亦流露现代人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
一袋没有的盐
刘亮程
感谢羊城晚报花地副刊。30年前我是花地的读者,20多年前,我已经是花地的作者,今天来领花地文学榜年度长篇小说奖,我荣幸之至。
获奖的长篇《本巴》,是我写给童年的史诗。童年是我们的陌生人,尽管每个人都从童年走来,但我们确实已经不认识童年了。
这几个月,我在带2岁的外孙女,她会跟自己说话,会把没有的东西给我。早晨醒来,她要自己在床上待一阵,还撵我出去,让我把门关上。我在门缝看她从床上抓起一个没有的东西,嘴里念叨着,递给对面一个没有的人。她嘴里不停地说话,有些话是她白天听大人说过的,有些话可能是她在夜晚的梦中说过的,她把梦里的话说到白天。
她在院子跟小虫虫说话,跟草叶说话,她想到什么,就有什么。她不让我踩她的影子,说把她的影子踩疼了。孩子的世界真是万物有灵的,我们在文学中所追求的跟有的和没有的事物说话的本领,在孩子那儿是多么简单平常的事。
她跟外婆去了一趟镇上的商店,回来后,那个商店和卖货的阿姨,就成了她的游戏。她说要到商店给我买一包盐,她对着墙边的柜子问阿姨盐多少钱,然后拿着她买到的一袋递到我手上。其实什么都没有。但她很认真地把一袋没有的盐给我,我接在手里,闻一闻,她问我咸不咸,我做出很咸的表情。
一袋没有的盐,就这样给到我手上。
我小时候,手里也肯定拿过许多没有的东西,后来都扔了,忘了。人一长大,就不再相信没有的东西。幸好还有文学。文学是现实世界的无中生有。它把没有的东西给我们,让我们从此去另眼看那些有的东西。
我相信优秀的文学都属于“不曾有”,当作家将它写出来后,我们才觉得它是这个世界应有的。而作家没写出来之前,它只是一个没有被做出的梦。但它一旦写出来,便成为真实世界的影子。
在《本巴》这部小说中,草木和人,每天生出一条影子来,朝西朝东丈量过大地,然后,带着这个世界的长短远近,去了梦里。梦是从现实世界伸出的影子,现实世界也是梦的影子。史诗也是,它和现实世界互为影子。
《本巴》是我写过的最愉快的一部小说。讲一个停留在哺乳期不愿长大的孩子,一个不愿出生,被迫出生后还要回到母腹的孩子,还有一个在母腹中管理外面国家的孩子,他们把现实世界的沉重生活,做成轻松好玩的游戏,用搬家家、捉迷藏和做梦梦游戏,玩转整个世界。
《本巴》中没长大的孩子都在童年,长大的人聚集在25岁,已经长老的人,在孤独老年里。每个生命阶段,都活着另一个自己。他们靠梦联系,小孩梦见自己老了,老年人反复地梦见自己还是孩子。年轻人一次次地梦见自己死了。
《本巴》世界是被江格尔齐说唱出来的,并不真的存在。但这些故事中的人,有一天知道了自己的生活并不真的存在后,反而更加认真地生活起来。因为他们都天真地相信没有的事物,并认真地把并不真实存在的生活,过得波澜壮阔,熠熠生辉。
当我的小外孙女,把一袋没有的盐放到我手里时,我找到了小说《本巴》的存在依据。我2岁时,也曾有过无数的没有的东西。只是我长大了。我把那个两岁的自己扔在了童年。长大的只是大人。长老的只是老人。跟那个孩子没有关系。
我写过许多的童年故事。我一直用来自童年的眼光在看这个世界。尽管我也有一双可以洞察人世的大人眼睛,把世界看得明白透彻,但我不喜欢透彻,一透彻就见底了。我追求无边无际。
当我写到最深处时,内心中总是孤坐着一个孩子。他一直小小的,不愿长大。他不时地跳出来,掌控我的心灵。他不承认长成大人的我。他会站出来,说不对不对。就像我的外孙女知知,我带她散步,我说天快要黑了,我们回家吧。她说不对不对,天不会黑。当她说天不会黑时,我是相信的,我知道即使天真的黑了,她会把一个白天拿过来放在我手心。
就像此刻,我的手里除了花地精美的奖杯,还有我的外孙女给我放在手中的一袋没有的盐。它使我变得如此富裕。文学,或许就是让我们变得如此富裕、如此温暖、如此有滋有味、如此高尚、不同于别人的那件没有的东西。
谢谢。
(文字整理: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朱绍杰)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朱绍杰图、视频/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桂炎王磊陶奕燃姜雪媛
1、推重史诗:其中有人类童年,让我看见了另一个时间中的自己
羊城晚报:《本巴》的创作从什么时候开始?契机是怎样的?
刘亮程:《本巴》是我写得最快的一部小说,去年回老家县城过春节,因为疫情被封闭40天,就把小说的大部分就写完了。但后来修改的时间很长。
十多年前,我有一个文化工作室,受邀给*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做地方旅游文化。我们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旅游产业创意,叫牧游,就是赶着羊群去旅游。
从阿尔泰山到准格尔盆地,羊道遍布每一片山谷草原,那是羊走了几千几万年的路,深嵌在大地。我们组织培训牧民,让他们边放牧、边用自己的毡房接待游客,带着游客在草原牧道上随牛羊转场迁徙。
我们为这个项目跑遍了草原和山区,认识了许多蒙古族牧民。这个县是土尔扈特东归地之一,也被称为江格尔的故乡,产生了很著名的江格尔史诗说唱人江格尔齐,中小学还有江格尔班,教孩子说唱江格尔。
我从那时开始读《江格尔》史诗。我们还在县城做了一个很大的文化工程:江格尔史诗广场。其中有一个青铜雕塑,就取自史诗,由72位勇士抬一口直径9米的巨碗,给江格尔敬酒。这个雕塑至今还立在广场上。
几年前我去和布克赛尔,当地的蒙古族县长陪我看雕塑,还称赞这个雕塑做得好,它四周的青铜勇士被游客抚摸得锃亮发光。我在《本巴》中也写到这个巨碗。
那时我只是读江格尔史诗,给史诗文化的传播干了一些活,也看有关土尔扈特东归的历史资料,没想到多少年后,我会以江格尔史诗为背景写一部小说。《本巴》是我写给童年的史诗。
羊城晚报:《江格尔》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本巴》会选取这个史诗背景?
刘亮程:我曾在草原上听江格尔齐说唱,虽然半句都听不懂,但我能听下去,我听见那说唱声里有风过草原的声音。我想在那些古代的夜晚,在茫茫大草原上,一群人围坐,听着这些说唱,一直听到月落星稀,东方发白,都毫无倦意。史诗是一个部族的希望和力量。他们创造英雄,又被史诗中的英雄所塑造。
江格尔史诗的创作时间晚于我国的另两部史诗《格萨尔》和《玛纳斯》,篇幅也短一些,《玛纳斯》有20万行,《格萨尔》被称为最长的史诗,有万行,《江格尔》整理出来的有十万多行。但10万行的体量已经很大了。《江格尔》可能是最后的史诗。
我读美国学者布鲁姆的专著《史诗》,他没有提到中国的三大史诗,可能是阅读局限,但他把中国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列入了史诗。其实,中国的《史记》《封神演义》《西游记》等,我认为都是史诗。我们的古体诗太精致,容不下历史故事,我们是用散文体和小说形式完成了对浩大历史的超史诗级书写。
相对于《玛纳斯》和《格萨尔王》有完整的世袭谱系,和天堂人间的建构,《江格尔》更像是散文,它没有整体的故事,或者说,它的每一章都是一个完整故事,跟下一章没有直接关联。格式也比较统一,每一章都是英雄出征打仗的故事。打的仗都在地上,不像西方史诗中地上的人有天神帮忙,《江格尔》中没有天神,或者说没有塑造出完整的天堂体系。
但江格尔史诗更天真有趣。那些英雄打仗的故事,好玩极了,像游戏。史诗中也有一些少年英雄打仗的章节,比如少年英雄洪古尔打仗的故事就很多。似乎他们等不及孩子长大,一出生就要去打仗。
我被江格尔史诗中的孩子所触动,我看见了另一个时间里的自己。小说《本巴》中借用了少年洪古尔的形象,另外两个孩子赫兰和哈日王是我虚构的。我是在史诗尽头,另辟天地,重启时间,在古人想象力停住的地方,再往前去想,完成了这本小说。
2、不谈突破:让一个作家持续写下去的,是他与生俱来、贯穿始终的内质
羊城晚报:从《捎话》到《本巴》,故事背景都涉及西域国家的战争与纠葛。
刘亮程:西域是一个有历史感的广阔地名。我不敢说我是西域人,但我在西域的西风带上生活了半个多世纪。我能感受这里的历史。
历史都很近,不论几百年或千年,都没走远。《捎话》中那场发生在黑勒和毗沙间的信仰之战,其背景是在一千年前。但它对*的影响延续至今。
千年前的尘土早落下了,但我们今天一脚踩起的,还是那时的尘土,还会漫天飞扬。历史只是用另一种方式在延续,有时往前走,有时往回走。《本巴》的故事也发生在我的家乡周围,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背景是多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土尔扈特东归。他们回归祖国,也带回了江格尔史诗。本巴故事便是江格尔齐在路上讲述的。
羊城晚报:和《捎话》相比,您希望在《本巴》的创作中有怎样的“突破”?
刘亮程:我不喜欢“突破”“超越”这样的词,它在我的写作中没有发生过,或者开始写作时便已经发生了。让一个作家持续写下去的,是贯穿始终的那些与生俱来的内质。
我在《一个人的村庄》和《虚土》中,都写了许多孩子的故事,《本巴》中的孩子及游戏故事,其实早已在以前的文字中发芽,只是在这部小说中长成了大树。写到《本巴》,我终于把捉迷藏一样躲在心中的那个孩子写出来了。
3、文体兼善:散文是聊天,长篇小说是岁月,但我喜欢那个诗人的自己
羊城晚报:您的创作从散文转到长篇小说,是怎么考虑的?
刘亮程:我的第一部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最初也是照长篇小说去写的,写了开头,嫌小说太麻烦,不适合我的闲散笔调,便写成了散文。出版后也有评论家将《一个人的村庄》当小说去评,但读者把它读成了散文。可能作家都会把写长篇小说作为必须要做的事,但写长篇确实需要更多的积累和准备。
羊城晚报:如何面对诗歌、散文、小说三种不同文体的创作?
刘亮程:我早年写诗,后写散文,可是到写小说时才诗意大发,感觉到自己是一个诗人。现在我还不时写一点小诗,散文也写一些,但主要是写长篇了。现在有两部长篇同时写,这部写倦了写那部,两边跑。我心中有一个诗人的自己、小说家的自己和散文的自己。但我喜欢那个诗人的自己。
羊城晚报:您曾说散文是聊天,那么长篇小说是什么?
刘亮程:进入中年后,有了大块的闲时间,我不想用它去做小活。我写一部长篇得四五年或更长的时间,那么我就用这些年月写长篇,这样简单,写作也成了一个陪伴。从50岁到57岁这7年,是我写《捎话》的时间。再之前的5年,我在写《凿空》。
手上有个大点的活干着,度日子就不心慌。写散文太零散,写完一篇,还得找。所以散文是聊天,有一搭没一搭。长篇小说是岁月,每一部长篇里都有我自己的年月日。
4、地域滋养:优秀的作家会活成一个地方
羊城晚报:《一个人的村庄》写作于您三十多岁的时候。您现在的写作状态、心境、体会和那时候有怎样的不同?
刘亮程:我怀念写《一个人的村庄》时的状态。那时我孤身一人在乌鲁木齐打工,谋生之余写那些村庄文字,写了好多年,也不知道写出来谁看。写作使我在那个陌生城市,突然地能让自己脱离开,走进唯有自己的乡野世界,这就是“一个人的村庄”吧。
现在我依然能让自己瞬间脱离开来——我在造一个世界,起初只有我进去,造好后会有好多人进去。这就是写作的意义和乐趣吧,知道自己在创生一个世界。
羊城晚报:*作家中,您和李娟是比较为大家熟悉的。您如何看待*和它孕育的文学?
刘亮程:我在*出生、成长,直到变老,但一直不敢说*是我的家乡,一个人这么可以拥有这么大的家乡吗?我家乡是《一个人的村庄》中那个沙漠边的小村庄。
*是一个远方。我在*生活这么多年,还是感到*遥远。孤悬塞外,是古人对*的感受。即使现代交通条件下,从内地到*距离依然遥远。
而到了*,它的内部更远。这种内部的远,除了地理上的辽阔广大,还有不同民族文化间的远。遥远是*的特质。这种特征在*作家的文字中有不同的体现。
我文字中的许多东西是只有*才能给予我的。一个人永远说不清楚的可能是他的家乡、他的生活之地。家乡给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好多人反而不记得家乡给予过什么。
除了汉语文学,*各少数民族中都有非常优秀的作家、作品,虽然翻译成汉语的作品也不少,但很少被汉语读者广泛阅读。好在已经有出版社在做这件事,由学者何平主编、译林出版社出版的“文学共同体”丛书,正在把边疆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推向内地,我认可和喜欢的几位作家的作品都在其中。
羊城晚报:在您看来,地域对于文学的意义是什么?
刘亮程:我们都会活成一个地方的人。我说过,优秀的作家会活成一个地方,在他身上有一个地方的气候。
5、动静之间:选择书写“永恒”的事物,而时尚最不可靠
羊城晚报:您如何看待今天的小说家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