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燕赵晚报」
51年前,他在石家庄第三中学(以下简称石家庄三中)与36班的48名同学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为“小排长”。年突然因任务离开,他没想到,这一别就是51年,之后再也没机会与大家重聚,手中留下的只有一张全班师生与他的合影。日前,74岁的熊善林老人从千里之外的湖北公安县给晚报寄来一封求助信,希望帮忙寻找51年前石家庄三中36班的那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同学。如果你认识这些人,希望大家能捎个信儿,他们的“小排长”熊善林正苦盼着大家的消息。
“小排长”熊善林与石家庄三中36班48名同学已经分开51年了。(图由当事人提供)
千里之外寄来的求助信
8月初,本报收到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寄来的邮*快递,里面除了一张塑封的黑白老照片,还有一封两张纸打印的信件。信件开头是两行加粗加大的黑字:“石家庄三中36班的同学你们在哪里?我‘小排长’熊善林要找你们!”
今年74岁的熊善林老人写的是一封求助信,他希望本报能帮忙寻找51年前在石家庄三中的48名同学。虽然是打印的字体,但读下来,却从文字里感受到饱含的深情。
8月5日,记者联系上熊善林老人,电话那边,老人难掩激动,讲述中不时哽咽,努力控制着情绪,平复心情后继续讲述当年他与这些同学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熊善林是63*师团的一名战士,年3月,熊善林被派驻到石家庄三中任*代表。在三中的日子里,熊善林同三中36班48名同学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和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同学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小排长”。
“年10月,我们突然接到上级通知,命令我们立即收拾东西出发执行任务。”熊善林回忆说,当时很突然,同学、老师和校领导看到他们打背包在校门口准备走,有人疑惑地跟出来,有同学跟在他后面一直在问:“小排长,你去干什么?”熊善林说,那天真的走得太匆忙了,更没想到这一别竟是51年都没机会再和大家见面。
常常想念三中岁月和老朋友
离开石家庄三中,熊善林在部队又工作了18年,之后转业回地方,成为一名人民警察,直到退休。
虽然离开石家庄几十年,但当初在石家庄三中的时光一直在熊善林记忆中闪现。“我会经常想起我在三中的生活,我和那些上高中的同学都差不多大,有的同学甚至比我岁数还大,我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关系都特别好。”熊善林说。
当年,熊善林带着36班的同学在藁城农村下乡劳动。在那里,同学们要干农活,还要下猪圈掏粪,然后一车一车地送往生产队。熊善林回忆,当时一些同学怕脏,不愿意下猪圈,熊善林什么也没说,第一个跳下去,其他同学看到“小排长”以身作责,大家也都跳到猪圈里一起劳动。这次劳动后,36班的同学都不怕脏活累活了。
在三中的后半段日子里,学校开始了教育辅课。熊善林担任36班*治课的教学任务,为了给同学们上好课,他常常自学知识。20岁出头的小伙儿,每天要研究如何给大家讲课。“当时同学们都很喜欢听我讲课。”熊善林开心地说。
除了信,熊善林还寄过来一张照片。这张拍摄于年冬的照片,上面是三中36班师生和他的合影。照片是在三中前正大门一幅毛主席巨幅油画前拍的,这幅油画是三中学生杜考考的作品。为了铭记这段刻骨铭心的情谊,有心的他当时就把48名同学的姓名全部记在老照片的背面,一直保存至今。每每看着照片,他都能想起当年大家一起生活学习的点滴。“照片塑封是为了更好地保存,寄过去那张是翻拍的,写名字的原照片我一直放在家里,怕丢了。”熊善林说。
匆忙一别51年未见
信中熊善林写下了所有师生的名字,他们分别是:王黑连、李兴全、龚理升、赵得民、刘彦明、仼建华、张强、赵永昌、薛香、贺炳录、刘联英、张凤巧、尹保生、朱焕荣、程冀东、胡天林、郑元胜、石静书、程永红、阳秀林、韩君田、樊刚明、陆久炎、马晓华、朱晓青、张文英、孙月红、侯梦雄、刘建国、罗小兵、邱景芳、汪常海、杜秀兰、李景红、张道用、朱丽莉、赵韦珠、曾平安、阳志立、谭士信、吴国志、张*红、王永红、张香书、刘福贵、张金友、张祥兴、廖志坚、郭金鹏(36班化学老师)、李文振(石家庄国棉三厂工人代表)。
“我第一个写下的名字是王黑连,这个人的肤色还真是跟他的名字一般,有点黑黑的,我就叫他‘小黑’,我那时候挺白,他就叫我‘小白’,我们经常这样开玩笑。”熊善林说着情不自禁地笑起来。讲到谭士信同学,他感叹道:“这个同学的钢板刻得相当好呀!”那时候的熊善林字写得很好,谭士信同学跟他说:“你的毛笔字已经写得很好了,我教你刻钢板怎么样?”熊善林很开心,从此在这名同学的帮助下,他也学会了刻钢板。
说起侯梦雄,熊善林说:“这个男同学个子很高,足球踢得特别好,篮球也好,我的篮球和足球就是跟着他学的。”当时熊善林年轻气盛,打篮球上瘾,就老拉着侯梦雄午休时在操场上打球。回忆起这段经历,熊善林说:“我很感谢他,我感觉通过打篮球我长高了,以前我只有1.6米多,后来我长到了1.77米。”
因为离开的突然,熊善林说他在学校图书馆借的三本哲学书没有还上。离开三中之后,51年来,他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着那三本未还的哲学书,还有当时学校主任给他的三中校徽。跟着部队走南闯北,跑了大半个中国,可这两样东西从来都没有离开过熊善林。
不轻言放弃登报寻“亲”
人越老,年轻时一些记忆越深刻,想起50多年前在石家庄三中的日子,熊善林也愈发想念那些师生。他一直想寻找那些同学,再和大家见见。年,熊善林趁战友在山西太原聚会之际,曾专程来到石家庄,希望寻找三中36班的同学,结果却一无所获。
“我记得石家庄三中的位置是在解放路,去了曾经校区的位置,已经物是人非。他后来打听到三中搬迁到新地方,熊善林又打车来到三中,可不巧的是正值周末放假,学校没人。当时的门卫带他看了看校园,可惜无法通过学校了解寻找曾经的同学。有些失望的他想到了当年和36班同学共同劳动的石家庄国棉三厂,他住了一宿第二天又坐车来到国棉三厂位置,但在这里的寻人也同样不顺利,找人问了几个之前的工人代表名字,可大家都说不认识。他还曾联系居委会,也没有老同学的消息。无奈之下,他只能坐上火车回了湖北。谈起这段寻找经历,熊善林说:“我带着激动的心情而来,当时没消息难过的很……”
由于和同学老师失联51年,熊善林最后抱着试一试的心情,选择向本报求助,希望能借助当地媒体的力量来帮他实现心愿:“哪怕这次只寻找到几个人,我都很满足,对我来说,石家庄就是我的第二故乡,石家庄三中是我的老家,36班的48名同学就是我的兄弟姐妹。”熊善林激动地说。
几十年来,他一直挂念着这些同学,50多年前的一幕幕更不断徘徊在他的脑海中。年纪越大,寻找他们的心思越强烈,熊善林希望通过本报呼唤当年的小伙伴:同学们你们在哪里?你们的小排长在呼唤你们!
文/燕赵晚报融媒体首席记者南开宇实习生宋祎
编辑静静责编老克
石家庄日报全媒体新闻热线
————
倾听大众声音 发布权威信息
架起媒体与用户沟通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