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最激动的一天!虽然疫情有点严重,但首都剧场没有停闭,这个戏能够克服很多困难,终于来到北京,完成了四场演出,实现了梦想,这是我们的福气!”3月19日晚,汉藏双语版话剧《哈姆雷特》最后一场谢幕时,该剧导演濮存昕登台深情感言。
自称为“濮哥版《哈姆雷特》志愿者”的*,在演后谈时也一个劲对年轻的藏族演员们说道:“你们刚毕业就到了首都剧场演出,走向社会的起点比拉萨海拔还要高!”他还把报道了该剧演出的北京晚报作为礼物送给藏族演员们,鼓励他们继续前行。
藏族演员们为濮存昕和*都献上了洁白的哈达,并用藏族特有的方式为所有观众献上美好的祝福,“扎西德勒!”
从主演《哈姆雷特》到导演汉藏双语版《哈姆雷特》
年,29岁的空*话剧团学员濮存昕第一次现场观摩上海戏剧学院藏族表演班的藏语版《罗密欧与朱丽叶》时,被震撼到“目瞪口呆”,深深感受到了藏语演出的美感。年,林兆华戏剧工作室成立的第一个戏就是《哈姆雷特》,濮存昕作为主演,他一直认为这个戏让他有了极大的进步,在他的戏剧生涯中有着重大意义。
年,正值西藏和平解放七十周年之际,上海戏剧学院邀请兼职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首次担任导演,为级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首届西藏本科班与级舞美系,执导了普通话与藏语两版毕业大戏《哈姆雷特》,在上戏实验剧院上演。
这一版演出继承了当年林兆华版本的质朴与高级,哲理与思辨,同时将藏族独有的文化特色和藏族演员纯真、朴实、青春、热烈的气质融入其中。上海首演成功后,汉藏双语版《哈姆雷特》又到乌镇、哈尔滨、拉萨进行了巡演。
濮存昕亲自陪同藏族演员去天安门看升旗
年3月17日至19日,该剧作为“大戏东望·全国话剧展演季”特邀剧目来京演出,剧中22名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级表演系西藏班、如今已经全部进入西藏话剧团的年轻演员们为此从拉萨赶到了北京。
“这些藏族班演员很幸运,因为别人的毕业都意味着分离,而他们由于这个戏,毕业意味着继续团聚。”终于盼到这部作品来到自己演了半辈子戏的剧院的濮存昕,一见面就热情拥抱他的藏族演员们,并开心地表示:“欢迎来自雪域高原的孩子们来到北京,来到我的剧院,来到首都剧场。这部戏有一种特殊的气场,演员展示出的人的能量,人性的能量,不同以往。他们的投入、爆发力,饱满而直率的情感表达,太适合莎士比亚戏剧。我盼着让观众们看到我感受到的一切。”
3月18日清晨,濮存昕还亲自带领演员们来到天安门广场参加升国旗仪式。他说:“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来北京,他们的眼中的清澈感染着我,让我深深地被他们的真诚和热情打动。”
藏族文化为莎翁名剧赋予新的生命力
该剧此次在北京连演三天四场,两场普通话版,两场藏语版。濮存昕特地安排演员们每场演出开始前十分钟,在舞台上用藏族歌舞的形式暖场。17日首演当天,濮存昕还亲自上台和藏族演员们一起跳起了欢快的“锅庄”,唱了三首藏族民歌,让很多冒着风雪来看戏的观众都感慨不虚此行。19日最后一场演出,林兆华导演的妻子何炳珠、中央戏剧学院老院长徐晓钟、北京人艺副院长冯远征,以及当年曾经和濮存昕一起主演过《哈姆雷特》版的北京人艺演员徐帆等人,也都前来观看了演出。
整个演出,濮存昕导演在舞美、服装、化妆、道具上保持了简约粗犷的风格,同时在演员台词、肢体运用和音乐设计上融入了西藏文化。藏族演员们也以青春的面庞、独特的气质,为莎士比亚经典名剧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剧中,当哈姆雷特与戏班伶人们喜相逢时,演员们一起跳起了雪域高原上的锅庄舞;而在奥菲利亚失足落水死去后,一群白衣天使则用藏语唱出了仓央嘉措的道歌《洁白的仙鹤》,作为挽歌表达悼念。
对此,濮存昕感慨:“藏族的孩子们天生的就会唱歌跳舞,他们的音乐感来自于雪域高原。他们的歌声进入戏剧,顺理成章就让人想到天使,吟唱出那种抚慰心灵的声音。如果莎士比亚知道有22个藏族孩子在演《哈姆雷特》,他也一定会非常高兴,非常兴奋!”
演员*安看完演出后感动道:“三月雪,白裹红,青柳素。寒未尽,春来迟。雪域高原西藏话剧团的《哈姆雷特》(导演濮存昕),在白雪覆压的首都剧场,倒春寒里的三遍钟声,有了温暖的戏剧刻。雪住了,戏热了!不远不近的《哈姆雷特》,清新质朴,透彻自然,真诚无伪。像雪后空气一般清新!祝贺濮哥,祝贺演出成功。雪白春来的《哈姆雷特》。”(王润史春阳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