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电商抱团取暖谋新路子借自贸区玩跨境资讯中心
若把野蛮生长时期的电商看做血气方刚的少年,那2014年的电商无疑已经成长为成熟的青年,当中少了执拗多了包容。这一年有面对寡头与子同袍的合作故事,有在新领域中深挖自身垂直优势的故事,还有在全新互联生态中挖掘新商业模式的故事。
■ 站队
如果给BAT(百度、阿里、腾讯)各戴上一顶帽子,那固然是搜索、电商和通讯。
这种基因很难改变,就好像百度曾经觊觎电商,但却频频以失败告终;阿里一直试图搭建社交系统,但使用者也极少跨出阿里的买卖圈;而腾讯SOSO做了近10年,也很难被用户当做首选上入口。
虽然这种循环式的尝试曾带来不温不火的结果,但直到今天这三大巨头也并没有 安分守己 。
如果我的电商是短板,在阿里京东们已经建立起的壁垒面前,如何才能破解基因的束缚?2014年,电商圈给出了一个答案 站队。
首先是3月10日,腾讯和京东战略合作。腾讯入股京东15%股份,以2.15亿美元收购京东3.5亿股,并把旗下拍拍C2C、QQ购等业务转移给京东。
这一合作可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两者优势互补,但因为长期以来运营逻辑有区别,所以怎么 糅 在一起,是成败关键。
他们选择了 文火慢熬 。
微信用户会发现,在慢慢熟悉微信支付用法的过程中,微信方面产品也在不断丰富,比如京东专属商品页面,比如微店等。另外,一个好兆头是,有人开始把这两者结合后的生态和超级帝国阿里相比较。
如果腾讯和京东的合作可以划分为第一梯队的合作,那么8月29日万达[微博]、百度、腾讯的合作则可以称为是超级梯队的合作。当日,三家公司宣布共同出资200亿在香港注册成立万达电商。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对新金融分析称, 中国电商企业虽逐渐走向成熟,但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但近两年融资潮、 圈地运动 、 抱团取暖 以及各种模式的迅速兴衰,值得让人思考。
■ 跨境
早在2013年上海自贸区挂牌之时,许多资深海淘族就预见了喜人的趋势。如今,经历了一年多时间发展,果然自贸区已经发展为多家正规海淘站的根据地。
最先让这个想法落地的是由东方支付在自贸区投资的 跨境通 电商平台。
这一平台最吸引人之处在于入驻的平台商户都经海关备案,所以没有买到假货的风险。这几乎是此前海淘代购不可能实现的承诺,即使是资深海淘用户,在以往寻找代购时,也不可避免地怀抱真假参半的心态购物。
跨境通上每件产品都明码标价,关税和物流费用也一目了然。中高端商品的价格可能会比国内专柜便宜30%左右。
在跨境通应景地上线后,后备正规*马上就跟进填补了跨境通商品不全的小缺陷。
出身美国、 根正苗红 的亚马逊[微博],2014年8月签约进驻自贸试验区。更为梦幻的是,其开辟了海外购专页,直接中文海淘,就算用户没有海淘经验也可以像平时购物一样顺利进行。
亚马逊公关方面对新金融表示: 日前开通了海外六大站点直邮中国。在 亚马逊海外购 商店,依据中国消费者在亚马逊美国的浏览及购买记录而精挑细选了80000个选品作为海外购商店首期选品正式上线。
当然,国内本土站也没有放弃这块肥肉,从1号店到聚美优品再到苏宁易购[微博],都在建立自家的跨境体系,并在擅长的品类中深挖。
另外,一个更突出的是,2014年的跨境电商呈现了全球化趋势,零售业开始了从境内往境外跨的起点。诸多海外用户跟随中国双11购物节海淘中国商品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
多家海淘电商平台也获得了风投的青睐,成功拿到了融资,海淘正在成为下一个电商的风口。进口电商的竞争日趋激烈了,各种模式都在摸索中较量着,2014年的黑色星期五预示着这场战争的萌芽,往后或许会规模更大。 曹磊说。
■ 新入口
根据易观《2014年微信购物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微博]购物用户规模突破3亿,增长速度超过35%,高于PC购物用户25%的增长速度。移动购物的交易规模接近10万亿,增长率达到270%。
电视、电脑、平板、手机,甚至手表等都在构建着这个多屏时代,在移动互联爆发的今天, 屏 就是入口,也是商业模式的起点。
如今移动购物模式越来越多样化,移动端来看,包括了电商平台的手机App、独立移动电商App,以及京东微信购物、手机QQ购物等移动社交电商。2014年第3季度腾讯微信月度活跃账户数达到4.68亿,移动购物与社交媒体的结合一直受到强烈关注。
京东微信购物大入口2014年5月底上线至今,其服务号 京东 粉丝达671万,成为消费者移动购物的新入口。
依托微信的微商就是为碎片时间而定制的购物模式。2014年,微商迅猛发展,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目前已有1000余万微店问世。此外,业内预测称,2015年也将成为微商持续爆发的一年。
(新金融 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