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不如改名《梅兰芳在民国的二三事》
作者 曾颖今天休息,起个大早去看陈凯歌的新片《梅兰芳》,虽然在路上看到一位先看过此片的娱乐版同事发在报上的影评,说该片过于四平八稳没有激情,但想想自己的喜好与娱记常有不同,于是还是冲到电影院,花了三十二元五角钱(上午半价),看了电影。平心而论,看得出陈凯歌在许多方面都是下了力气的,感觉电影也有许多可取之处的,至少是值得为之付三十几元钱和半天时间,其中许多画面和情节,都有大片的味道。如果此前没有看过《霸王别姬》的话,我觉得至少应该给他打80分。唉,我又落俗套拿这两部戏比较了起来——因为有了前者做比较,那梅剧无论如何就只值70分了,最大的扣分点就在于黎明,无论在哪方面,都无法与张国荣比。尽管前者似乎也很努力,但因为挂着传记片的名义,很多容易出戏的情节,最终因这样那样的原因而发生变异,留给演员发挥的空间不是太多。包括梅兰芳与孟小冬本已成婚的事实,也被“友情篡改”成了精神恋爱,这使得影片的真实性,大打了许多折扣。媒体对此早有微词,我也就不再多说。我对电影的另一大不满,来自于仓促得近乎草率地将电影结束在1945年抗战结束,梅兰芳重登舞台。不知道是导演有像《赤壁》那样“一鸡二吃”的想法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在没有给观众以必要的交代的情况下,这样匆匆的结尾至少是一个遗憾,这样只拍上半生的所谓传记片,多少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大家都知道,梅兰芳在1945年之后,还有许多故事,其精彩程度也不亚于前半生的故事,为什么就嗄然而止了呢?这样,干脆起名叫《梅兰芳在民国的二三事》,我觉得更恰当一些。为什么不拍后面的故事呢?究竟是梅郎后半生的故事归于平淡,不再有打擂台婚外情蓄须抗日之类的精彩故事,还是编导们不忍心把年老色衰的梅郎呈现给观众?抑或是为了通过审查关口而没有胆量把革文化命时京剧所遭受的磨难和灭顶之灾展现出来?这也许就是梅剧在观众心目中不如《霸王别姬》的一个重要原因,后者是一个全方位展示戏剧和艺人命运,且有着尖锐的爱恨冲突的悲剧,而前者却像支支捂捂欲诉却又顾左右而言他的一杯温吞水。为什么我们的影视工作者,一拍古代就来劲,一拍民国就有精神,而一拍到现代,就木讷恐惧和压抑呢?仿佛我们现今的生活就像是禽流感,能躲开尽量躲开,躲不开不惜阉割原作或传主的身世,也要避开。就像几年前红得发紫的电视剧《亮剑》一样,原著中主公李云龙、赵刚等英雄人物,战争年代没死在日本人和内战对手手上,却在和平年代死于自己人的手上的悲剧,被改编成电视剧后,却成了主人公封将*之后就结束,将一个悲剧,整成了一个打了鸡血针似满脸红光的主旋律作品。也许他们是想把我们的当代史,留给后代人来拍历史剧吧?当然,我们砍了儿孙们的树烧了他们的煤污染了他们的水抢了他们的饭,给他们留点影视题材,也不过份。但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没有下半生的《梅兰芳》,本身就是一个悲剧。请注意,这悲剧不是梅兰芳的,也不是陈凯歌的,而是我们大家的。原题:没有下半生的《梅兰芳》本身就是一个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