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神十返回舱今起在韶山展出长沙晚报掌上长
TUhjnbcbe - 2024/7/30 17:17:00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程放军朱炎皇通讯员彭昶郭千千毛婉瑶

冬阳高照,今日韶山分外妖娆。

继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宣布月壤将毛主席的故乡韶山作为月壤异地灾备点后,比月壤先到韶山的是一份太空大礼——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12月20日运抵韶山,将长期借用给湖南。12月25日,“神十”返回舱将在毛泽东广场正式交接,并安放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展出。记者24日看到“神十”返回舱将安放的地方处在毛泽东生平展区的第九部分和第十部分连接处,设立了“毛泽东与新中国航天科技事业”专题展。想要近距离一睹“神十”返回舱风采的游客,可以来此参观,了解更多的航天知识。

不久后,“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于万米海底取回的岩石样品及实尺寸模型也有望落户韶山。

随着月壤、“神十”返回舱、海底岩石样品一一落户毛主席家乡韶山,足以告慰毛主席,这盛世如您所愿:“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第十部分展出的是“毛泽东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奠基立业”。记者在此看到,毛泽东对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请示报告的批语、他珍藏的两盘录自太空的《东方红》音乐磁带静静躺在展柜里。讲解员正向游客讲述着那段动人的历史。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宣教部部长彭艳介绍,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中南海余件毛泽东的遗物移交伟人故居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这两盘特殊的磁带及批语就在这批遗物中,它们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的原始记录,也是毛泽东关心、推进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物证。

近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突发猛进,引起了世界的瞩目。我国航天史的发展,起步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当时,中国在苏联的帮助下准备建立属于自己的完整工业体系,其中,便有中国的航天事业。毛泽东对航天事业十分关心。

展区内,游客正在驻足观看《毛泽东与两弹一星》短片,这短片再现了毛泽东的航天情怀。年至年1月,苏联和美国先后成功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在毛泽东的号召下,中科院成立了卫星小组,开始研究发射人造卫星的问题。

毛泽东一直
  

时间回溯至年6月11日,记者与同事胡益虎一起,有幸在戈壁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现场见证神舟十号成功发射、震撼人心的一幕。

长沙晚报作为省会主流媒体,从神舟五号开始,每次都特派记者进行采访报道,用笔触和镜头给广大读者带回大量独家、鲜活的新闻,见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

年6月11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天气晴好,碧空如洗。本报记者和数万观众早早地抵达发射中心,共同期待着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15时05分许,载有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航天员的车队抵达发射中心火箭发射架。记者远远地看到他们穿着航天服走下车,进入防爆电梯,升至发射架顶端,随后进入“神十”船舱。

发射架前“一丝不苟,分秒不差”的巨型宣传标语格外醒目。在距离发射架西侧约米的观测区,大批游客和当地群众陆续涌来。

15时30分,技术人员正在“神十”运载火箭底部的塔基上紧张工作,为点火做最后的准备。16时37分许,随着“神十”飞船整流罩舱门关闭,发射进入最后阶段,包裹着火箭的蓝色回转平台从下往上依次张开。

为了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记者选择在指挥中心大楼三楼的阳台,镜头早已牢牢锁定蓄势待发的神舟十号。

17时12分,最后一组回转平台蓝色钢臂展开,修长的火箭组合体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鲜艳的五星红旗和“中国航天”几个字格外夺目。

“10、9、8、7、6、5、4、3、2、1,点火!”17时38分,随着发射指令下达,“轰”的一声巨响,大地震动,火箭底部喷射出巨焰后腾空而起,橘红色的尾焰在湛蓝的天空下分外亮丽,火箭越来越远,留下白色的轨迹,尾焰闪动,渐渐变成一点耀眼的星光,中国人带着探索宇宙的梦想再次起航。本报记者也用镜头,定格了“神十”成功发射的历史性时刻。

延伸阅读

中国航天捷报频传湖南力量十分给力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25日讯(全媒体记者徐运源)记者了解到,无论“神舟”系列飞船发射升空还是“嫦娥”探月工程实施,无论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还是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都有着湖南籍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在奉献着无悔的青春。中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的背后,有着奋进不息的湖南力量。

湖南航天人“群星闪耀”

湖南人在中国航天事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湖南省委书记许达哲,湖南省政协原主席陈求发,都曾担任国家航天局局长、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和探月工程总指挥。

中国第一代航天专家张履谦,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杨孟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和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陈善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嫦娥四号生物科普试验载荷总设计师谢更新……“群星闪耀”的湘籍航天领军人物,无不在挥洒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中国的航天事业贡献着光和热。

本报记者采访过的宁乡籍航天人高敏忠,在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升空的过程中,担任过多年的火箭加注指挥。明知火箭加注充满危险,仍把火箭发射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把戈壁荒漠作为人生的战场,被称为“敢死队长”。正因为这份执着和忠诚,他用数十年为中国航天发射液体推进剂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国航天系统工程的国家队,国防科技大学深度参与其中的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在此次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中,国防科大于起峰院士课题组设计出基于视觉引导的月面采样位姿测量方案,助力我国顺利完成首次机械臂表层月壤自主采样;以罗亚中教授为带头人的国防科大载人航天任务规划与系统仿真课题组针对上升器与轨道器(含返回器)的环月交会对接任务,研制了相关模型和软件,为成功完成“太空之吻”提供技术支撑;张青斌团队研发了嫦娥五号返回器降落伞减速段飞行管道仿真分析软件,首次应用于嫦娥五号的搜索回收任务。

 湖南航天元素“熠熠生辉”

凭借强大的科研力量支撑,多年来,湖南承担了国家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北斗卫星导航等一系列国家航天领域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工程。

中南大学、湖南中创空天承担了我国大型运载火箭燃料贮箱、环筒、薄壁等超大型铝合金结构件研制任务。

江南工业集团承担了我国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航天座椅缓冲器研制任务,保障了历次载人航天任务航天员生命安全。

长沙湘计海盾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显示和人机交互信息设备研制单位;湖南航天环宇、湖南顶立科技是我国航天器数传天线、收发信号馈源和热工装备等研制企业;华菱线缆、湘潭特种线缆、衡阳恒飞线缆承担了长征系列火箭点火线缆、特控线缆和航天员“脐带”线缆等研制任务;中电48所、景嘉微电子、株洲时代橡塑、衡阳凌云特材、衡阳星鑫绝缘承担了长征系列火箭相关电子传感器、图形处理芯片、结构材料、绝缘材料研制任务;长沙天仪研究院、湖南航升卫星是我国商业航天的重要参与者,已累计发射各类卫星近20颗。

九霄云上,“湖南元素”熠熠生辉。

1
查看完整版本: 神十返回舱今起在韶山展出长沙晚报掌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