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陈素萍通讯员冯程
最近,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18数学专业的罗惠瀛频频收到好消息:她们团队在刚落帷幕的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及赛中斩获金奖,她还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也取得了国家二等奖的好成绩。
相比于一年前的迷茫和焦虑,现在的罗惠瀛,学习找到了目标,奋斗也更有了动力。“一年前我很迷茫,我觉得现在学数学越学越有信心了,这离不开专业课老师们“课程思政”的教育和引导,也离不开学院浓厚扎实的学风和‘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罗惠瀛只是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思政”实施以来人才培养的一个缩影。宁波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自成立以来,积极落实“课程思政”,将课堂教学与思政育人紧密结合,在专业教育中增强学生的价值认同,积极构建数学专业一流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课程思政”贯穿爱国教育,涵养家国情坏
“每次听张晓敏老师的课都感觉爱国热情瞬间被激发,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级中美精算班的学生邓恩博表示。
级中美精算班的“概率论”课堂上,张晓敏老师以苏步青教授放弃东京大学优厚待遇毅然回国潜心育人为案例,将课堂专业知识与数学家爱国故事相结合,向学生们讲述了所学知识和立志报国的联系,让听讲的同学们备受鼓舞。他本人也因教学业绩突出,荣获学校首届“真诚奖教基金”特别贡献奖。“专业课加入思政元素后,从爱国主义教育入手,激发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课程思政”示范课张晓敏老师感触颇深。
在数学与统计学院像张晓敏老师一样探索“课程思政”建设的教师还有很多。如援疆教师、甬城育人先锋余未,浙江省优秀数学教师李本伶等一大批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也都参与到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中。学院每年都会遴选了2门课程作为“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进一步推进专业课程思政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充分发挥了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政工作中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课程思政”的深入实施,学院还通过《涵养家国情怀推进“三全育人”》学生工作品牌建设项目,做好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人才培养的质量上也慢慢发生更为积极多元的变化,学院学风建班风越来越浓厚,连续多年考研深造率名列全校前列,年考研升学率更是突破了52%,每年都有毕业生投身西部计划或研究生支教团,到边远贫困地区服务和就业,用自己的微弱力量奉献社会,形成了学成报国的良好氛围。
“课程思政”融入感恩文化,育人润物无声
“从开学初学院组织的参观‘宁波帮’博物馆和校史馆,再到课堂上老师们经常列举‘宁波帮’人士艰苦创业、捐资办学的案例,我们都深受感染,感恩的种子从进校的第一刻就种下了。”级的新生郑楚婷说。学院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贯穿爱国主义教育的主线,还立足于地方性综合高校的实际,大力发扬“宁波帮”“爱国爱乡、创新创业”的感恩文化,激发学生立志成才,报效国家的热情。
学院“课程思政”建设还组建多学科背景互相支撑、良性互动的课程教学团队,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共同助力学生成长成才。课后和班会上新生们的“一封家书”活动成了开学季的靓丽风景。全体新生们给父母写信后,19级中美精算班新生的20多名家长立刻通过视频的形式给新生们“回信”了。“好好读书,将来报效祖国”,“一定要勤奋读书,团结同学,学会感恩”……在家长的叮咛声中,许多新生流下了眼泪。相关事迹被《中国青年报》《中国科学报》等多家媒体报道。
“课程思政”中凸显感恩文化还得到了思政工作者和班主任老师的积极响应。学院还多次组织师生为困难学生捐款献爱心,并在疫情期间为在国外深造的同学捐赠口罩和防护用品,将感恩教育得理念落实在日常行动中。曾就读于滑铁卢大学的级精算班毕业生王蕊感慨道:“作为一名身在海外求学的共产党员,我很开心和荣幸收到了来自祖国的健康包。这一个个健康包仿佛就是在告诉我们海外学子,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数学学院是我们永远的家。所以我们会做好个人防护,尽早完成学业,回到祖国,报效祖国。”此外,在每年阳明分流火热的7月,学院老师亲自上阵组织学生为新生志愿点对点搬家,从早晨搬到黑夜,这样的传统已经延续多年,已经形成了每年分流时高年级帮低年级“搬家”的良好感恩互助传承。
“课程思政”结合实践育人,力求学以致用
学院还将实践育人纳入到“课程思政”体系当中,创新育人方式,在力求学以致用。学院充分利用数学建模竞赛、创新创业竞赛、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以致用,服务社会,鼓励同学把论文和研究写在祖国大地上,探索出了“课程思政”结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在刚刚结束的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数学学院教师指导学生荣获6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国奖获奖数位列全国第一,实现了该项竞赛的大满贯,同时也创造了浙江省高校参赛以来获国奖数的最高记录。“非常感谢数模中心老师们的指导!参加数学建模竞赛,让我在本科阶段有机会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之后研究生阶段,我一定还会用到在数模竞赛中学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陈家琦说。
此外,学院指导的学生项目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竞赛中国赛中摘得金奖,在“互联网+”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荣获全省仅有的五把“金钥匙”奖;学院本科学子更是在世界名校学子竞争中脱颖而出,斩获了年“新世界数学奖”(全球仅2项)。
如此耀眼的成绩都离不开“课程思政”改革建设。
现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深造的徐胜男回忆道:“在课堂上学习的过硬本领才为我们后来摘得美国数学建模仅有46项的特等奖提名,我个人保研到了中科大奠定了基础;我们在国际舞台上为国争光离不开‘二爸’们的专业教学,更离不开他们的谆谆教诲。”
被学生亲切的称呼为“二爸”正是胡良根老师,在他的《微分方程及应用》课程思政试点课程中,他经常从时政和思政入手,鼓励同学们踏实学习,学以致用,用以报国,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学子。
“‘课程思政’就是为了立德树人,数学学院老师们注重将‘课程思政’贯穿爱国教育,结合实践育人,融入感恩文化,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了积极成效。我们希望数学学院的学子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为实现中国梦注入磅礴的青春力量。”数学学院党委书记俞金波说。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