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靠家庭
偏偏要靠实力
11月3日,上市公司通达股份公告,控股股东史万福与女儿史梦晓解除了1.09亿股表决权投票权的委托协议。
而解除委托协议的原因在于史梦晓认为“专业的金融、类金融公司是其刚毕业之际更好的选择方向”。
网络配图
史梦晓
出生于年,今年25岁,年8月毕业于美国常青藤院校霍普金斯大学,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金融学。
公告披露了
史梦晓不愿意接班原因
↓↓
结合其专业教育背景,史梦晓认为专业的金融、类金融公司是其刚毕业之际更好地选择方向。经其家庭内部充分讨论,其父史万福、其母马红菊决定尊重女儿的意见,解除对史梦晓的表决权委托。
通达股份作为一家实业公司,主营业务为电线、电缆的生产、销售。公司是年12月由河南通达电缆有限公司整体改制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年3月在深交所上市。
“家族企业二代”
为何不愿意接班?
在中国,80%以上的民营企业都以家族企业形式存在。未来十年,近万家族企业将面临代际传承问题。
中国社科院的调查数据显示,82%的家族企业二代“不愿意、非主动接班”。
至于原因,据经济观察网报道:
在童年时期经历过家族企业初建期的企业二代,对于企业会存在一种复杂的“排斥”情感,这种情感会对家族企业二代的信念与偏好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二代对于父辈所创立的事业缺乏认同感。
并且,与家族企业一代相比,大部分二代在海外接受过高等教育,与父辈的教育环境存在巨大差异,他们往往具有更加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和行业知识。在这种情况下,由留学经历所导致的两代人价值观差异也会促使二代,更倾向于脱离父辈的产业范畴。
“二代”为何青睐做金融?
不接班的史梦晓,选择了与所学对口的金融行业作为职业起始方向。实际上,不愿接班转而做金融的二代并不少见。
记者在采访的60多个“企二代”案例里发现:
至少有四分之三的“企二代”或多或少都涉足金融投资领域。
“有在金融机构全职上班的,有和朋友合伙开金融公司的,也有帮助家族企业管理金融投资项目的。”
当然,成功失败者皆有
成功者如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独子何剑锋,不接手家族企业管理权,自己在外创立投资公司,最后以股东身份进入美的集团董事会,成为非执行董事。
失败者如昔日山西省第二大钢铁企业海鑫钢铁创始人李海仓之子李兆会,将海鑫钢铁作为涉足金融投资的“取款机”,在二级市场上频频出手,让企业陷入困境,最终在年底进入破产程序。
那么为什么金融行业如此受“企二代”青睐呢?
其一,“企二代”不愿再像父辈那么赚辛苦钱。现存家族企业大多集中在低端制造业,在企业转型升级当口,面对利润薄弱的实体经济和下滑的产业发展,二代不愿意接手越发艰难的实业。
其二,“企二代”已经有“第一桶金”,父辈的财富积累为二代带来投资的“第一桶金”,家族人脉关系也为其提供了优质资源。若有效利用,“钱生钱”既可以使部分财富得到有效利用,也可以满足资产保值增值的需求。
其三,专业上学以致用,投资人的生活方式。大多数二代海外留学,进修了金融、经济、财务等专业,自身学历和资源积累促使他们倾向于从事金融行业,既想学以致用证明自身能力,又希望维持生长于财富中的舒适生活方式。
其四,时代发展使然,顺势而为。实体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任何行业的利润率都很难超越金融投资的高回报率。金融投入低、回报快、收益高,二代们希望顺势而为。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经济观察网、中国基金报
新晚报综合整理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责任编辑:李楠审核:曹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