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一凡通讯员杨奇方俊勇
“龙源庄我们家乡,辛勤耕耘奔的是小康。新建的公路多宽敞,新买的汽车喇叭响!”
在杭州市淳安县左口乡显后村的文化礼堂里,一场“庆丰收迎小康”农村文化礼堂村歌大赛,用村民最熟悉的方言乡音唱最显真实、具特色的村歌。
近年来,淳安县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不断进行,截至目前,全县个行政村累计建成农村文化礼堂个。
此次“庆丰收迎小康”淳安县第五届农村文化礼堂村歌大赛,在以往基础上,强调地域特色和村庄实际,组织协助各村创作描绘村庄发展、展现乡土特色,真正属于自己村子的“村歌”。
参赛的左口乡龙源庄村的表演曲目是《齐心协力奔小康》。
歌词中有一句“新建的公路多宽敞”,就是在描述村口道路由原先3米小路到5米大道的转变,“自来水进农家,百姓生活大变样,党的政策暖心房”就是指由当地党委政府实施的“农村饮用水改革”为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除了反映奔小康的生活巨变,通过歌曲展现村庄特色和美好生活也是不少“村歌”的主要内容。
如以“贡茶”鸠坑毛尖闻名的鸠坑乡翠峰村,就在歌词中写入了“谷雨岭上的新茗,沾染了千年墨痕”,展示其贡茶之乡的特色;来自淳安蚕桑主产区浪川乡的洪家村,则在歌词中突出描绘了其“沃野良田、蚕桑玉圆”的美好景象。
而在歌词之外,此次村歌大赛也在“乡音”上做足了特色文章。在十二首决赛曲目中,有超过一半的歌曲表演加入了方言的元素。
龙源庄村村民方夏苗,作为村子的来料加工经理人,此次村里参与表演的妇女几乎都是她手下的“干将”。
尽管因为排练耽搁了订单的完成进度,但她却丝毫没有埋怨:“订单完不成就贴点钱联系其他村的来料加工基地帮忙,这么好的机会,让我们可以在那么多人面前唱自己的村歌、唱龙源的生活,难得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