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省媒关注全国主流媒体践行四力泰安行
TUhjnbcbe - 2025/5/1 16:47:00

年以来,齐鲁晚报泰安记者站、齐鲁壹点泰安融媒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在泰安市委宣传部指导、支持下,在齐鲁晚报省版、齐鲁晚报《今日泰山》、齐鲁晚报泰安融媒平台等,刊发大量宣传泰安时政、经济、社会、民生等重点报道,宣传泰安市生态文明建设、旅游文化建设的新成就,有力地展示泰安改革开放发展的进程。

全国主流媒体践行“四力”泰安行

7月24日上午,齐鲁晚报、封面新闻、新京报、羊城晚报、大河报、扬子晚报,钱江晚报等14家主流新闻媒体代表走进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泰安,到里峪村、岱岳区九女峰生态处理中心、泰山茶溪谷产业园、朱家洼村、北张村、丰山村等地了解乡村振兴发展情况。

一、

7月25日,齐鲁晚报头版和A05版报道了主流媒体践行“四力”泰安行的内容。岱岳乡村游和泰山医养中心成为媒体
  
  7月24日上午,记者主要走访了泰安里峪村、朱家洼村、丰山村等,深切感受到岱岳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的显著成效。“每个村都有自己的特色,很不错。”随行记者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吴浩凭借垃圾分类积分

可兑换生活用品

九女峰片区位于泰安市岱岳区道朗镇北部山区,总面积50平方公里,辐射19个行政村,是泰安市首个乡村旅游聚集区。
  据工作人员介绍,九女峰生态处理中心于年8月份投入运营,总投资万元,占地平方米,是目前泰安唯一一家集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厨余垃圾终端生态处理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站点,也是九女峰片区生态环保综合性配套设施。
  该试点共建有积分兑换处、宣传教育和生态化处理中心三大功能板块,“老百姓可以凭借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生态化处理中心,也就是我们整个项目的核心”,收集运输来的厨余垃圾经过工人二次分拣后进入该处集中处理,共分为“传送运输—剪切粉碎—挤压脱水—微生物发酵—阳光房发酵”五大步骤。
  记者还在现场了解到,该中心为附近村里部分贫困户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这也是实现精准扶贫的一大抓手。”岱岳区新闻中心主任万莉说道。产业项目化

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以项目为抓手,成为岱岳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九女峰片区围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高端民宿、康养颐居“四大产业,打造绿色全域化乡村旅游。据介绍,九女峰片区将依托环山绿道、泰山茶溪谷、里峪村、芝峰葡萄酒庄园、泰山名药基地、神龙大峡谷等景点,规划打造生态休闲游、乡村体验游、田园风情游、养生度假游、特色专题游等旅游产品,吸引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京沪高铁、京福高速公路沿线重点城市以及来泰山旅游的游客。
  泰山茶溪谷产业园项目计划总投资3亿元,规划面积亩。项目深度融入九女峰乡村振兴整体规划,项目的建设发展带动36户贫困户年均增收元以上。
  相关负责人透露,整个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茶叶10万斤左右,接待游客10万人次,年产值可达1亿元,带动人就业。
  此外,“乐惠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的实施,也形成了集种养、加工、销售、生态休闲于一体的城郊型全经济模式注重文化基因

引领乡村振兴

据了解,朱家洼村与乐惠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对原有知青楼进行修复,挖掘知青文化,高标准建立知青博物馆、乡村书社,并将其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点。
  其中,知青博物馆总规划面积平方米,建有知青学堂、知青书社、知青办公室、老物件展示区,还原当年知青农忙后学习的场景与那个年代特有的物品,知青楼的改造是为了还原知青当年上山下乡时的特色,让人们充分体验当年上山下乡的情怀,跟那个年代人们的朴实与真诚。乡村书社是实施文化振兴,营造乡村良好文化氛围的重要举措。
  记者还发现,不少村子都在提升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聚焦惠民活动,发挥基层文化阵地效能。
  据悉,岱岳区艺术团、镇文化艺术团每季度到村开展送戏下乡文艺演出活动,镇广播电影站每月到村文化礼堂播放公益电影,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借助广场平台,有规律地经常性地组织群众开展广场舞活动,广场舞健身活动已达场次,健身活动人员发展到余人。”

医院医疗资源,集医疗康复、临终关怀于一体

泰山医养中心:“文化养老”成特色

泰山医养中心内,老人们的文化生活十分丰富。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周青先 摄7月24日下午,全国主流媒体践行“四力”山东行来到泰安市泰山医养中心。
  在这个集生活护理、医疗康复、临终关怀、科研实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建养老服务机构,已经有一批老人选择入住,在这里安度晚年。借力医疗资源为老人健康护航
  据介绍,泰山医养中心汇聚着泰安和泰山的优质山水养生资源,依靠政府、民政、卫健的优质布局,医院的医疗资源优势,形成了以养老为主体,以医疗为保障,以长期照护、短期寄养、定期疗养和“候鸟式”旅居等方式综合发展的经营特色,同时发展布局社区养老,并积极开展养老护理培训和医养标准流程的制定工作,开展了智慧养老、居家养老和老年病科学研究。
  据了解,从今年1月9日医养中心迎来了首批入住老人后,如何让老人在这里过得舒心快乐,就成为了中心工作人员最关心的事情。
  85岁的韩女士告诉记者:“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里的条件非常好,护士、护工都很认真负责,能全面照顾到自己的养老和护理。”
  医院的医学力量,医养中心也有足够的实力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据悉,年近九十的王女士近两年完全丧失自理能力,入住医养中心半年后,在医护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可以扶着助行器独立行走了。
  记者了解到,泰山医养中心医疗部开设急诊、综合内外科门诊、康复科、老年科、五官科等多个能够满足老人日常诊疗、保健、康复的门诊科室,还建立了开放式ICU,为病情较重需长期照顾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养老健康产业列入重大工程
  举办联欢会、请专业的声乐老师教学、展览书画作品……鼓励老人开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形式多样的活动,力求让每位老人都能在这里发掘自己热爱的,找到自己喜欢的。
  “文化养老”是这里的一大特色。80岁的郭女士,来到医养中心后,有了充裕的时间发展自己的泥塑爱好,还吸引了许多老人和护工加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泥塑教练”;76岁的尹女士和78岁的郑女士,今年上半年相继入住泰山医养中心,这对毕业于泰安卫校的老同学,时隔50载再次相聚。
  83岁的韩女医院的护士长,她告诉记者:“每个人的天赋不一样,有的人可以唱唱歌,有的人也可以弹弹乐器,比自己在家苦闷好多了。”
  据了解,泰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将养老健康产业列为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五大新兴产业之一,制定出台了《泰安市医养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养老泰安·养生泰山”国际知名医养休闲品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吴浩 孙玉唐

二、

践行“四力”泰安行,京沪浙等地主流媒体相关报道

新闻在哪里,记者的脚步就在哪里。全国主流媒体践行“四力”山东行活动通过实地采访,集中展示泰安在促进乡村振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弘扬沂蒙精神,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的成就。

8月5日北京晚报报道泰安医养结合先进经验。

8月5日,钱江晚报报道提到泰山“挑山工”精神。

7月29日,扬子晚报相关报道。

新京报、新民晚报、大河报的客户端纷纷报道此次活动。

1
查看完整版本: 省媒关注全国主流媒体践行四力泰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