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仪式在雄安新区举行,以此为标志,我省改革开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当天上午,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新闻发布会在雄安市民服务中心举行。
8月2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新闻发布会上,河北省商务厅厅长李石就《方案》主要内容进行了政策解读。方案明确提出,河北自贸试验区主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两个国家战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科技成果转化,以建设国际商贸物流重要枢纽、新型工业化基地、全球创新高地和开放发展先行区为四大战略定位,发展目标是经过三至五年改革探索,努力建成贸易投资自由便利、高端高新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开放创新、政府治理包容审慎、区域发展高度协同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河北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97平方公里,涵盖四个片区:
雄安片区:33.23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高端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建设高端高新产业开放发展引领区、数字商务发展示范区、金融创新先行区。
正定片区:33.29平方公里(含石家庄综合保税区2.86平方公里),重点发展临空产业、生物医药、国际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建设航空产业开放发展集聚区、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引领区、综合物流枢纽。
曹妃甸片区:33.48平方公里(含曹妃甸综合保税区4.59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港航服务、能源储配、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建设东北亚经济合作引领区、临港经济创新示范区。
大兴机场片区:19.97平方公里,重点发展航空物流、航空科技、融资租赁等产业,建设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各片区既互为整体,共同承担河北自贸试验区试验任务;又独立发展,努力构筑各有侧重的产业体系,辐射带动全省经济快速发展。
图/北京日报客户端
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包括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调整完善省级管理权限下放,探索实施投资项目先建后验管理新模式;搭建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站,建立完善知识产权评估机制、质押登记制度、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以及方便快捷的质物处置机制等。
二.深化投资领域改革,包括深入推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全面落实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完善投资促进和投资保护机制,完善外商投资促进、项目跟踪服务和投诉工作机制;鼓励自贸试验区在法定权限内制定外商投资促进政策等。
三.推动贸易转型升级,包括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深入实施货物状态分类监管,探索以企业为单元的税收担保制度,支持在雄安片区设立综合保税区,支持曹妃甸开展平行进口汽车试点,支持曹妃甸片区建设国际海运快件监管中心,研究开展贸易调整援助试点;加强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与自贸试验区的改革联动、发展联动,支持正定片区设立进口钻石指定口岸等。
四.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包括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注册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子公司,支持设立直销银行、征信机构等,研究开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内投资企业(QDIE)业务试点,放宽项目投资限制,提高基金持股比例;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支持自贸试验区内银行按规定发放境外人民币贷款,探索开展境内人民币贸易融资资产跨境转让业务等。
五.推动高端高新产业开放发展,包括支持石家庄依法依规建设进口药品口岸,条件成熟时设立首次进口药品和生物制品口岸,支持自贸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按照有关规定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研究项目,建立项目备案绿色通道,开展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试点等。
六.引领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包括建设金融创新先行区,探索监管沙盒机制,探索开展环境信息强制披露试点,建立绿色金融国际标准。建设数字商务发展示范区,发展大数据交易、数据中心和数字内容等高端数字化贸易业态,支持建立数字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大数据资产评估定价、交易规则、标准合约等政策体系,推进基于区块链、电子身份(eID)确权认证等技术的大数据可信交易,支持开展数据资产管理、安全保障、数据交易、结算、交付和融资等业务。
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包括推动区域产业协同创新,支持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新区等与自贸试验区深度合作创新发展,支持建立总部设在雄安片区的国际科学共同体或科技组织;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支持北京非首都功能优先向自贸试验区疏解转移,允许符合条件的北京、天津企业将注册地变更到自贸试验区后,继续使用原企业名称。
四片区怎么建?
中国(河北)自贸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四片区怎么建,雄安新区、石家庄、廊坊、唐山等地主要领导分别做出了回答。
雄安片区将这样发展
为支持雄安新区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此次又设立了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那么,雄安片区有哪些特色,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会如何与新区建设有机结合?
对此,雄安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雄安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田金昌介绍,自贸试验区雄安片区作为雄安新区的一部分和整体规划建设的重要切入点,紧紧围绕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要求,定位于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和开放发展先行区”,谋划建设三个重点功能区域。
一是建设金融创新先行区,加快培育排污权、水权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支持股权众筹试点在雄安股权交易所先行先试;
二是建设数字商务发展示范区,发展高端数字化贸易业态,探索建立数字内容加工与运营中心;
三是建设高端高新产业开放发展引领区,重点推动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创新发展,允许企业依法依规开展新型生物治疗业务,建设基因数据中心。
同时,依托数字城市建设,雄安片区在投资环境、贸易监管、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创新措施。
一是贸易监管方面,将建设海关特殊监管区,应用广泛布局的智能基础设施和智能化感知体系,打造智慧化贸易监管新模式,建设“智慧海关”;
二是数字贸易方面,谋划建立数字化贸易综合服务平台,推进基于区块链、电子身份确权认证等技术的大数据可信交易;
三是金融科技方面,将在依法依规前提下探索监管“沙盒机制”;
四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创新发展方面,鼓励企业进行免疫细胞治疗、单抗药物、基因治疗、组织工程等新技术研究。
未来,雄安片区将充分发挥改革开放“试验田”优势,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正定片区将这样发展
石家庄市委副书记、市长邓沛然表示,正定片区作为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获批,将推进石家庄市更高水平的开放、更高质量的发展,提升石家庄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而深远。
邓沛然表示,正定片区区位便利、基础优越、发展空间广阔,有着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的先决条件。将坚持“一个核心”、推动“三大任务”,把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发展优势,推动“石家庄开放”实现新跨越,让自贸区成为石家庄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
其中,石家庄将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围绕投资促进保护机制、国际航权、低空飞行服务、生物医药全球协同研发等方面,大力改革创新,尽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
同时,推动片区功能全面提升,搞好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持续提升正定机场的区域性枢纽机场地位,升级石家庄综合保税区功能,集中打造“航空产业开放发展聚集区、生物医药产业开放创新引领区和综合物流枢纽”。
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临空产业、生物医药、南贸物流、现代金融等产业开放发展,加快完善建设“一关三线八口岸”,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陆港经济、通道经济,建设空铁联运的华北智能陆港,用高水平开放促进高端要素加快集聚,构筑外向型经济发展新优势,以正定片区引领石家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
推动营商环境全面优化,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手段,持续推进“智慧政务”建设,探索实施投资项目先建后验管理新模式,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效率,努力做到程序最简、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环境最优。
邓沛然表示,经过三到五年努力,石家庄将把一座“有高度、有速度、有准度、有温度”高标准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园区,展现在大家面前。
曹妃甸片区将这样发展
作为中国(河北)自贸区唯一的沿海片区,曹妃甸片区有哪些独特优势,将在哪些方面探索创新、引领示范?
对此,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绣峰介绍,建好曹妃甸片区必须瞄准建设东北亚经济合作引领区、临港经济创新示范区的功能定位,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开掘释放自贸区激活力、促开放的综合带动效应。特别要强化创新不是管出来的而是靠放出来的理念,发挥沿海深港等比较优势,以自贸区为引爆点探索与开放战略相匹配、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新体制新模式,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唐山曹妃甸经验。
一是发挥畅达全球的沿海优势,聚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上先行引领。依托港口辐射优势,加快建立多式联运中心、国际海运快件监管中心和国际船舶备件供船公共平台,加强与中东欧、日韩等国家创新合作,打造东北亚经济合作窗口和开放型经济合作的“桥头堡”。
二是发挥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聚力探索产业开放发展新模式,在培育壮大临港经济上创新示范。全力推动国际大宗商品贸易、港航服务、能源储配、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开放发展,打造国家进口高端装备再制造产业示范园区、国际商贸物流重要枢纽。到年,曹妃甸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亿元,比年翻一番。
三是发挥平台集中的政策优势,聚力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新实践,在打造开放发展先行区上担当重任。探索自贸+综保+跨境电商新模式,拓展矿石混配、能源储配及钢铁、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结算便利化水平,打造总量万亿级、税收百亿元的国际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大兴机场片区将这样发展
作为河北自贸试验区四个片区之一,大兴机场片区是国家首次在跨省级行政区域设立的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整个片区面积为19.97平方公里,其中廊坊区域占10平方公里、大兴区域占9.97平方公里。那么,廊坊区域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
对此,廊坊市委书记冯韶慧表示,将紧紧围绕国际交往中心功能承载区、国家航空科技创新引领区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紧紧依托大兴国际机场国际航空枢纽以及与北京市共建、共管、共享的综合保税区,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加快推动京津科技成果在廊坊“孵化转化产业化”,在区域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和要素跨区域流动等方面探索创新制度举措,与大兴区共同努力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大兴机场片区将建设“一站式、扁平化”自贸片区行政服务中心。
一是立足大格局,探索创新体制机制。着眼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探索制定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与京津区域产业协同创新、促进要素跨区域流动、吸引京津企业迁驻的相关制度机制。加强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积极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管理体制,建设“一站式、扁平化”自贸片区行政服务中心,为入驻企业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改革外商投资管理模式,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鼓励清单+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着力提升自由贸易便利化水平。着手建立廊坊区域临空经济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智库,重点围绕自贸区制度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临空经济发展等方面开展前瞻性制度研究。
二是坚持高定位,建立健全政策体系。紧扣大兴机场片区功能定位,积极与大兴区开展对接合作,共同聘请国内顶级机构规划制定符合自贸试验区发展实际的政策体系,推进试验政策与核心目标任务精准配套、协调统一,努力实现片区两大区域基础设施互通共享、监管服务互信共依、平台数据同业共通、产业链互补共升,加快推动临空经济区与自贸试验区的改革联动、发展联动。着眼精准服务入区企业,积极搭建自贸试验区“保税+”“互联网+”“金融+”“会展+”等产业政策支撑平台,努力实现“一平台、一政策”。
三是聚焦高质量,扎实推进启动建设。积极对标国际一流标准,接轨国际通行规则,抓紧制定空间规划、产业规划、试验政策制度设计方案以及各项重点启动工作操作方案,推进设立廊坊区域协同发展区和联动发展区。严格按照省统一制定的自贸试验区法规,组织编制廊坊区域相关制度条规。聚焦航空物流、航空科技、融资租赁等重点产业,加快制定片区招商机制举措,出台鼓励产业发展目录,积极引导投资方向,全力打造高新高端产业发展集群。
综合来源:燕赵晚报融媒体记者|马冬胜、燕赵都市报燕都融媒体记者|李春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