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咖啡厅内沉浸式演出,话剧鸿毛展现多义
TUhjnbcbe - 2025/7/31 17:00:00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艾修煜

12月17日14:30,西昌火把广场生活馆内,聚光灯亮起,以往的咖啡厅转身一变为职工图书馆,通顶的书架、一本本图书散落在观众席,演员登场,观众入戏……

作为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首场演出剧目,话剧《鸿毛》讲述了在一家工厂图书馆即将被租赁为仓库前,图书管理员鸿毛与三位女性夏墨、于冬、纪春儿相遇发生的故事。通过剧中人物之间的相互倾诉,对往事抽丝剥茧,展开了三重奏般复杂多义的人生画卷。

据了解,该剧于今年4月在石家庄首演就大获好评。本次参加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将舞台融入观众之间,图书馆不再将作为一个剧场,而是作为一个空间将演员与观众包裹其中。舞台的仪式感和门槛被削弱,观众的感受和体验被大大增强。

“这与本次戏剧节‘倡导戏剧创作的社会化和戏剧欣赏的大众化’相呼应。”据该剧出品方、精英集团河北天明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精英剧场制作总监李体华介绍,来到大凉山,精英剧场不希望只是单纯地展演,而是想法设法地参与、融于其中。“本次演出,除了剧场的沉浸式设计外,转场时使用的多媒体文字的方式,也是希望现场观众不只听到,也能看到。”

如今,演出市场消费已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00后逐渐成为线下演出的消费主力军。线下娱乐门类繁多,脱口秀、密室、剧本杀……年轻人的选择也更多。文旅部在今年6月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鼓励沉浸式体验与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旅游景区等相结合”。本次话剧《鸿毛》也是一次创新探索。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主办方提供

责编

邵梓恒

1
查看完整版本: 咖啡厅内沉浸式演出,话剧鸿毛展现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