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担当实干
奋力打造产业新地标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的关键时点,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安徽亲临合肥,观汛情、溯历史、谈创新、瞻未来,为这片热土改革创新、奋力崛起进一步指明方向、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9月8日《合肥日报》推出“牢记嘱托奋勇前行”专题首篇专版报道——“合肥产投集团:牢记嘱托,担当实干,奋力打造产业新地标”,聚集产投集团产业发展新动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及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全面总结梳理产投集团五周年发展成果,共谋合肥市产业创新发展大计,共建合肥市产业创新高地,共创产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未来。
图|《合肥日报》9月8日专版报道
01
创新驱动
厚植产业新引擎
图|合肥长鑫12吋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
——创新领航,风帆正劲。合肥产投集团围绕“合肥芯、合肥产、合肥用”全链条,助力打造合肥这座“中国IC之都”。四年前,合肥这片“创新高地”上诞生了一座规模宏大的芯片先进制造项目——合肥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项目总占地亩,总投资不低于亿元,是安徽省单体投资最大的工业项目,将建成国内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首个自主研发DRAM制造基地,经过四年多的“摸爬滚打”,合肥长鑫实现了国产存储芯片市场零的突破,证明了中国人自主创“芯”的胆量和魄力。自今年5月以来,搭载着长鑫DRAM颗粒的光威奕系列台式机内存条和笔记本内存条相继发售,第一款大陆自产内存条全球首发,正式面向市场。
图|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有限公司
——协同创新,活力迸发。提起合肥创新,大院大所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瞩目点。早在年,合肥产投集团前身合肥国控公司与中科院物质研究院合作共建中科院合肥技术创新工程院有限公司。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搭建前沿技术转化研发平台,成为合肥市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基地。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截至今年6月底,创新院公司累计投资孵化企业84家,引入外部投资近10亿元,建设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5个,21家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与此同时,集团还与安徽大学共建安大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着力构建*企学研用的绿色产业技术创新创业体系;与中国科大、中科院微电子所达成合作意向,共同组建合肥市微电子研究院有限公司,搭建微电子领域公共服务、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
02
智能制造
凸显产业新优势
图|中国声谷项目
——“龙头+配套”。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合肥长鑫项目宣布正式投产,10纳米级第一代8GbDDR4首度亮相,总投资超过亿元的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项目顺利签约,是“国家战略推动、地方大力支持、企业市场化运作”新模式的成功探索,标志着我国在DRAM内存芯片领域首次实现量产技术突破。以合肥长鑫项目为龙头,围绕项目布局上下游产业链配套,提供生活服务设施,打造产城融合国家存储产业基地、世界一流的存储产业集群正加速前进。同样,产投集团投资运营的“中国声谷”,作为我国首家定位于语音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自年成立以来,瞄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紧抓产业发展爆发期,以“大创客”带动“小创客”的平台发展模式布局产业链,已经聚集有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余家企业,年产值超亿元。
图|自主研发全国首套SC超导质子治疗系统
——“智能+制造”。在医疗装备产业领域,合肥产投集团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以离子医学中心公司、中科离子装备公司为载体,通过引进合作质子治疗系统项目和自主研发全国首套SC超导质子治疗系统,整合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研发国际先进水平的超导质子肿瘤治疗设备,建设国际一流的质子治疗中心。目前引进质子治疗系统基建项目全部完成并顺利移交,中心将进入试运营阶段;国产质子治疗系统主要部件全部自主研制并完成安装,加速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边产出边应用,实现“沿途下蛋”;项目建设从部件研发进入整体集成测试阶段,为加速推进质子治疗国产化和产业化迈出重要一步。
图|合肥联宝科技
——“承接+转型”。合肥产投集团立足地方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国资平台优势,夯实先进制造业基础。年,集团按照市委市*府决策部署要求,成功组建总规模超过17亿元的专项基金收购联宝科技49%股权,支持联宝合肥打造“千亿产值”,进一步推动合肥市电子信息产业落地,为联宝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据了解,目前联宝科技与全球数百家供应商高效合作,实现订单管理系统、备料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形成了全球数万种个性化配置组合,加速推进“合肥制造”向“合肥智造”转型升级。
03
资本融通
赋能产业新动力
图|合肥产投集团与中国电信合肥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基建”等成为广议热点,引发国内媒体与社会各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