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合肥日报聚焦东部新中心展现政协新作为
TUhjnbcbe - 2020/11/20 18:51:00
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75.html

11月8日,合肥市*协委员资*会在市*务中心召开。市*协主席韩冰、市委副书记郭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兵让主持会议。市领导王文松、王民生、宁波、胡守祝、戴夫、谢海涛、张炜、姚亚妹、安岚,市*府秘书长罗平、市*协秘书长毛万里出席会议。

会上,市*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负责人汇报了《关于加快推进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生态新城的建议(草案)》。7位*协委员和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作回应发言。

在认真听取发言后,韩冰指出,市*府专题召开*协委员资*会,与*协委员进行协商,为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和城市高质量发展集智聚力,意义重大。

韩冰强调:要把握加快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的重大意义,切实凝聚加快东部新中心建设的思想共识。要加强统筹协调,不断健全规划体系、注重产业带动、坚持生态优先、形成发展合力,全面推动东部新中心建设有力有序开展。要牢记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建言资*的质量和水平,引导*协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展现新时代人民*协的新样子。

郭强指出:将认真研究吸纳资*会成果,着眼合肥未来,广泛凝聚共识,在城市更新、城市创新、城市洁净、城市记忆四个方面着力,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持续推进东部新中心建设。

赵兵让说:市*协委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府各级各部门将认真研究、深入论证、抓好落实。

发言摘登

规划引领高位推进

市*协委员,瑶海区*协主席

卫立顺

进一步理顺指挥协调机制。将涉及东部新中心区域内的所有国有资源由东部新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成立若干功能性协调小组,明确牵头人、工作任务,定期调度,打通肠梗阻,确保工作推进顺畅。

进一步加强*策支持、规划统筹和执行力度。在市级层面出台推动东部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根据规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招商、修复、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具体工作。

进一步明确土壤污染治理的职责主体。尽快出台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作的具体实施意见,明确部门和单位对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责任,加强对东部新中心土壤污染治理工作的具体指导。

进一步加快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进度。尽快明晰工业遗产保护范围,进一步明确东部新中心工业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主体,列入市级大建设计划,加快工作进度。

进一步加大项目支撑力度。在专项规划实施、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市级层面要对东部新中心相关交通、生态、水利、能源、公共服务等重大项目给予支持;建立东部新中心项目专门审定机制,强力推进项目审定和落地;省、市应将重点招商项目向东部新中心倾斜。

建设东部新中心打造合肥东向发展新引擎

市*协委员,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委书记

*德清

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统筹谋划。东部新中心应当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充分衔接,成为“与沪宁杭等高对接的先行区、工业遗存的展示区、城市更新的样板区、生态修复的示范区”,以创新、重构、传承为主要路径,打造为长三角地区的双创基地、城市新的活力中心。

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有机衔接。合肥东部及肥东、巢湖市空间承载能力较好,可有效解决空间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平衡发展和综合实力的整体提升,加快东向发展步伐,东部新中心可以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规划、管理体系。将东部新中心纳入新一轮合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中。按照“1+N+1”模式,完善规划体系,即1个东部新中心国土空间规划,“N”个专项规划,1个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各项建设应实施统一管理,避免各自为*。

突出产业引领,推动东部新中心高质量发展。以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产业合作示范园为契机,聚焦信息技术、数字经济,打造在长三角乃至全国有竞争力的以物联网为特色的新兴产业基地。

 构建物联网产业生态圈建设智慧东部新中心

市*协常委,九三学社市委主委

何庆瑞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引领与培育扶持。从助推东部新中心建设发展全局出发,加大投入力度,扶持产业在本土生长,优化资源配置,扎实推进战略实施。

加快产业落地,力求链条完整和创新突破。狠抓项目引进和集群培育,重点在于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围绕强链、补链、造链,吸引与物联网相关的重特大项目落地,促进产业聚集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完善*策支撑,实现产业融合和双向增益。结合东部新中心实际情况制定新融合*策,以“文创科创产业融合”“互娱消费业态聚合”“线上线下运营整合”为定位的融媒体新业态大有可为。同时,建议结合东部新中心建设,提前谋划物联网发展,在专项规划实施、重大项目布局和资金安排上,给予物联网产业一定的*策倾斜。

开放对接,助力合肥发展和向东融合。东部新中心可以广泛运用物联网多源数据融合,构建AI算法容器,科学支撑合肥东部交通路网规划变革,积累数据和经验,提升合肥整体交通规划水平,破解合肥交通难题。

加强区域协同打造宜居宜业淝滨新城

市*协委员,包河区淝河镇*委书记

李春

统筹指挥调度,形成各板块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建议“东管办”尽快理顺体制机制,成立专门的协调议事机构,将规划范围内的各板块纳入协调议事机构成员单位,通过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方式调度相关工作,建立区域间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各板块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统筹规划设计,绘制各板块有机衔接的建设蓝图。建议对现有的规划设计方案进一步细化完善,争取尽快将现有概念性规划纳入合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之中,并做好与区域内各乡镇现有建设规划的融合衔接工作,形成各板块融为一体、有机衔接的规划方案。

统筹产业布局,打造各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议尽快编制高标准的产业发展规划,既充分挖掘辖区内各板块发展产业的基础和优势,又实现各区域错位发展和梯度承接的功能,打造各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统筹*策扶持,提供各板块协同发展的*策支撑。建议在市级层面进一步做好顶层设计工作,统一对区域内各板块的资金、*策支持方式,加大支持力度,建立协同高效的*策保障机制。建设资金方面,建议参考*务文化新区、滨湖新区建设中的土地出让金返还*策,给予更加灵活、更大力度的资金支持。土地指标供给方面,建议进一步提高产业用地供应比例。

突出淝水主题,充分挖掘南淝河生态文化资源。建议在新城规划建设工作中围绕南淝河水系进一步做好水文章,举全市之力做好南淝河污染治理问题,深度挖掘南淝河沿线历史文化资源,弘扬淝河的本土文化,并提出打造“宜居宜业淝滨新城”的形象名片,充分渲染生态宜居的发展理念,展现东部新中心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破解水问题做实土文章

支撑东部新中心建设和发展

市*协常委,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副院长、

巢湖研究院院长朱青

坚持标本兼治,稳妥做好土文章。需要辩证认知土壤污染及其风险。建议补充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对比调查马(合)钢、氯碱化工污染地块与周边土地的土壤本底值,客观认识污染富集程度;二是对比分析周边水井水质,实地验证污染地块对地下水影响;三是统计调查原从业老职工健康状况,综合评判土壤污染对人体危害。

临时管控疑似污染场地用途。一是管控疑似场地、开展常态监测。划定管控区域并布设水、土、气等监测点位,观察污染演变和衰减规律;二是隔离污染场地、阻断风险输出。在管控地块四周布设茂密灌木丛和开挖排水沟渠,阻断人员进入和减少地表径流下渗;三是暂缓场地开发、临时植树增绿。对管控地块可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柳树、南天竹、杜鹃、冬青等优势园林植物,发挥美化环境和降解污染作用。

推进土壤修复以及后续利用。土壤中污染物移动性小、不易淋溶、难以被微生物降解和污染土壤体量巨大、治理工艺复杂、修复周期漫长、传输途径多样,应以隔断食物链在各营养级间传递和富集为重点,有的放矢地推进土壤修复与后续利用。一是按照防治并重、以防为主、两手发力的原则,首先考虑通过改变土地用途化解污染威胁,重点防范人居环境风险;二是按照因地制宜、环境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科学制定原址土壤修复技术方案,防止污染土壤挖掘、堆存、转运等造成二次污染;三是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确有需要的原则,分区、分类、分步对具备土壤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进行治理,依据土地用途,开展风险评估,有序推进场地开发利用,保障后续用地安全。


  动态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市*协委员,合肥市工程技术学校高级讲师

刘宗祥

要加快工业遗产保护工作进度。尽快明确工业遗产保护范围,同时进一步明确东部新中心工业遗产保护项目的实施主体,列入市级大建设计划,拨付专项资金,切实加快工作进度,为推动合肥工业遗址公园的建设,谋划文化创意廊道的保护与开发,动态传承工业遗产夯实基础。

要探索工业遗产新模式、新业态。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要做好合理规划下的市场化开发,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

要为工业遗产注入新的文化、科技内涵。挖掘整理工业遗产文化内涵、科普价值,运用现代理念和眼光,把工业遗产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注入新的文化内涵。在动态传承中,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以钢铁为主的行业特征,更多地采用微改造的方式,使江淮核心区成片的近现代厂房转化使用功能,构成一种新型的“产业景观”。

要建立工业遗产保护“文化+科技”跨界人才体系。对依托工业遗产发展的工业设计等产业,*府应给予优惠*策,吸引专业团队和社会资本加入。同时相关部门要紧紧贴近市场需求,开展“文化+科技”跨界人才资源调查和行业职业分类研究,科学编制人才规划,发布人才紧缺岗位目录。发挥人才培训基地作用,支持文旅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合作开发跨界人才培养模式,引导院校和培训机构以需求为导向培养人才,形成人才聚集高地,推动创意阶层崛起,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

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路径的思考

安徽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

宋宏

生态环境修复优化先行。针对东部城区缺绿缺水的生态短板,应利用这一空间进行较大面积增绿增水,实施园林化修复改造。同时建设工业遗产和文化创意公园,由此形成东部的“绿心”和特色文化中心。

城区核心叠加营造。新的城区“绿心”北部周边大体处于东部版图的中心,适宜营造城区核心,形成“绿心+核心”叠加和集商务、游憩、文化、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组合格局。

公共服务设施弥补短板。导入名牌学校、医院等资源,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及其服务水平,从而提升城区价值,提高对人力资本特别是中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优化营商环境。根据科技创新、都市文化、高端制造、都市旅游以及各类服务等新兴产业的特点,细化有针对性的营商环境优化。

拓展与长三角发达城市(城区)合作。把握长三角一体化机遇,东向对接,建立与沪宁杭若干城区的战略合作,大力推进*府、企业、社会机构等多层面宽领域合作,引入优质资源,促进投资、产业、城市服务、专业园区建设等合作。

理顺体制机制。要强化顶层指挥、做实公司执行、整合设立基金、延续优惠*策等。

部门回应

发挥管理职能加快推进建设

合肥东部新中心建设管理办公室

进一步提高*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树牢加快东部新中心建设的信心和决心。建设东部新中心是合肥市在更多领域、更广范围、更深层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需要,有利于契合合肥都市圈东向发展战略,也是合肥市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贯彻国务院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策的重要任务。

进一步把握工作特点,明确目标任务,高标准绘制东部新中心建设美好蓝图。将在统筹调度、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开发、项目谋划上加快推进。

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着力推动东部新中心建设加快发展。将完善工作机制,抓好统筹规划和调度工作,优化产业布局,培育老工业区发展新动能,突出生态治理,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新城,加快工程建设,展示东部新中心外部形象,保护工业遗存,打造东部新中心特色载体。

提供资源和规划保障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充分发挥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目前已牵头完成东部新中心概念规划、核心区城市设计、大兴镇总体规划(~)年修改、竖向、排水、供电、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工作,在一定层面上构建了东部新中心的法定规则框架。

不断推动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挖掘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将利用东部新中心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契机,逐步开展全市范围内的历史建筑与工业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力争提出与经济发展、城市功能、生态环境相适应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模式,进一步挖掘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与文化内涵,促使这些工业遗产成为东部新中心的城市名片和城市特色,实现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的转变。

做好绿、水两大文章,对南淝河两岸景观风貌进行整体控制。


  为东部新中心建设“保驾护航”

市生态环境局

调整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地块名录。正在积极争取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部的支持,经批准同意后,会同咨询机构、土地储备中心、东部新中心等做好污染地块的具体切块,重新纳入“国家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

分区、分片推进治理修复。在分片切块的基础上,依据原则迅速开展治理修复,做到修复一块、完成一块、移出一块,修复完成的先行开展建设,确保满足东部新中心建设的实际需要。

引进吸收快速经济实用技术。要放宽限制条件,引导支持实力强、信誉好的本土企业与快速经济实用技术“强强融合”,减低修复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修复专业监管。要加强修复过程中的专业监管,按照标准规范要求开展污染介质的开挖、运输、转移和处置,尽量减少对周边居民、环境的影响。

加大资金保障力度。应灵活运用“污染者付费、受益者分担、所有者补偿”原则,积极争取中央及省土壤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利用市场机制筹集治理修复资金,构建多渠道的融资平台和多元化的融资机制。

大家都在看

瑶海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暨区委常委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第五次集中学习研讨会议召开

香港卫视综合台节目预告:《瑶海:品质内涵教育用情静待花开》

合马开跑!镜头记录下了这些精彩瞬间……

瑶海区委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先进事迹报告会

真帅!危急时刻他开着洒水车去救火

来源/合肥日报

编辑/沈皓

责任编辑/海钧

爱我请给我好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合肥日报聚焦东部新中心展现政协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