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学会打造一流队伍,铸造科普品牌
TUhjnbcbe - 2020/11/28 3:00:00
学会打造一流队伍,铸造科普品牌

中国真空学会科学技术普及和教育委员会,依托全国科学传播专家团队、所(以下简称所),以实际行动传播科普知识,组织开展科普活动,弘扬科学精神,履行社会责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多方联动

科技志愿服务深入基层

9月28-29日,中国真空学会甘肃省科技志愿服务站授牌仪式暨科技志愿活动在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甘肃省科协、景泰县陆续开展,学会副理事长李得天带队,甘肃省科协、甘肃省科普基地联盟秘书处、白银市科协及相关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大篷车等50余名科技志愿服务人员参与,受众余人,标志着研究所承担的中国科协第三项课题-智惠行动项目正式启动。在29日的景泰活动现场,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真空学会副理事长、所科技委主任李得天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真空学会科学技术普及和教育委员会长期开展科普活动,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要求。要以甘肃科技志愿服务站及景泰分站挂牌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科普工作在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等方面的作用,全面推动科普工作社会化、群众化、经常化,为提高我省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做出应有的贡献。后续,还将组织航天育种对接、航天科普教室建设、科普讲堂进校园和金城科普一日游活动。

中国真空学会甘肃科技志愿服务站授牌仪式

仪式上,甘肃省科协和所为景泰县授予服务站牌匾并赠送航天模型,开展了航天科普知识专题讲座,同时启动了科普知识竞赛。随后的科学表演秀、科普大篷车VR虚拟现实体验、球幕电影、航模表演等吸引了景泰职专、二中的余名师生。

科学技术普及和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所所长王小*

在精准扶贫现场督导科普教室建设

科普展演

此次活动,通过真空学会,省、市、县科协和科研单位联动,让大家了解了以中国航天为代表的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学生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了学生们学科学、爱科学的信心和决心。

乘势而上

科普平台再上台阶

迈入新时代,国家对科普工作非常重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将科学普及和科技创新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所作为中国真空学会科普教育委员会的依托单位,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勇挑重担、主动谋划、有效组织,承担中国科协和甘肃省科普项目6项,铸造了一流队伍、打造一流品牌,助推航天强国建设和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李得天做科普报告

打造全方位平台、多科普团队的格局逐步形成。年创建甘肃省科普教育基地并荣获优秀基地;年组建的2支全国科学传播专家团队(中国真空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获得中国科协批复;年创建兰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并在兰州市个申报基地评审中名列前茅;年联合中国真空学会和甘肃省科协申报中国科协“智惠行动”项目成功,中国真空学会甘肃科技志愿服务站挂牌成立;年9月,所成为中国宇航学会航天科技教育委员会的联合发起单位。

精神引领

科普品牌逐渐打响

结合实际,科学技术普及和教育委员会提出了“团体预约请进来、航天讲堂走出去”思路,联合各级科协、学会、科研院所和科普基地,积极参加中国航天日、科技周、科普日等活动,打造了“中国航天日开放活动”“大学生假期实践团”“兰州大学研究生选修课”“航天精神讲堂”等品牌,通过铸造科普品牌,逐步打响西部科技名片,年“扩大航天科普朋友圈”荣获甘肃省优秀案例。立足甘肃,辐射全国,每年科普活动30余次,受众逐年提升至近万人。年,以中国真空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和首任理事长、所首任所长金建中院士诞辰周年为契机,组织出版纪念册、纪念片,开展学术论坛等纪念活动7场,弘扬科学家精神;组织了十余名兼职讲师和数十位志愿者,编撰、整理20余个课件和视频。编著《载人航天和太空旅游》《太空,我来了》2部科普图书,其中,《载人航天和太空旅游》被评为甘肃省优秀科普作品,年8月《太空,我来了》正式出版面世,在甘肃省科技活动周平凉启动仪式上签名赠书,并通过甘肃广电“丝路有约”广播进行推介。签名赠书活动现场

“丝路有约”广播现场

疫情期间,拓展方式开展线上线下科普讲堂。年4月联合省、市科协和科普基地举办“中国航天日”线上科普讲座;7月参加兰州市地震局的航天精神主题*日活动;8月开展兰州市“金城科普云讲堂”第一讲,在线6万余人;9月,组织专家到兰州大学和兰州市81中,参加第二届航天概论研究生选修课和81中科技月活动。科学技术普及和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雷占许做科普讲座

线上科普云讲堂

勇于担当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科学技术普及和教育委员会通过一系列活动,受众面不断增加、社会反响良好,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发展真空科技、建设航天强国、助推伟大梦想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各级科协、学会和单位的肯定与赞誉。近年来,所荣获甘肃省科普优秀团体、优秀案例、优秀作品等团体荣誉,以及中国真空学会、甘肃省和兰州市优秀个人荣誉,1人被甘肃省科协推荐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

《甘肃科技报》专栏

《兰州晚报》专栏科学技术普及和教育委员会将继续履行社会责任,按照“团体预约请进来,航天讲堂走出去”的思路,进一步深化航天日开放活动、学术交流、图书期刊、精准扶贫、科学讲堂、大学生实践等与科普工作的融合,拓展工作方式,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打造一流队伍、铸造一流品牌,吸引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科学、爱科学,
1
查看完整版本: 学会打造一流队伍,铸造科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