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飞,字翼之,一飞,号非厂;
别署二翼堂,翼竹斋,翮庐。
云南印社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印社社员、秘书处秘书;东隅印社社员、天津印社社员;云南省第十一届青年联合会委员;中国佛像印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书法、篆刻6次入选各项相关展览;作品20余次参加全国及其省级相关展览。曾获万印楼当代国际篆刻精英奖;“艺享·西湖韵”当代青年篆刻展银奖;获第八届中国西部(银川)房·车博览会书法美术展优秀奖;获山西省第十三届临书展优秀奖;获湖南第九届大学生书法作品展优秀奖;获云南第二、三届深山老林古茶杯书画篆刻展一等奖;获首届“虢仲杯”全国书画作品展优秀奖;“刘庆飞青春刻在石头里”春城晚报人物专访;个人篆刻作品被万印楼收藏。
《刘庆飞青春刻在石头里》
“篆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直溯文字渊源,旁通书、画之理,又兼涉携刻技艺、内含人品性格外揽文学修养,从里到外都散发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年生于河北邯郸的刘庆飞,与之初见时他身着素衣、谈吐稳重,他说:“只有学得越多,收获才会越大;只有不断地变,才能从石头里跳出来,把篆刻艺术传承下去。”刘庆飞,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后结业于多个名家篆刻艺术工作室,问业于谷松章、杜延平先生。现任云南印社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云南印社社员、秘书处秘书,东偶印社社员,天津印社社员,云南省青年联合会委员及中国佛像印艺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年仅28岁的他纵使成绩斐然,也不骄不躁、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学习。图片来源:春城晚报电子报
篆刻于他是巧合亦是必然
学习篆刻对于刘庆飞来说,既是偶然亦是必然。父亲酷爱硬笔书法时常自我钻研、书写作品,每逢春节时还为自家宅院书写春联。在父亲的熏陶下,幼年的他便开始接触并喜爱上书画艺术。父亲得知刘庆飞常常自己描幕一些小样后甚是欣喜,便送他到书画班进行学习,也曾多次参加全国青少年绘画比赛,学习间偶然翻看到篆刻书籍,对篆刻艺术的喜爱之情便跃然心上。他说:“闲暇之余就到书店看书,从书本中简单地了解一些篆刻工具、手法等。”至此篆刻艺术便在他心中萌芽。
年,向往春城的他顺利考上了云南艺术学院,虽就读中国画专业,但他始终对篆刻艺术饱含热爱,至此也开始了自己所向往的艺术文化之旅。
生活再难依然坚持追梦
受父辈的影响,对书画及自小萌发对篆刻艺术的喜爱,在他成长过程中不但没有浪灭,反而不断生长和壮大。大学期间,他刻苦研习,在学好中国画的同时,也对篆刻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
只要有空就到图书馆查看书法篆刻的书籍,了解和学习各个流派的不同风格,或是自己琢磨篆刻技法等。刘庆飞说:“那时候没有专业的篆刻导师指导,只能自己琢磨,从零基础学起,通过查看大量的印谱和工具书等途径来获取相关的知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远赴他乡求学的刘庆飞,除了家里补贴的日常生活费外赚取的钱用来置办篆刻工具和耗材这既和自己的爱好相关,又能继续心中所向往的篆刻艺术,何乐而不为呢?
进入大学后的第二年,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艺术道路上的挚友、书法专业的学弟安浩宇。二人兴趣相投,开始共同钻研篆刻,常常交流学习,畅谈心得和理想抱负。此后,原就读中国画专业的刘庆飞,时常到书法班学习,使得他痴迷于书画篆刻之中。在好友安浩宇的引荐下,拜识云南印社副社长杨恩泉先生,经杨老师的悉心培养和指点,刘庆飞有了很大的进步,他说:“杨恩泉老师就是我在篆刻艺术道路上的领路人,让原本偏航的我成功回归到正轨。”
不断求索个人风格渐显
刘庆飞初出茅庐,至此之后的几年多次参加篆刻展并屡次获奖。参展获奖后,更加坚定了他对篆刻艺术学习的决心和信心,并在年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一一一二翼堂刘庆飞篆刻工作室。为了寻求篆刻技艺的提升,先后拜学于西冷印社谷松章老师、杜延平老师,之后他的篆刻风格也逐渐明确。
在外出学习后,他以《心经》为主题,采用汉印、小玺、细朱等多种不同方式的风格进行艺术创作,所呈现出的作品风格多样,古雅秀劲。该作品在年毕业展上作为自己的代表作展出。
谈及创作《心经》的缘由时,刘庆飞说:“从一开始,我就想追求古人的高古之意,运用多种文字形式来呈现。”他始终如一遵循书法与篆刻兼通、创作与理论并举的宗旨,以印学为基础,旁涉书画文化,继承传承和弘扬篆刻刻艺术。
培育新生力量传承中国文化
在篆刻艺术这条梦想的道路上,他一直奋力奔跑。大学毕业后,刘庆飞留居昆明,开办篆刻高研班,把自己的所学倾囊相授给热爱篆刻艺术的同好。同时他也力求上进,投师诸多篆刻名家门下学习,转益多师、潜心问学,篆刻技艺也愈发精进。记者采访时他说:“无论身处何地、心在何时,都需要不断学习,正如孔子所说:“学而不已,固棺乃止。”篆刻艺术需要不断提升技法、增加理论知识,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才能使篆刻技艺更全面、艺术水平更提高。篆刻本属于书法艺术,但大多时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