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月前,笔者写了一篇合肥最短小巷——市侩巷的故事,少许文字提到了马路对面的义仓巷。五个月后,笔尖和镜头在合肥市区兜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起点。其实说到合肥饮食文化,义仓巷(▼图)具有一定的发言权,她的名字足以说明一切。
这其中有什么精彩的故事?除了饮食文化,小巷还有哪些印象?聆听合肥,这就开始了。
01油坊、义仓//
老合肥人的粮油记忆
曾经看到一条资讯,说是要将义仓巷打造成“粮食主题文化街”。如果说是“粮油主题文化街”是否更妥?在清代《合肥县志》中,义仓巷被记作“油坊巷”,因过去巷子中有油坊得名。询问附近居住的老人,关于过去巷子中的老油坊位置,老人们纷纷摇头,抬起胳膊手指向南。很显然,他们说的是距此二百米外的“北油坊巷”(▼图),此前笔者曾有一篇专门讲过那里的故事,这里不再多提。另外还有“南油坊巷”,今桐城路一段。今天的女人街,人们知道她曾经的名字——小马场巷,其实更早以前也是叫做“油坊巷”。如此算起,合肥历史上有四条油坊巷。
过去的合肥城,以粮仓命名的巷子也有不少。无论是明代的省仓巷、东仓巷、西仓巷,还是后来的义仓巷、仓巷。仓巷,在九狮桥街对面,向南偏东至城墙根,年以后因省委兴修办公大楼巷废(▼图)。巷子南首过去有一座庐州府惠民仓(旧府仓),北首则有一座门楼。明代的几条小巷由于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不过笔者注意到其中的“东仓巷”与飞骑巷(今飞骑桥巷)、二郎巷(今寿春路,逍遥津路—寿春二巷段)、罗汉巷(今立志巷)、白鹤巷(今逍遥津路)等四条小巷同属“右厢”,厢在明代指的是城市分区(类似于今天的街道),而在这片区域内与“仓”相关的也就只有后来的义仓巷了,那么东仓巷=义仓巷?可能还需作进一步考证。
古代粮仓分常平仓、预备仓、社义仓三种。上文提到的惠民仓是常平仓中的一处,另外还有永丰仓、内仓。常平仓,是指古代*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图旧时粮仓来源
资料图片)。而社义仓,则是指始于隋代开皇五年(),为防荒年而在乡社设置的粮仓;另一说法,由南宋朱熹首创,一般没有专门的仓库而在祠堂庙宇储藏粮食,粮食的来源是劝捐或募捐,存丰补欠。社仓设于“闾巷”,由“社司”管理;明代嘉靖年间(—),二、三十家为一社,设置社首、社正、社副等职。据县志记载,社仓和义仓也有区别:清代康熙十八年(),前者设在“乡村”,后者设于“镇店”,“捐输积贮,春借秋还”。当时的庐州知府薛之佐为了鼓励捐粮,亲自泼墨了一篇《义仓小引》。“义仓巷”的定名应该是在清代后期。关于“义仓”的位置,《合肥老城志略》曾考证称“北侧合肥三中当年为义仓址一部分”。
02会馆、祠堂、中学//
义仓巷的民国记忆
今天,身边有很多人为了生活,四处漂泊打拼。他们或是组团出行,或是来自同一地区,这种“老乡关系”使得一个个社交圈子的形成,甚至成立了商会、同乡会、联谊会之类的组织。古人比起今人对于乡土的观念更加浓厚。
清末民初之时,在肥外籍人士便在城内设有八处会馆,其中包括义仓巷内的两湖会馆。说起全国带有“湖”字的省份,人们往往想到湖南、湖北(别闹!没有hu建),两湖便是指的这二位。当时的合肥城内,湖南人主要经营铜器,湖北人则是经营印染业为主。印染业即染坊,抗战前合肥人称为“汉坊”,最鼎盛时全城设有二十多家。据说,其中一家便设于义仓巷内,笔者询问巷内的老者,他们还清晰的记得位置就在今天的西巷口南侧一带。据史料记载,民国初期会馆主持人姓艾,原收购猪小肠加工转售外商,后开设艾宏兴百货店,“获利颇厚”,“对于会馆经费,捐献颇多”。
“两湖会馆”旧址位于义仓巷中段北侧。吴介五《合肥的外籍同乡会会馆》说道,(会馆)有房屋数间,占地约半亩,大门横额上有石板一块,镌有“两湖会馆”四字。笔者在巷子采访,碰巧遇到一位老人,是会馆最后的主人。他告诉我,会馆建筑大约在年左右拆除,大门在今天某棋牌室前(▼图三),建筑群向北一直延伸至三中南围墙。大约几年前,《合肥晚报》曾采访一位沈增树老人,他说道:会馆面积大约有平方米,几进带一点徽式,飞檐翘壁。门前两边各有一块拴马石,方形,打了个洞,加了圆环,马一来就能拴上。解放前曾有姓傅人家住在会馆内,解放后又陆续搬进了几户人家。曾有网友回忆说,当年会馆墙角有一块石碑记载着修建时间和名称。关于老人们回忆的拆除时间,有朋友表示质疑,并称可能是年左右。幸而,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拆除之时,《安徽日报》记者李明拍摄了一组珍贵照片(▲▼图摄影
李明),后人还能了解当年会馆建筑的模样。小巷还藏有“林家祠堂”,多数老人已记不太清。那位沈增树老人还提到另外一座建筑——林家祠堂,“祠堂里的梁可粗了,差不多伸出胳膊才能抱过来。拆除时,工人们充满敬畏地先烧了香,才敢动手去拆。祠堂旁边是将*庙,里面摆放着一尊菩萨,一个椅子,是一座小庙。”这次去采访义仓巷,笔者准备对老人做一次专访,结果从当地居民口中我们得到噩耗,沈增树老人已去世许久!说到林家祠堂,他们则表示没有听说过,可能消失时间太久,记忆也已模糊不清。不过,笔者在翻阅民国二十一年()测绘图(▼图来源
资料图片),发现图中标有“林氏祠”字样,位置在今天的公园新村附近(有网友称系原帽厂生产车间)。说起义仓巷,不得不提及合肥三中。年,教育家刘君尧在旧县学内创立“私立庐阳正谊中学”,两年后迁校至今址。年因日*飞机轰炸转移至水西门外熊店,当年年底西行并入安徽第一临时中学,后来成立国立安徽省第一中学,不久改为国立第八中学。年8月复校,并改为“正谊中学”。年3月,改为合肥市立第三中学;11月,奉令改为皖北区合肥第一初级中学。年,改为安徽省合肥第一初级中学。年10月,改称合肥市第三中学(▼图来源
资料图片)。年1月下迁临泉,合肥金笔厂在原校址办“五·七”中学,年恢复原名。起初,合肥三中建于破旧的义仓内,坐北朝南,背靠城墙,大门南开,解放后才逐渐形成今天的格局。还有一周时间,合肥三中(▼图二)将迎来建校一百周年!03图书馆、帽厂、美食//
小巷改变了模样
西巷口有中学,东巷口有图书馆。据记载,年4月20日,皖北合肥图书馆(年冬成立)改名为“安徽图书馆”,馆址由安庆路西段迁至逍遥津南侧义仓巷内(▼图一来源
资料图片),建筑面积约平方米,当地居民说其原址上后来盖起了公园新村(▼图二)。年3月14日,正式更名为“安徽省图书馆”。年12月,安徽省图书馆迁至今址包河公园西侧。小巷内,还有一处文教机构——年成立的宿州路幼儿园,今天大门开在寿春路上(▼图三摄影五月)。合肥帽厂是小巷居民的骄傲。当年合肥的工厂很多,但大多数集中在东郊或者北郊,帽厂却是少数几个在老城区的工企单位。据记载,年合作化运动中,合肥市和平制帽生产合作社成立,年更名为合肥帽厂。年,该厂始承接出口帽生产任务。出口帽有水手帽、折帽、毛皮保暖帽等10多个品种。全厂占地0.35万平方米,工业建筑面积0.25万平方米,有职工多人,是当时合肥市独家生产帽品的集体所有制企业。有网友指出,当年的帽厂就坐落于两湖会馆东侧,义仓巷与吴山巷交叉口西北角(▼图一),上文会馆组图二中可以看到帽厂的红砖楼,同样帽厂同会馆消失时间相同,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拆除。附近的吴山巷(▼图二)内,当年还有合肥胶木厂、五金厂。
据老人们回忆,曾经的义仓巷是一条窄窄的土路,宽度仅不及今天的机动车道。巷子东段南接的北含山路(▼图),当年还是大片的菜园。远处吴山巷以北的逍遥津西区,曾是著名的季家花园。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小巷面貌大为改观。到了上世纪80年代,合肥第一批开发住宅小区,义仓巷便拥有了两处——义仓巷小区、公园新村。
今天人们难忘刘记拉面。老三中人可以对义仓小巷内每家小吃店说得头头是道,但是一说完再去看现场,傻眼了——很多家店都换了招牌。有一家,却是几十年未曾变过,嗯对!刘记拉面(▼图一)。笔者在他家吃的次数不多,而且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其他不知但人气十足是真的。年,三中老校友、当时还是至上励合成员的李茂曾来到这里打卡(▼图二来源
网络截图)。结语/手记与义仓巷相同,合肥每条街道,哪怕是犄角旮旯的小巷子,都藏着众多的故事与文化内涵。不过,实体资料的描述总是有限的,重要的线索和细节还需要通过不断的“挖掘”和采访,常常遇到“碰壁”甚至跑了半天寻不到了解“内情”的老者……关于城记,“记”很容易,但记的内容准确与否?表达思想是否合情合理?我们还需抓紧时间,还需反复琢磨,还需更加努力。今日话题
#你对义仓巷有什么印象?#快来评论区,说出你的故事!?
撰文?淝南居士
图片?淝南居士、五月、资料图片、网络
参考?《安徽日报》、《合肥晚报》、《合肥市志》、《合肥老城志略》、《合肥城图志》、《合肥文化志资料汇编》、《合肥文史资料》、合肥三中、网络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需要转载请留言获取内容授权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