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阴霾逐渐散去生活依然火热
5月的鹰城是月季的海洋,尽管疫情初散,生活却变得更加火热。脱贫攻坚即将收官,晚报“脱贫攻坚·一线故事”系列报道持续发力,从月初贯穿月尾,推出了一系列冒热气、接地气的故事,探访了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的过程,富了乡亲,美了乡村,群众看到了小康路上的新希望。五一假期,我市已开放的景区纷纷推出优惠措施以吸引旅客。整个假期,共接待游客76.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万元,市场平稳安全有序。(见年5月7日4版)春去夏至,少年归来,脱笼两三个月的“神兽们”终于迎来了开学复课,晚报开辟“开学啦”专版,报道我市25.5万中小学生顺利返校、所幼儿园顺利开园。口罩虽遮面,笑眼却难掩;开学讲防疫,健康居第一。我市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学防疫两手抓,多举措恢复校园秩序。(见年5月9日2-4版,16日3、4版,21日2、3版)
无运动,不生活。疫情一度让群众体育运动停摆,但5月鹰城市民健身却迸发出别样的活力,线上运动成为潮流。全民健身、健康鹰城,线上健身,居家抗疫。5月是河南省全民健身月,晚报适时推出“健康新视野”栏目,报道我市诸多运动达人酷爱体育、强身健体的故事:曾经的重病号代秀玲通过练习瑜伽身体逐渐好转,拿到瑜伽教练证的她在抖音分享视频,不少人受她影响爱上了瑜伽;蹦台阶、健步走、高声唱,是头发花白的何广欣与众不同的健身方式;“人一旦养成运动习惯,就会终身受益”,63岁的退休干部陈高科风雨无阻坚持晨跑40余年,每天十公里;43岁的体育教师郭胸怀从小习武,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他痴迷;20多年坚持羽毛球运动,52岁的余辉拥有强健的体魄,他积极拼搏的运动精神也感染着身边的人……(见年5月12日A5版、13日A4版、15日A5版)
老旧小区是城镇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缩影,由于时间久远且缺乏管理,出现的问题自然也比较多,在老龄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对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是我市惠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实事工程。自复工复产以来,这项工程加紧进行,目前部分小区改造效果明显,面貌一新。
晚报记者深入改造完成或正在改造的老旧小区实地走访,刊发了“我家小区变靓了”系列报道。湛河区姚孟街道阳光苑社区工行姚孟分行家属院拆除了“院中院”,将居民楼里里外外进行了粉刷;新华区新新街街道兴华社区前进小区脏乱差的煤池摇身变成了水墨文化墙,小区呈现出勃勃生机;卫东区东安路街道建东小区经过改造,建成了“海绵体”花园;南山小区车子棚引入智能化系统;东方骏景小区菜园变花园……(见年5月21日7版、22日A4版、26日A4版)老旧小区通过改造,环境变美了,群众心情舒畅了,生活质量提高了,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增强了。去年6月:温故而知新法典定规范
当喧闹了一天的城市变得安静,晚上就着灯光打开晚报,沉浸在对往日的追忆中,也是一件惬意的事情。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展现鹰城厚重多彩的历史,彰显平顶山人的文化自信,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晚报推出系列报道“听文物讲故事”。年前,有一个古国在鹰城这片土地上绵延存续约年。她的名字叫应国,她的都城名叫应城,在今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滍阳镇一带。年前,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如何生活,曾经创造了怎样的辉煌?应国的贵族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是否如电视剧中那样锦衣玉食?应国墓地南区的最南端,出土了一件造型奇特、前所未见的青铜器,内部还铸有长篇铭文。因铭文中的作器者称“柞伯”,这件青铜器被称为“柞伯簋”。研究发现,柞伯是西周时期胙国人,胙国在今河南延津县。这样一件珍贵的铜器,如何能跨越两百多公里,被埋葬在应国公室一位高级官员的墓地中?是战利品,还是礼物?(见年6月系列报道“听文物讲故事”)发*的老照片珍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晚报推出“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系列报道,唤醒尘封记忆,讲述难忘经历,追忆亲情、爱情、友情,重温往日时光。(见年6月9日A6版、11日5版、16日A7版、18日5版、19日A6版)一片片风景、一段段历史、一个个传说,这便是我们生活过或听说过的村庄,它们的名字是如此熟悉,但又有着我们不太了解的一面。晚报推出“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将镜头对准它们,感受和聆听那历久弥香的故事,散落在我市宝丰、鲁山、郏县、叶县、舞钢等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古村落,在时代打磨下,重新散发出迷人的光彩,缓缓向我们走来。这里既有古韵风流的临沣寨、“醋都”翟集村、传统村落鹁鸽吴村,又有散发着曲艺光芒的马街村、峭壁断崖的红石崖村、穆桂英故里穆寨村等等。(见年6月系列报道“寻回老家的路——村子记事”)《民法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于年1月1日起实施。这部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的法典,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晚报“民法典带来的生活之问”系列报道,以身边案例、故事入手,请法律界人士为市民进行通俗化的解读。“电子合同订立的规矩是什么?”“‘霸王条款’接不接受,谁说了算?”“如何保护我们无处安放的隐私?”“丈夫欠下的债务妻子应该还吗?”“数字时代,‘身后事’如何办理?”等十多个问题为市民答疑解惑。(见年6月系列报道“民法典带来的生活之问”)《民法典》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高考更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鹰城学子都在全力以赴,迎接7月那因为疫情而迟到的高考。(本报记者施歌)获取更多信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