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您行走在石家庄街头,会发现一些环卫工人随身携带着一个装着水泥浆的小桶,如果发现路面砖缝、路牙石缝隙较大可能会积存尘土时,就会用水泥浆抹实。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意义何在?原来,省会环卫行业推行了“以克论净”新举措,将全市多名环卫工人划分成个作业网格,每个网格5名环卫工人,依据单位面积道路的尘土量,全市大排名,前个作业网格的名环卫工人,当月将获得元的奖励。新举措带来了省会环境的新变化。
□燕赵晚报记者孙会芳
为除积尘他们抹实砖缝创新清扫工具
昨天上午,记者看到一位身穿橘红色马甲的环卫工人正在用水泥浆抹实路牙石与平石之间的缝隙。“这个缝隙有点大,可能会增加道路积尘量,抹实了,就容易清扫了,道路也就更干净了。”环卫工人张师傅抹了一下额头的汗水,告诉记者,这样做不仅跟工作有关,还跟个人收入有关,“只要能排进全市前名,这个月就能多得元奖金呢。”
一些一线环卫工人在清扫过程中,发现部分路段存在坑槽、裂缝等情况,这些小小的不起眼的缝隙会积存许多尘土,不但难清扫,还影响路面整洁,这对“以克论净”考核有很大影响。于是,他们自发找来水泥,对收水口周边、路牙石缝隙、便道砖缝隙、树坑与便道衔接等处进行填充,彻底消灭积尘缝隙。
环卫工人李大姐告诉记者,开展“以克论净”活动之后,大家确实感觉压力大了。现在扫地的时候,不光是想着扫完就行了,还想着怎么能扫得更干净。
昨天上午,正在街上保洁的韩大姐手中的小扫帚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一米来长的扫帚把,软硬适度的扫帚头,扫起便道砖缝里的尘土来,又方便又干净。
工作时,许多环卫工人用上了“新式”清扫工具。他们为了改变现有大扫帚无法扫干净浮土的现象,对清扫工具进行了改良,在大扫帚上绑上了许多塑料绳,利用塑料绳与路面摩擦产生的静电,吸附道路积尘,以便把道路清扫得更干净。
视频监控第一时间发现垃圾等高效处理
在桥西区环卫可视化监控中心,监控平台利用球型云台高清摄像头、可旋转可变焦镜头,可获取清晰的实时视频。记者看到,通过安装在裕华路和红旗大街交叉口附近的摄像头,很轻易地就看到了马路对面两三百米远的路面情况。洗扫车是否按要求对路面进行清扫,路面上有没有垃圾……工作人员在监控视频上看得一清二楚。
这样一来,一旦路面上有占道经营、积存垃圾、渣土遗撒等情况,监控中心可以在第一时间发现,并通过对讲等方式,当即安排环卫人员及时进行处置,并监督处置效果,大大提升了作业效率。
据了解,原来需要人工在路面上监督巡视,既费时又费力,数十人在路面上来回巡视,还忙不过来。使用这个平台后,几个工作人员就可以实时、迅速地处置路面上的情况,比原来每月能节省管理成本30余万元。
据了解,桥西区是全市首家建成可视化监控中心并投入使用的。在辖区内50个重点路口安装了高清摄像头个,覆盖路面约万平方米。并通过与交管部门配合,充分利用现有的路面交通监控系统“支架”卡口,安装高清红外线高速智能球,对桥西环卫动态进行监控和应急事件进行处置。通过这个平台,解决了城市环境卫生路面污染、死角死面不能及时发现的被动局面。
“以克论净”大家争相比成绩比创新
随着“以克论净”的深入执行,桥西区环卫大队创立了“人机”结合模式,打造了环卫清扫的新方式。桥西区环卫大队清扫四科科长赵聪告诉记者,自从活动开展以来,大家的干劲很足,大家互相比工作、比成绩、比创新。
为提升清扫标准,桥西区环卫大队调整车型搭配,更改作业时间,路段人机捆绑作业,推行“人机结合”模式。每天清扫大班长晨扫跟随机扫车辆作业,及时了解机扫车辆的作业流程及车辆性能,针对不同污染做出准确、及时判断,车辆、人工共同作业,在第一时间对污染路段完成协同清理。在白班保洁时,人工清扫加大路面巡回保洁力度,弥补机扫车辆的作业死角。在每日早6点,人工晨扫和机扫作业都接近尾声时,派环卫工人带上刷子,跟随机扫车辆处理路段上出现的小型污染。经过这三个流程的处理,避免了二次污染,现在清扫过的道路都能达到较高的清洁质量标准。
路过裕华路的李大爷说:“我天天早上遛弯,感觉这段时间的路面确实干净多了,环卫工人们很辛苦啊。现在都说建设洁净城市,我们要提倡人人都来爱护环境,这样城市才能越来越干净。”
转自燕赵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