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部分省份在新冠疫苗接种单位的环境标本(注射室、留观室和外部走廊的桌面、墙面、门把手)检测到新冠病*核酸阳性。对此,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网站发布消息称,环境样本中的病*基因组序列与检测的疫苗瓶中疫苗株一致,且与当前流行*株的基因组变异位点组成有显著差异,初步判定,接种环境中的病*核酸来源于疫苗液。由于灭活疫苗中的病*核酸已没有活性,因此,并不具有传染性,公众不必恐慌。对于核酸阳性原因,中疾控解释称,新冠病*灭活疫苗由野病*经过培养、灭活等工艺制备而成,病*已经失去感染性和致病性,但仍保留了相对完整的病*核酸片段。接种过程中,开启疫苗瓶、抽取疫苗液、注射器排气、接种后注射器或疫苗瓶内的液体残留等,可能会以液体或以气溶胶方式,污染接种场所的接种台、墙壁、门把手、走廊、接种人员和受种者衣物等物体表面。此外,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灵敏度极高,如在核酸片段被降解前进行采样,很可能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中疾控表示,鉴于各接种单位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将持续开展一段时间,接种场所被疫苗核酸污染的风险较高,如对接种环境进行常规监测将对疫情监测预警带来干扰,因此,不建议对接种单位常规进行环境标本采集和核酸检测。如已经开展监测发现阳性,或在疫苗接种场所附近采集的环境样本病*核酸检测阳性,建议通过病*全基因组测序的方式,明确核酸是否为疫苗株。对于如何做好接种组织工作和环境消*,中疾控建议:一是减少受种者的陪同人员数量,做好受种者和陪同人员的健康筛查工作,进入接种单位时要求其按规定佩戴口罩,进行健康询问、体温检测等。其次,要按照应种尽种原则,完成接种单位工作人员新冠疫苗接种。三是接种工作人员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接种工作结束后脱掉个人防护并作为医疗垃圾处理,实施接种前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剂进行消*,离开房间时更换新的口罩,不把个人物品带入接种室。四是保持接种单位环境清洁,加强通风,按照规范做好常规清洁和消*工作,在环境标本中检测出疫苗株核酸阳性时,无需采取额外的大规模消杀措施。此外,要加强新冠疫苗接种单位医疗垃圾管理,使用双层垃圾袋进行包装并扎紧封口,避免疫苗株核酸通过医疗垃圾等污染接种单位以外的环境。
来源:健康报新闻频道
编辑:小吉
更多资讯请猛戳阅读原文下载引力播App
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