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民于年4月从苏州调到南通任职。他曾经任苏州市副市长、昆山市委书记,苏州市委常委、苏州工业园区*工委书记。苏州“三大法宝”的发源地,徐惠民担任过两个地方的主官,没有谁比他更能深刻地体会到苏州“三大法宝”对南通的发展启示和借鉴意义。
“虽然南通经济总量位列全省第四,但均量还没有摆脱长期徘徊在全省平均、严重滞后于苏南的状况。平均数就是一般般,长期居于中游就是甘于落后。”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说。
岁末年初以来,南通“发展四问”振聋发聩,如今,南通更是以苏州为标杆,正视自身问题,对标找差,以审慎的态度,破釜沉舟的决心力图解决南通多年来沉积下来的发展诟病,为南通腾飞“磨刀”。
“改革开放之初,南通和苏州的GDP只相差3亿元,但在区域发展竞争中,差距越拉越大,现在经济总量落后于苏州1万亿!”南通市委*校教授季建林列出的一个简单对比,“一直在学苏州、赶苏州,却越学越落后、越赶差距越大。”
而省*府参事、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成长春则更具体地指出南通对标苏州、融入苏南的“短板”——
思想观念上,苏南对机遇的把握更加精准;
经济总量上,苏南质和量都比南通更高一筹;
资源禀赋上,苏南地区品质更优;
营商环境上,苏南城市软实力更具优势;
发展活力上,苏南城市成长性更强;
创新能力上,苏南发展动力更强劲。
思想观念:更精准地把握机遇
当下,南通迎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江苏沿海开发等多重国家战略交汇叠加的发展“高光时刻”。年初发布的《江苏省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中,涉及南通的共有41个项目。
“南通虽然面临百年未有机遇,但也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发展的,处于风口也不是自然而然就能起飞的,越是机遇叠加越是要认清前进中的困难和挑战。要敢打善拼,真正化压力为动力、变潜力为实力。”南通市市长王晖说。
对标苏州,南通对于机遇的敏锐度和把握能力仍然有待改进。
回头看,年,南通成为国家开发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并与苏州一起位列全国十大新型工业明星城市,可以说南通工业化发展起步并不落后。但是,随着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我们南通在驾驶老“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净出口和“新三驾马车”:房地产、基础设施、制造业产能中逐步全方位落后于苏州。
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客观看待机遇,增强忧患意识。我们有靠江靠海靠上海的地缘优势,如果不去“拼”,慵懒散漫,就可能成为“虹吸效应”的受害者;我们坐拥几大国家机遇,如果不去“闯”,墨守成规,就可能让大域内的其他城市捷足先登;我们是“教育之乡”,如果不去“融”,出去一火车回来一汽车的情况还会长期存在。抓不住实现不了的不是新机遇,盯不紧落不了地的不是大项目,没亮点不能提供经验的不是真先锋。
经济总量:提升质和量
“南通的发展中,‘汗水经济’多,智慧性经济还比较少。”季建林说,“纵向比,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南通站上了万亿GDP的门槛,很值得骄傲,但横向和苏州比、和苏南比,我们就点坐不住。”
对此,南通已经意识到并付出行动:
竖起“项目为王”的考评风向标。去年底,市委常委会研究通过年度重大项目考核相关文件,重点加大对10亿元以上大项目招引、建设情况和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产业项目承载力考核力度,促进更多高端制造业大项目落地,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在项目的质态上,聚焦大,突出强,坚持绿——
在产业链上尽快与苏南融为一体,坚持20亿、50亿、亿以上标准,加快引进“头部”企业,“领头羊”等投资规模大、市场占有率高、辐射带动强的大项目好项目,打造地标性产业集群。
着眼于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引进一批技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精尖项目,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