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大地,有多少美丽生灵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3月3日是第八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今年全球主题是:“森林与生计:维护人类与地球”;中国宣传主题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当天上午,安徽省“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宣传活动在宣城宁国市举行。记者了解到,我省现已知有陆生脊椎动物种,约占全国种数的26%,维管束植物有种,占全国的13.1%。近年来我省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效明显,扬子鳄、黑麂、银缕梅、大别山五针松等濒危物种数量稳中有升。
安徽陆生脊椎动物数量占全国26%每个物种都有存在的意义,都是生态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记者从省林业局了解到,安徽省为古北界和东洋界的交汇地带,两界物种相互渗透明显,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复杂多样的自然地理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和繁衍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造就了丰富的物种和多样的遗传特性。据统计,我省现已知有陆生脊椎动物共32目科种,约占全国种数的26%。其中,兽类9目25科96种,代表性种类有猕猴、短尾猴、黑熊、穿山甲、河麂等;鸟类17目55科种,代表性种类有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白琵鹭、小天鹅等;爬行类4目11科68种,代表性种类有扬子鳄;两栖类2目9科39种,代表性种类有虎纹蛙、黑斑蛙等。除了动物外,安徽还分布种类多样的野生植物。据统计,维管束植物有种(包括种下单位),占全国的13.1%,分隶于科属。其中,蕨类植物约41科88属种;裸子植物9科27属72种;被子植物科属种。在安徽分布的种类丰富的植物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维管束植物31种,其中,属国家Ⅰ级保护的有银杏、中华水韭、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缕梅、莼菜6种;属国家Ⅱ级保护的有大别山五针松、金钱松、华东*杉、香榧、七子花、连香树等25种。多种濒危物种数量有所上升今年2月5日,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正式公布。在全部保留原名录所有物种的基础上,新名录新增种(类)野生动物。豺、长江江豚等65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升为一级。记者了解到,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前,安徽省陆生野生动物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64种,省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种。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发布后,我省纳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物种将进一步增加,保护力度也会进一步加大。
“保护野生动植物不仅为地球,也为人类自己。”近年来安徽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全面贯彻落实《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引导社会公众自觉抵制非法野生动物交易行为,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记者了解到,去年“禁野令”出台后,我省及时出台《安徽省妥善处置禁食野生动物工作方案》,近户禁食野生动物养殖户平稳有序退出,2.63亿补偿款全部发放到位。
安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机构也在进一步健全。省林业局新设了2个野生动物管理专职机构,全省新增7个国家级疫源疫病监测站,新挂牌5个省级收容救护机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收容救护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近年来我省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质量显著改善,扬子鳄、黑麂、银缕梅、大别山五针松等濒危物种数量稳中有升,野生动植物种保护成效明显。野猪、野兔、雉鸡等“三有”野生动物数量大量增加。
严打非法,规范合法,全面强化野生动物管控,消除野生动物疫病潜在传播隐患,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者和执法人员“脚踏实地”,开展了大量艰辛的工作。年,全省各有关执法部门全年出动巡护巡查野生动物栖息地以及人工繁育场所、展示展演场所等约.1万余人次、行程余万公里,监测网络交易平台40余万个次,全年办理的所有涉及野生动植物及其制品案件件。
丨来源: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刘媛媛)
主办:安徽省林业局
协办:安徽新媒体集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