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全国*协委员于欣伟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应确定标准,分步实施,跟踪了解儿童青少年的屈光变化情况,全面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经费列入年度预算,专门用于视力健康状况抽查、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等工作。据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我国近视人数超过4.5亿人,居世界首位,儿童青少年近视检出率为40%至72%。据不完全统计,小学生的近视率约30%,初中生约60%,高中生约80%,大学生约90%。于欣伟表示,从近年发展趋势来看,学生因为学习姿势不规范以及过早接触电子产品使得近视风险逐渐增大,而近年来电子化教学手段也存在滥用倾向,不管什么课、不管哪个学段,都鼓励使用多媒体一体机教学,学生视屏时间过长。对此,于欣伟提出,成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组织领导、整体统筹、部门联动,形成*府主导、部门协同、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做好整体覆盖、需求导向、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资源配置,形成科学高效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网络和体系;建立学生视觉环境、视觉行为和视力健康状况监测体系,每年定期开展视力筛查和体质健康监测,及时更新筛查结果,完善视力健康实时监测与预警机制。
来源|澎湃新闻
建立大运河文化带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档案
全国*协委员、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妹芝建议,加强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和传统村落的保护,推动沿线历史文化街区认定、保护范围划定和历史建筑普查工作,建立保护档案,科学合理确定修缮内容和规模;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大运河历史文化聚落整体保护和综合整治,展现大运河在丝路、瓷路、茶路、盐路、驿路的地位。大运河历史悠久,既是一部流动的厚重史书,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因此,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顶层设计,推动文化旅游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沿线城市应根据自身资源情况和文化特点,确定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不断优化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合理规划文化旅游线路,整体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培育统一的大运河文化旅游品牌。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利用文物修复档案制定最佳保护方案
在年两会首场委员通道上,全国*协委员、医院院长宋纪蓉肯定文物修复档案的重要作用。宋纪蓉介绍说,医院在年年底挂牌成立,现有23个分析监测室、16个文物修复工作室、位文物医生。文物医生们用现代的分析仪器设备医院的文物的伤况、病害、材质等进行科学的分析监测并准确记录,形成完善的文物修复档案,在这个基础上,制定出最小干预的文物保护方案。文物医生们采取的可能是保守疗法,也可能是小修、做小手术,还可能是做大手术。在文物医生的精心保护下,文物才能够更好地展示在观众的面前。宋纪蓉表示,全中国还有更多的文物处在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那医院和文物医生。医院、文物医生的职责使命就是要让中国五千年的文化载体——文物和文化遗产“延年益寿”。
来源|人民网
加快建立土地使用档案推进土壤治理
全国*协委员、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蓝闽波聚焦我国土壤污染治理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蓝闽波介绍,根据全国首次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全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土壤污染总超标率高达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的污染点比例分别为11.2%、2.3%、1.5%和1.1%。今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土壤污染责任人负有实施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的义务,承担实施风险管控和修复的费用;土地使用权人作为权利主体,在享有使用收益处分权利的同时,也负有相关的义务。但一些地区的污染地块,几经变迁已无法确认土壤污染责任人,导致治理修复工作难以开展。同时,修复这些土壤也存在修复资金缺口巨大的问题。为此,他建议,加快建立完善土地使用档案。我国现有相关法规提倡“谁污染,谁治理”,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要承担修复的主体责任,但对于使用历史复杂的地块,追溯和确认污染制造单位是个较长的过程,加快完善土地使用档案可以为*府提供相关依据,真正做到“谁污染,谁治理”。
来源|《文汇报》
建立养犬档案提高狂犬疫苗接种率
全国*协委员、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研究员岳秉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