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的峰医院出院了。医院的专家在他的脑中放入了两个极小的电极,治好了困扰了他近十年的抽动症。离开学校已久的峰峰,终于能够回归校园了。
峰峰从6岁时出现不自主眨眼、翻眼的习惯,一个月后又出现清嗓子的症状。医院眼科、耳鼻喉科就诊,一直按结膜炎、咽炎、扁桃体炎治疗,但症状时好时坏。半年之后,眨眼、翻眼的症状变成了向一边斜视,清嗓子的症状没有了,但出现张嘴、耸鼻子、做*脸的动作。家人觉得是孩子的坏毛病,就一直没有带他看医生。
8岁那年,峰峰经常发出“嗷嗷”的叫声,还不断用手指抠自己的嗓子深处,每次都抠到反复干呕为止,之后被耳鼻喉科的医生建议到当地神经科看诊,诊断为抽动症。服药治疗效果不理想,每次刚换药的前几天还有一些效果,但往往“好景不长”,很快就陷入更严重的状态。峰峰的症状经常变换,扭脖子、仰头、耸肩膀、鼓肚子、说脏话、长吸气、走路时一蹦一跳……从8岁到15岁的7年间,峰峰被父母带着几乎看遍了所有能打听到的看这种病的机构,但都无济于事。
年底,峰峰的父母听说北京医院精神科正在研究用“手术”的方法治疗难治性抽动症,所以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带孩子来就诊。
当时的峰峰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上学了。医院里,15岁的孩子已经比爸爸都高了,却一直在“啊啊”的大喊,引得整个走廊的患者都回头看他,还不时伴有“憋气”。每隔几分钟就连续几次全身痉挛式的扭动,极度痛苦而又可怜。此时的峰峰由于病情日久,已经有了很多的并发症,包括不停地摸桌子角等强迫症状,走神分心等注意力缺陷,明显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
北京医院精神科主任崔永华与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梁树立对峰峰进行了仔细会诊,认为该患儿病程近10年,现有的治疗方法无效,社会功能损害严重,符合难治性“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专家决定对峰峰实施目前最新的治疗抽动症的方法——深部脑刺激治疗,并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专家介绍,“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抽动障碍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其中约15%至20%的为难治性抽动障碍,此前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常使患者一生饱受疾病折磨和影响,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神经调控技术尤其是深部脑刺激治疗技术在成人难治性抽动障碍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前景。深部脑刺激治疗技术是通过立体定向技术,精准的将两个直径极小的电极放到引发抽动症状的“病灶脑区”,同时在一侧锁骨下埋藏可无线充电的电池,通过皮下隧道为电极供电,电极产生的电流刺激可“抑制病灶脑区”的过度激活,进而从根本上“阻碍”抽动症状的产生,达到治疗难治性抽动的目的。该手术具有微创、可逆、安全等优点。
经过一周的准备,峰峰顺利完成了深部脑刺激治疗。术后第一天,峰峰的抽动症状基本消失,这在临床上称为损毁效应。损毁效应是在置入电极片时的轻微刺激引起的效应,是手术疗效的重要预测指标。
但是,在术后一个月复诊时,峰峰的病情出现波动,好像一下子又回到了“解放前”。崔永华与梁树立对峰峰再次进行了联合会诊,进一步调整了电极刺激参数。术后两个月复诊,根据峰峰的父亲反馈,峰峰的症状缓解大约在八九成以上。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峰峰的症状消退明显,虽然还残留轻微症状,但是目前能正常外出,而且能够回归学校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