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今天俺村里又收入了元。”“俺村里元。”3月23日,济宁市泗水县泉林镇东泽沟铺村*支部书记看着手机App里光伏发电项目当日收入与余粮庄村*支部书记闲聊着,高兴之情溢于言表。据了解,泉林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深入调研,结合当地实际,投资77万元,分两期在余粮庄、东泽沟铺村和后尤村3个第一书记村实施了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变“输血”为“造血”,让帮扶村集体多了一份稳定收入来源,点亮了乡村振兴之路。
光伏发电是一种新型的清洁、绿色、环保、高效能产业,具有无需消耗燃料、无污染无噪音排放、不受资源分布地域限制、能源质量高、建设周期短等诸多优点。年7月,泉林镇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后,通过考察发现,帮扶村青壮年绝大多数外出打工,留守人口以老弱病残居多,无力发展“种养加”等传统项目。而光伏发电项目对劳动力要求低,具有一次投资、长期收益、维护简便、清洁环保等优点,于是决定利用专项帮扶资金在村内闲置的宅基地、村委办公室房顶发展光伏项目。
在泗水县下派办和泉林镇*府的大力支持下,从规划到落地,用了不足两个月,年11月,投资48万元的第一期KW三座光伏电站分别并网发电,每年可分别增加村集体收入3万、3万和2万元。尝到甜头的余粮庄、东泽沟铺又投资29万在年又分别实施了二期工程,并带动了部分村民利用屋面发展光伏的热情。
“只要太阳照常升起,每天都能有收入”。服务队队长岳喜信说,“让村集体有一份长期稳定经济收益,点亮他们的乡村振兴梦是我们的目的。”
据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已累计为村集体产生收益8.5万元。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不仅为村庄带来了产业的“源头活水”,带动了村里的产业发展,同时,也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了长达25年的稳定收益。
来源:齐鲁晚报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