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合肥日报紫蓬山下吴山口
TUhjnbcbe - 2021/5/28 18:52:00
知名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disease/a_5951583.html

一个细雨霏霏的傍晚,我们来到紫蓬山脚下,一个叫吴山口的村庄。它是由一百多户人家组成的环形村落,说它是村庄倒不如说是古镇,遍地金*的油菜花和起伏的岗头上盛开着粉红的桃花樱花,以及水边那摇曳的垂柳和各色无名花,形成了一派田园风光。


  车子停在村口标志性建筑的城门楼前,“吴山口”三个大字赫然跃入眼帘,穿过门楼,弯曲的石板路向前延伸,到了挤挤挨挨的村民住宅时,石板路渐渐收窄。村民家墙连着墙,门对着门,民居大多为两层,小街三米来宽,蜿蜒曲折,徽韵浓郁,置身于此,恍若徽州大地,只感觉耳畔吹过呼呼的徽风。我们一行冒着细碎的小雨,漫步在空荡的村子里。


  或许是烟雨,或许是傍晚,家家户户的门要么紧闭,要么虚掩。偶尔听到“吱呀”一声门响,看见一两个头发花白的老人,也以不可言喻的神色看着我们。我们主动与他们攀谈,才从他们断断续续的口述中得知村庄的点滴沿革。这里位于紫蓬山南部,被誉为“紫蓬山南大门”。村中老街始于明末,盛于晚清,至今已有五百年历史。老街长两百余米,东西走向,早年的老街热闹非凡,香客不绝,大小商埠、医馆、学堂、茶楼、饭庄、戏院、照相馆、油场、糟坊、窑厂、染坊、铁匠铺、篾匠铺、豆腐坊等各种行业应有尽有,一派繁华的集市景象,后来由于重大火灾,历史遗迹和风貌遗存严重缺失。我们现在走在的青石板,看到的古民居,都是这几年修旧如旧所恢复的面貌。


  吴山口,一个古老而又朴素得如中国农民的名字,它质朴的古风古韵足以给它佐证。沿着蜿蜒的石板路向前,两边的民居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从沿街房屋用途分布可以感受到昔日的繁华,那街面上熙熙攘攘的人群,那繁杂哄闹的市场,那琳琅满目的商店,以及吆喝声声的茶馆,细雨朦胧中飘荡着往日烟云回旋在这古老街巷的时空中。古街宽敞大气,毫不做作,顺势而建,随屋而修,其间能够清晰地分辨出一些欧式建筑,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彰显出雍容华贵,给古街平添几分神秘。而这些欧式建筑与徽派民居,相互交融,相居一体,反倒各取所长,显现中西合璧、和谐共存的建筑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古街的尽头是一方椭圆形的大水塘,波光潋滟,清澈见底,水面上木栈道蜿蜒曲折,水榭兰亭,既可赏景也可休憩;浅水处,水生蒲草和芦苇伴着春光一派葳蕤,水鸟在树草间盘旋;岸边桃红柳绿,粉红的樱花、雪白的梨花、淡*的迎春花,和一些不知名的花,正一树树花开。好一派田园七彩报春图,在古街的一角徐徐展开,与古民居相映成趣,使观赏者心情豁然开朗起来。


  临别,在通往紫蓬山景区的大路旁,一户人家的电视里正播放着歌曲《莲的心思》:“只为你无心的一句承诺,我就成了你的影子,幸福为何总是点到为止,想念就从那一天开始,每天仰望你绿色的窗子,无声的呼唤你的名字,我是你五百年前失落的莲子……”我听后一怔:是啊,古街不就是五百年前失落人间的莲子!如今正沿着新时代的春风,萌发新芽,满血复活了吗?


  吴山口,我匆匆而来,亦匆匆而去,我会寻一个时日,用足够的时间来慢慢品味。

刊载《合肥日报》年5月16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合肥日报紫蓬山下吴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