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地下水动力学家、水文地质教育学家、南京大学教授薛禹群,因病医治无效,于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作为我国地下水资源研究的领头人之一,薛禹群用一甲子的勤勉,在研究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和地下水污染领域收获了丰硕的学术成果,打开了我国地下水科学研究走向世界的大门。
建立国内第一个三维海水入侵模型
“当年之所以念工学院,是高中时去杭州参观钱塘江大桥,觉得工科能够帮助国家解决问题。”胸怀这一朴实的理想,年的夏天,薛禹群从唐山工学院毕业,连家都没有回,就直接来到了南京大学地质系,从此开始了长达60多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建工厂首先需要考虑水源,地质地形也同样需要考虑”,薛禹群深知水文地质研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沿海地区因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海水入侵,并导致了地下水恶化、土地盐碱化,使得沿海土地难以耕种。薛禹群心系国家水环境问题,迅速投身到对海水入侵问题的研究中。当时国际上尚无一个针对海水入侵的三维监测网,研究仅停留在单维水平。薛禹群经过多方实地考察、论证,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三维海水监测网,经过长达7年的不间断监测,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系统地揭示了我国海水入侵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三维海水入侵模型。此后,薛禹群从我国实际出发,建立了一系列水量、水质模型,学术成就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的高度认可。获得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并于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他推动主持了我国首次地下水水流和污染模拟国际会议,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由此走向世界。做研究要当破除成规的“勇士”
“水无常形”,传统方法研究地下水,只能解决“哪里有地下水”的问题,而无法精确预测地下水的水量。为了解决国家实际生产的需要,薛禹群此时做了一个重大决定:放弃研究了10多年的传统地质学,转而探索地下水动力学和地下水数值模拟。但是这一决定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和不理解。薛禹群不惧他人眼光,靠着毅然决然的勇气、探索钻研的精神,开拓起一条国内尚未有人走过的路。“不惑之年”转变研究方向重新出发,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不得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挑战。在将数学和计算机引入到地下水研究的过程中,薛禹群可谓历经艰辛万苦。上世纪70年代计算机在我国还不普及,南京大学也没有可以运算的计算机,当得知江北大厂镇南化公司引进了一台计算机后,薛禹群开始了马不停蹄地奔波。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与数学学科紧密相关,可是当年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还很少,薛禹群和南京大学数学系谢春红教授一起成为了破除成规的“勇士”。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他们通过“民间”协作的方式,为两个不同学科找到了通向彼岸的道路,使得两个“边缘”学科在相互渗透之后发挥出了“1+12”的效应。而因为看得远、抓得早、钻得深、水平高,薛禹群在该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被称为国内地下水流数值模拟大师。做老师不能只做“摆渡人”
“如果做科学家、工程师,你会在工作中得到很大的满足,每克服一点困难做出一点工作来,你会觉得有奔头的那种满足感是很强的。”薛禹群把对科学的热爱,就这样传递给自己的学生和子女。在他的学生中,已经是教授或教授级高工的就有80余人,有些已成为所在学科的带头人。薛禹群上课的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跟着时代变化。“水文地质中的课程,百分之九十我都教授过。教课方式要跟着时代走。”薛禹群回忆说,“解放以前基本都是板书,因为我这个课程公式很多,所以尤其需要板书;我从美国回来还引进了幻灯片,我自己还买了幻灯机;到后来有了PPT就自己制作PPT。上课形式根据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形式,学生也能更好地了解。”变化的是教学形式,不变的是薛禹群在教职岗位的坚守。薛禹群一直叮嘱学生,专业不要搞得太窄。“做老师不能只做‘摆渡人’,以为把学生护送到对岸就完成任务了。”薛禹群说,培养学生就像种树,不能天天“浇水”,否则会使他们产生依赖性,要引导他们自己寻找“水源”,把根扎深,这样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做好科研。
这样一位学术巨擘,60多年孜孜不倦,用高瞻远瞩的目光,带领着我国的“水文与水资源”研究向前进发。致敬,怀念来源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甜子▼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