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版本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齐鲁社评写在第20个中国记者节有你在,我
TUhjnbcbe - 2022/11/10 19:44:00

不经意间又是一个记者节。在这个不放假的节日,该采访的还得去采访,该编版的还得去编版。我们为什么还要隆重地庆祝这个节日?因为这个节日不仅与新闻工作者有关,也与我们所有的读者和用户有关。

刚开始过记者节时,报纸正在“*金时代”,在此之前一批走市场化道路的都市类媒体已经崛起,一批满怀理想和激情的新闻工作者边干边学,迅速成为读者眼中的名编辑、名记者。那时,报社记者去现场采访,有着强烈的荣誉感。风里雨里,“不在新闻现场,就在赶往新闻现场的路上”,说起来何等自豪。虽然辛苦,但是很少有人抱怨,也几乎看不到有人转行。在体育部忙完一场足球赛报道的夜班之后,同事们常常一起去宵夜,不止一次遇到读者来敬个酒,加个菜,其乐融融。

在我们无忧无虑地过完第一个记者节之后的第二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就成立了。互联网对纸媒的冲击与日俱增,先是门户网站作为“新媒体”杀出,后是各种客户端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涌现。对报纸来说,最要命的是,读者的阅读习惯改了。马路上的报摊越来越少,在公交车上很久没有看到读报的乘客了。一些刚过上“好日子”的报纸很快就迎来了“紧日子”,一些读者再看报社记者的眼神也不像从前了,似乎多了几分同情。一个时代就这样猝不及防地结束了。

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不变。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发生的深刻变化,我们作为时代的记录者,对此有切身的体会和深刻的理解。面对奔腾喧嚣的时代之潮,再去争辩“纸媒已死”或“纸媒永生”只会浪费时间。在全媒体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报纸作为传统媒体,只能改变旧观念,拥抱新技术,如此才能实现迭代发展,而不是被取代。走过三十而立的齐鲁晚报,在这几年正是这样埋头苦干的。

在很多人把记者尊敬到仰视的时代,读者其实并不容易找到记者。报社固然有热线电话,却也经常占线,读者可以写一封来信,有时又不知道该找哪一位记者。“每逢大事看晚报”是我们从读者那里得到的口碑,读者有了困难在我们这里有时却得不到迅速的回应,这曾是困扰我们很久的憾事。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很多读者与我们的联系一度是若断若续。如果我们连自己的读者是谁和在哪里都搞不清楚,又如何听到他们的心声并捍卫他们的利益。假如不能真正贴近读者、服务读者,报纸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创新是最伟大的力量,诞生于改革开放大潮中的齐鲁晚报,有着勇于创新的先天基因。在5G时代的新风口,我们实施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双品牌战略,努力打造以智媒、智云、智库为方向的新型智能传媒。作为“最懂山东”的客户端,齐鲁壹点累计下载量超过万,日均活跃用户数量超过40万。多名记者在线,24小时滚动播报,以前读者找记者是“想你时你在天边”,而现在读者找记者是“想你时你在眼前”,科技与创新把我们与读者和用户的距离拉到前所未有的近。不变的是,我们一直“在路上”。受益于科技赋能,我们还可以比以前走得更远,看得更清,想得更深。读者和用户的需求和“情报”,让我们的内容生产,有了不竭的源泉。在齐鲁壹点前几天的“总编时间”,有用户反映小区物业费不合理,值班总编第一时间就调度记者去采访。“到现场去,到用户中去”,不再单靠理想和激情,媒体融合发展产生的机制力量已经成为重要推手,推动着每一个记者加快转型。

在全媒体时代,重塑报纸的“*金时代”已经成为不可能,也没必要,走上融合发展道路的我们看到的是“四全媒体”的美好前景。新技术驱动、新业态引领、多元化布局所构建的全新影响力与传媒业态新格局已经显现。此时,做一名齐鲁晚报记者,既面对着数千万读者和用户,又背靠着被科技和创新赋能的新型主流媒体矩阵。当初做记者只需一支笔,后来用上了传真机和键盘,现在摆在眼前的是“十八般兵器”。前段时间,一位著名的前同事在访谈中问我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我说比较焦虑和疲惫,因为要在融媒体发展中书写老兵新传。当然,累过之后更多的是痛快,唯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这种滋味。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不同。在第20个记者节,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张罗着读者和用户一起来过节,目的是要在与读者和用户的面对面接触中强化“我是记者”的职业意识。没有读者和用户,就无所谓记者,记者的成功的也不是来自读者和用户远距离的仰视,而是彼此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说是记者节,也像感恩节,在这一天必须感谢你对我们的尊重,感谢你给我们的点赞。

有你在,我们一定会做得更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齐鲁社评写在第20个中国记者节有你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