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艾修煜
品鉴对象:话剧《断金》
豆瓣评分:8.4
“《断金》演出结束后,我漫步街头,不知不觉走到了海边。在栈桥附近,海水有节奏地抚拍礁岸,陆地与海水之间,纵横着一道道深深浅浅的沟渠,与大海似近似远。一群成人和孩子在礁石滩上逮小螃蟹、小蛤蜊。想想刚圆满完成的《断金》北京与青岛演出,看着享受着海边‘沟渠之乐’的人们,不由得感慨地想起了邹静之先生笔下富小莲的台词——‘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小溪漫流,最后到大海的还不定是谁呢。’”
这是话剧《断金》的首演导演*盈在演出结束后作为主创人员的随记,同时也是其作为一名普通观众的回忆,当然,也可以视为一份观演前的导览。
提到话剧,人们可能会从历史的维度上联想到春柳社,从人物的维度上联想到曹禺、老舍,从地域的维度上联想到《原野》《娜拉》……这些都是对于话剧的“印象”,而这种“印象”一旦被我们投放在了现场,就成为了当时观演人在彼时彼刻心境的缩影。
因而,当富小莲说出那句“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时,人们容易产生某种错位感,仿佛那已经不是角色在说话,反而更像是编剧和导演在表达着他们对这部戏或是对待生活的看法。这种感官无他,更像是一种思想的蔓延和情绪的共鸣,所谓“初闻不识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
当然,“铁三角”与邹静之的合作,填补了观众们多年来对《铁齿铜牙纪晓岚》的情感惦念,我们在观赏之前总是会先入为主,但自剧目巡演以来,更多的评价则是刷新对主演、剧目的认知,因此长达4年巡演,几乎场场爆满。三位主演的档期很难统一,全年巡演场次有限,更加加剧了一票难求的局面。
《断金》在当下的话剧市场称得上一部不可多得、余味悠长的作品,仔细分析可知这是一部文本立意高于舞台呈现的话剧。该剧有出彩的地方,也有值得商榷之处。这份异议就亟待观众自己去体悟。
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图片
剧照
责编
邵梓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