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崔文灿实习生刘锦鹏
建*百年之际,由广州教育学会、幼儿教育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幼教专委会(社会领域中心教研组)承办的“羊城豆丁的十二时辰”活动于今年4月正式启动,带领孩子们探究广州这座英雄的城市,一览厚重的文化底蕴。
一改以往“你要听我讲历史”的“输入式”学习,今年幼教专委会从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正式公布的“家门口的红色学堂”名录中精选出中共三大会址、*埔*校、农民讲习所、烈士陵园、广州起义纪念馆、永庆坊六个红色打卡点,作为探究英雄广州的“活教材”,让羊城豆丁们在行走中启智润心。
“十二时辰”:探究红色历史上的时空行走
在为此次活动命名时,幼教专委会首次引入了时空概念,旨在让活动出新出彩。“‘十二时辰’代表一天,‘十二’也代表一圈,所以用了它的时空概念,希望小朋友能连接历史,同时在空间行走中完成探究学习。”广州市*埔区育蕾幼儿园园长谭加颖这样解释。
4月20日,育蕾幼儿园便组织三园区大班幼儿、教师以及部分家长来到*埔区长洲岛,率先打卡*埔*校,开启了羊城豆丁们行走探究、致敬英雄广州的旅途。
“这个活动的目的就是行走和探究。探究是跟过去发生连接,而行走是在地理空间中完成的。通过这种形式我们带着孩子们去了解红色历史,而不是灌输和说教的方式,能让小朋友自己去发现。”谭加颖表示,老师和孩子一同行走发现、一同碰撞发问、一同学习探究,可以让孩子们以自己的视角连接*埔*校的历史,发现新问题。
活动中,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埔*校里的木质楼梯、“太平桶”、荷花池,还有英雄们的画像……小豆丁们用画笔在纸上涂鸦,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红色绘画”,并将亲手制作的小白花献在了纪念碑前。
“在探究过程中其实锻炼了孩子们的很多能力,包括语言能力、读写能力、绘画能力,还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谭加颖告诉记者,孩子们在行走探究中遇到困难,去找成人寻求帮助,实际上就是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是更丰富的体验。
以好奇为起点,根植红色种子
“在边走边看边学的过程当中,孩子们会对建筑和过去的故事产生兴趣,他们能提出一些问题,会好奇,这是学习的起点。”谭加颖告诉记者,通过兴趣让小朋友与历史在情感上发生连接,是孩子们未来学习的良好铺垫。
一位小男孩在参观完*埔*校后,和老师说:“老师我也想当英雄,可是我不想‘死’怎么办?”幼儿园的老师意识到了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于是组织班上的小朋友一起来讨论什么是英雄,是不是一定要牺牲才是英雄。
“在观察的过程当中,我们倡导让孩子去决定他想看的内容。然后他们把问题带回来以后,老师们会围绕着他们好奇的点,支持他们去做深入探究。”谭加颖告诉记者,此次活动呼应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让小朋友从自己好奇的东西入手,提问题然后做记录。在幼儿园,老师们会收集孩子的问题,进行“小圈子”讨论和交流;回到家中,孩子们对家人的“发问”更会带动一个家庭主动学习并自觉传承广州的红色历史文脉。
在红色景点,豆丁们以获取的经验为起点,以好奇的问题为出发点,在深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揭开历史文化的谜题,并通过对话、表征、体验、演绎、艺术等方式进行思考和学习,不仅调动家庭的参与,更建立起所有探究者与这座英雄城市的情感链接,用行走记录广州,用探究致敬英雄。
谭加颖表示,小豆丁们在探究中开始好奇,开始思考,这本身就是很有价值的。“以建*百年为契机,一系列探究活动让孩子们开始有了学习的深度,他们的问题已经会触及到核心价值。在老师的积极引导下,这些价值会根植在孩子们的内心,这对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能起到奠基作用。”(更多新闻资讯,请